秋天萧瑟而艳丽,人们可以从落叶引出悲哀,也可以由挺拔的枝感受到力量。
林风眠这幅《秋艳》,河边有一排高大的乔木,树上的黄叶和红叶在夕阳的照射下显得十分辉煌。暮色开始降临,逆光的树干、屋顶、河岸冥冥欲黑,恰与那灿烂余辉中的金红色的叶子形成强烈对比。墨与纯
朱砂、纯中黄的对比,不仅比出了艳,也比出了浓厚的雄浑,让人感到喜悦和力量。近处的倒影也在深沉的暖色调中闪闪发光,给壮丽的画面增加了几分活泼神秘的色彩。这是传统中国画吗?不是,它的色调、自然光、强调面而不强调线的特点,都和西画有着更密切的联系。但它的基调是水墨,它的意境也和传统绘画一脉相通。
林风眠(1900—1991),原名林凤鸣,生于今广东梅州市梅县区(今属梅州市梅江区西阳镇)自幼喜爱绘画,19岁赴法勤工俭学。他先在法国蒂戎美术学校进修西洋画,后又转入巴黎
国立高等美术学校深造。
林风眠是享誉世界的绘画大师,是“中西融合”最早的倡导者和最为主要的代表人,是中国美术教育的开辟者和先驱,1925年回国后出任
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兼教授。1926年受中华民国大学院院长——蔡元培之邀出任中华民国大学院艺术教育委员会主任,1927年林风眠受蔡元培之邀赴杭州西子湖畔创办中国第一个艺术高等学府暨中国美术高等学府——国立艺术院(中国美术学院)任校长。
后来隐居于上海淡泊名利,解放后,任
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常务理事,理事。林风眠于70年代定居
香港,1979年在
巴黎举办个人画展,取得极大成功。作品有《春晴》、《江畔》、《仕女》、《山水》、《静物》等。著有《中国绘画新论》,出版有《林风眠画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