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仙灵毗》是唐代文学家
柳宗元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写作者自己种仙灵毗的原因、经过等,既表达了对永州气候环境的厌恶、得病后的痛苦,更表达了渴盼病愈期望自己总有一天再出去为国家、为人民做一番事业的急切心情。这首诗在写作上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紧扣诗题选材,详略取舍别有用心,语言富有表现力,人物情状栩栩如生,其情其景宛如历历在目。
作品原文
种仙灵毗1
穷陋阙自养2,疠气剧嚣烦3。
隆冬乏霜霰4,日夕南风温。
杖藜下庭际5,曳踵不及门6。
门有野田吏7,慰我飘零魂。
及言有灵药8,近在湘西原9。
服之不盈旬,蹩躠皆腾骞10。
笑抃前即吏11,为我擢其根12。
蔚蔚遂充庭,英翘忽已繁13。
晨起自采曝,杵臼通夜喧。
灵和理内藏14,攻疾贵自源。
雍覆逃积雾15,伸舒委余暄16。
奇功苟可徵17,宁复资兰荪18?
我闻畸人术19,一气中夜存。
能令深深息,呼吸还归根。
疎放固难效20,且以药饵论。
痿者不忘起21,穷者宁良言?
神哉辅吾足,幸及儿女奔。
注释译文
注释译文
1.仙灵毗(pí):书名
淫羊藿,叶青似杏,叶上有刺,茎如粟杆,根紫色,有须。《
证类本草》:“淫羊藿,味辛寒,……益气力,强志,坚筋骨。”
2.阙(quē):空缺,亏损。
3.疠(lì)气:中医学名词,即“疫疠”。古人认为疫疠之气不同于六淫之邪,乃自然界别有一种“异气”伤人致病,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和流行性。
4.霰(xiàn):雪珠。
5.藜(lí):藜科植物名,茎可制杖,这里指拐杖。
6.踵(zhǒng):脚后跟,曳踵:拖着脚跟用小步子走。
7.野田吏:管理荒田的小官。
8.及言:言及。
9.湘西原:潇水西边的原野。
10.蹩(bié)躠(xiè):本指跛者行走貌,在此指行走艰难者。腾骞(qiān):腾,跳跃;骞,高举、飞起。腾骞:指行走迅捷。
11.笑抃(biàn):抃,指鼓掌表示欢欣。笑抃,边笑边拍手,非常高兴的样子。
12.擢(zhuō):抽,拔。
13.蔚蔚(wèi):茂盛貌。 英翘:杰出的人才。这里指生长得特别茂盛的仙灵毗。
14.灵和:灵验而温和。藏:同“脏”。
15.雍覆:即拥覆。
16.伸舒:枝叶舒展。委:丢弃。或 通“萎”,衰败。 余暄:日光的温暖。
17.徵(zhēng):证验,证明。
18.兰荪(sūn):即菖蒲;《证类本草》:昌蒲,味辛温,无毒,主风寒湿痹,不得屈伸。
19.畸(jī)人:不和于世俗的异人。
20.疎(shū)放:无拘束。
21.痿(wěi)者:中医学病名。指肢体萎弱,筋脉弛缓的病症。
白话译文
因为穷困潦倒,也很少保养,南方的疠厉之气又非常可怕。
隆冬季节,这里不下霜,也不下露,黄昏的时候仍然感到南风温热。
我扶着藜杖走下庭前,拖着麻木的两腿很难走到门口。
门口有一个管理荒田的官吏,同情我飘零的样子。
对我说起有一种灵妙的草药,就在近处湘西的原野上。
服用它不要十天的功夫,瘸瘸拐拐的人都会行步如飞。
我听说后便拍手称好地来到小吏的面前,请他为我取来这种草药的根。
于是没多久便堆满了我的庭院,花枝高起种上了许许多多。
早晨起来我便自己采了去晒干,然后在夜间用杵白把它捣碎。
灵药温和能够调理内脏,治疗疾病就贵在治其本源。
拥覆其上,可以将内中积压的雾气排除,伸展舒活,可以将积余的燥热消散干净。
如果这种草药的奇功可以奏效,那就没必要再用菖蒲一类的药了。
我听说有一种畸人的方术,他吸一口气可以一直活到半夜。
他要求人深深地呼吸,人生的气息要从脚跟开始。
我是一个疏放懒惰的人,也没法仿效这种方术,只好通过服药来治理病根。
即使是得了风痹的人也不忘记要能站起来,即使我是个贫穷的人也更不用说会有这种想法。
