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奇幻(Science Fantasy)对是一类含有科学元素的同时却在事实上违反科学定律的幻想文学及影视作品的统称。
题材历史
“科学奇幻”,作为“一种介于科幻和传统奇幻之间的作品”,这个标签最早在20世纪40年代左右,很多科学奇幻作品在美国的纸质杂志上刊登后,开始得到广泛使用。
Ace Books在20世纪50至六十年代将很多作品作为“科学奇幻”发表。
《科幻百科全书》则指出,“科学奇幻”这一概念“从未得到过明确的定义”。这一观点也在1950至1966年广泛流行。
但无论如何,“科学奇幻”这一概念都离不开“科学元素”和“违反科学”这两个要点。
题材特点
科学奇幻最重要的特点是“含有科学元素”的同时“在事实上违反科学”。符合这一特点的作品几乎都可以划入科学奇幻的范畴。
科学奇幻具有既有科学元素,也依赖于反科学的(如魔法,超自然现象)元素的特点。科学奇幻往往会违反科学禁律,但为之做出一个至少在表面上看上去科学(尽管在事实上仍然违反科学)的解释。
科奇中违反科学内容与科幻中“硬伤”的区别
科幻中的“
硬伤”是往往由于作者的疏忽,或其知识水平不足造成的。而科奇作品则不会去注意设定的科学合理性,甚至直接违反已经有实验佐证的科学定论。也因此,只要是标榜“科幻”的作品,其中出现的违反科学的内容都要受到质疑,而不可以用“科幻无需尊重现实”搪塞;而标榜“科奇”的作品中存在的任何违反科学的内容都绝不应该受到质疑(因为它们本就必须要有这样的内容存在)。
题材区别
尽管两类作品在表面上看上去十分相似,在本质上却完全不同:
科幻不允许违反科学的事物出现,不允许违反科学定律。对科幻来说,科学尽管不是决定性条件但仍然是一个约束性条件——科学无法说明什么是可能的,但可以说明什么是不可能的。而科幻就应尽可能回避这些“不可能”。
而科奇则不受科学定律的限制,不管事物是否已经被科学否定,科奇都能将其作为作品中的元素出现。甚至还可以出现魔法,超自然现象等科幻作品中几乎不可能出现的元素(的确不排除会有作品会披着奇幻的外衣,其内核却是科幻的可能,但一般来说不会有科幻作家这么干)。
简单来说,科幻只允许“钻科学的空子”,科奇则和其它非科幻作品一样,可以“打科学的脸”。
因此,科学奇幻相较科学幻想优势十分明显——科奇可以像科幻一样为想象插上科学的翅膀,且同时也不会受到科学定律的条条框框的限制,想象力将更加自由。
同时,优秀的科学奇幻同样追求逻辑自洽。甚至必须想办法使魔法等元素与科学体系兼容。因此,尽管可以打破科学禁律,科奇的创作难度并不见得亚于科幻。
此外,作品属于科幻还是科奇在上受作品创作年代影响。只要作品没有违反其创作年代的科学定律,就属于科幻,反之则属于科奇。因此,即使是内容完全一样的两部作品,如果成书年代不同,划分也会有所不同。
不过需要注意,如果作品中没有任何反科学元素,但其中所有科技元素都在其成书年代可实现,则既不属于科幻也不属于科奇。
代表作品
真人影集
日本特摄节目
美国ACG
真人快打系列
日本ACG
超级机器人题材作品
星之卡比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