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表现形式的一种,内容多以科技知识普及、宣传、远景规划、发展前景、应用开拓等为主。通过活泼、诙谐的表演形式或者生动、形象的媒体介绍,达到推广科学技术知识的目的。何谓科学小品,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释义
语文课本中的科学小品,很多只能说是一种科普说明文,是广义上的科学小品。有人说:“科学小品是一种以科学技术知识为题材,用文艺性笔调写成的说明文。”其实,科学小品还有更深刻的内涵。程民认为:“科学小品作为科普说明文与散文小品的后代,从内容、形式、语言直至作品的思想蕴意、审美情趣等,都有着自己的独特追求。”
主要特点
可以是说明文,也可以是议论文(例如通过科学知识向人们传达一种观点),或者是记叙文(如通过一段对话说明科学知识)。科学小品是科学文艺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因此,文学艺术的一些创作规律大部分都适用于科学小品的创作。
科普小品经常会用描写(形象化)、说明、抒情、议论等其他表达方式。
使用场合
一般在科普读物和教科书上出现。
优秀作品
专家称全球变暖将使大堡礁在20年内消失
国际在线专稿:据国外媒体报道,澳大利亚一位著名的海洋学家表示,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海水逐渐变暖,澳大利亚大堡礁将在20年内消失。
查理.贝隆澳大利亚海洋科学家发表观点
这名科学家叫查理·贝隆,是澳大利亚海洋科学研究所前首席科学家。他是在
伦敦动物学会和
英国皇家学会日前在伦敦举行的一次关于国际海洋现状的会议上作出上述观点的。
会议发表的一份联合声明警告说,到本世纪中叶世界范围内的珊瑚礁灭绝将会是不可避免的。一旦
二氧化碳在2030年和2060年之间达到预想的水平,全球所有的珊瑚礁都将注定灭亡。贝隆说:“珊瑚礁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崩溃的生态系统。与会的各珊瑚礁专家和和研究人员也赞同我的观点。这是真实和至关重要的。”
在热带地区表层海水温度上升最快,所以容易对珊瑚礁造成致命威胁。另一致命威胁来自更高的纬度,因为那里寒冷的海水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更容易,因此海水的酸性化变得更快。
而海水的酸性化将使珊瑚礁的生长变得不可能,科学家认为,赤道地区的海水酸度值正在向极限逼近,那里的珊瑚礁正面临着生存挑战。
与会的科学家阿历克斯·罗杰斯表示:“珊瑚礁是世界上最敏感的
海洋生态系统,海水温度的升高和pH值的降低将带来双重打击。
在地球历史上的5大灭绝事件中,
二氧化碳都曾经扮演着主要角色,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一直高于20万年前。
在二叠纪的生态浩劫中,地球上大量
物种灭绝,其中热带海洋生物受到的打击最严重。
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和最多样化的
海洋生态系统,它每年可为澳大利亚带来45亿美元的收入。全世界珊瑚礁可带来的收益为3000亿美元。
贝隆表示,珊瑚礁的消亡不仅意味着这些收入的不复存在,整个海洋生态系统将受到极大打击。
科学家们发现,南大洋已经逐渐丧失了其吸存二氧化碳的“胃口”,而且臭氧层空洞可能是造成这一后果的罪魁祸首。
从理论上来说,随着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高,海洋吸收的二氧化碳量也应该更多。
测量结果表明,大部分海洋区域都出现了这一现象。但奇怪的是,南大洋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却渐趋饱和,气候模型也未能重建这一令人费解的格局。
南大洋是一个重要碳汇,能够吸收大约15%的二氧化碳排放。但在1987年到2004年间,该海域吸存的二氧化碳却减少了几乎25亿吨,相当于全球所有海洋一年内吸收的碳量总和。
据《新科学家》报道,为了找到答案,
法国巴黎第六大学的安德鲁·莱顿(AndrewLenton)和同事一起建立了一个关联海洋和大气的气候模型,以调查海洋吸收二氧化碳的情况。至关重要的是,他们将自1975年以来同温层臭氧浓度的变化也纳入了研究范围。
通过比较模型中包含和不包含自1975年以来
臭氧层损耗情况所得到的结果,莱顿和同事证实,
臭氧层空洞是导致南大洋碳吸收量饱和的原因。
同温层臭氧的逐渐减少和二氧化碳的不断增多改变了地球大气的辐射平衡,科学家此前预测这将改变并增强吹过南大洋的西风的风力,南大洋的碳饱和效应很可能由此产生。
“我们料想到(西风)将会向强风过渡,但这来得比我们想象的要早得多,看起来是因为臭氧层空洞。”莱顿说。
海表风力增强会促进海水循环,推动碳含量丰富的海水从海洋深处上涌,从而削弱表层海水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而且表层海水的碳含量增高会使海洋酸化程度加剧,对于珊瑚和鱿鱼等很多海洋生命来说,这是个坏消息。
“这一结果显示了地球系统中的因果效应有多复杂。没有人能根据基本原理推想到氯氟烃的不断增多会导致海洋碳吸收量逐渐减少。”
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的安德鲁·沃森(AndrewWatson)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