但愿这草药的功效是那样地神奇,可以治疗好我的脚病,让我能象小儿女般奔跑如飞。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元和四年(809年)冬。柳宗元《与李翰林建书》曰:“仆自去年八月来,痞疾稍已,往时间一、二日作,今一月乃二、三作。……行则膝颤,坐则脾痹。”可知被贬永州时,由于心情抑郁幽独,再加上水土不服,疾病缠身,以至有时不得不终日与草药为伴,并写《种仙灵毗》一诗以记事。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这首五言叙述诗不过短短一百七十字,主题鲜明有力、耐人深思,文字表达生动活泼、扣人心弦。读过《种仙灵毗》,可以了解到,诗人在劳动人民创造历史活动的影响和推动下,以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作指导,比较尊重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尊重科学,促进祖国医药学的发展。
“穷陋阙自养,疠气剧嚣烦”,说明诗人自已平时很重视修养,但还是患了疾病。“隆冬乏霜霰,日夕南风温”,说自己患病的根由,是因气候不正常。“杖藜下庭际,曳踵不及门”,是说诗人患的病,医治了很长时间,而且虚弱还无力走出门外。“门有野田吏,慰我飘零魂”,诗人在门吏的介绍下,服食仙灵毗,不到十天,跛足就好了。
接下来几句,说诗人心中十分高兴,遂叫前吏去挖回仙灵毗的根,种于庭院,不久繁植起来,采摘曝晒,收藏以备医病治疗之用。还说治病须“灵和理内藏,攻疾贵自源”的道理。“灵和理内藏,攻疾贵自源”,强调调理内脏的功能,是根除疾因的重要方法,深符祖国医学认为“一切都是脏腑发病”的理论。“奇功苟可徵,宁复资兰苏”,药物以疗效信验为佳,不必侈求珍贵之品。他尊重气功修练对颐养身心的作用,但深知性格疏放,难受功法约束,自觉服饵药物为宜。
“我闻畸人术,一气中夜存。……”几句,他曾听说畸人踵息之术,可以强身。但又自认赋性疏放,难以学习,只有坚持服药一法。最后”“痿者不忘起,穷者宁复言?”是一篇主旨,既希望医好风痹病,使行动方便;更希望摆脱谪居困境,获得自由。看结尾几句诗意,柳宗元对仙灵毗的药效是很推崇的,竟感叹道: “神哉辅吾足,幸及儿女奔。”
这篇诗就是一则精采的医案,记载他服用仙灵毗,治愈他的脚气病的经过,为医学者研究仙灵毗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根据;诗篇反映了作者学习民间医药经验,以及在困苦环境中与疾病作斗争的精神。
名家点评
明代文学家
许学夷《诗源辩体》卷二十三:子厚五言古,较应物有同有异。......至如......穷陋阙自养”......等篇,则经纬绵密,气韵沉郁,与应物大异。
清代学者
何焯《义门读书记》:“幸及儿女奔”,结少味。
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人。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唐德宗贞元(793年)中进士。曾任监察御史,与韩愈共事。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参与
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任礼部员外郎。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司马。十年后,又改任柳州刺史,卒于任所时年47岁,世称“柳柳州”,亦称“柳河东”。柳宗元也是唐代古文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世人以“韩柳”并称。他的散文写得很出色。其作品由
刘禹锡编成《柳河东集》三十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