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鲁共和国国旗(英语:The National Flag of the Republic of Peru,西班牙语:La Bandera Nacional de la República del Perú),是
秘鲁共和国的国旗,呈长方形,长宽比为3∶2,旗面由三个面积相等的竖长方形相连组成,颜色为红白两色,左右两边的竖长方形为红色,中间的竖长方形为白色,白色竖长方形的正中绘有秘鲁国徽中的盾面图案,在国徽盾面图案下方,左边的月桂枝和右边的棕榈枝交叉环绕;民间用旗一般不带有任何徽记图案,军事用旗和战旗带有完整的国徽图案。
产生背景
1821年7月28日,秘鲁正式宣告独立,秘鲁独立后,执政的解放者何塞·弗朗西斯科·德·圣马丁·马托拉斯和托雷·塔格莱侯爵何塞·贝尔纳多·德·塔格莱先后为秘鲁设计了国旗,但他们所设计的国旗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被长久的使用,直至1825年西蒙·玻利瓦尔成为秘鲁执政者后,才确立了秘鲁国旗的最终样式,此后,秘鲁共和国国旗在该样式的基础上多次作出调整。
发展历程
秘鲁位于南美洲西部,西濒
太平洋;秘鲁原为
印第安人建立的
印加帝国所在地,是
印加文明的中心,后沦为西班牙殖民地,殖民当局在当地成立秘鲁总督辖区,秘鲁成为西班牙在南美殖民统治的中心;
西班牙殖民帝国统治时期,秘鲁归
秘鲁总督辖区管辖,这一时期秘鲁使用西班牙殖民当局所规定的旗帜。
1780年11月4日,印加帝国王室后裔何塞·加夫列尔·孔多尔坎基(后自称
图帕克·阿马鲁二世)发起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起义在图帕克·阿马鲁二世及其部众的领导下持续至1783年10月,战争期间,起义者使用底色为红色,绘有印加帝国标志的旗帜为革命象征。
1812年2月22日—3月17日,
瓦努科城爆发了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起义,起义者们以全红色的旗帜作为革命象征。
1813年—1814年,
塔克纳和
库斯科城先后爆发了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起义,受
拉普拉塔联合省革命者
曼努埃尔·贝尔格拉诺的影响,起义者们使用了浅蓝色和白色组成的双色旗为革命象征,虽然两次起义均以失败告终,但此后秘鲁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斗争从未停止。
1820年9月8日,解放者何塞·弗朗西斯科·德·圣马丁率领4000余人的秘鲁解放远征军在利马以南皮斯科附近的帕拉卡斯湾登陆,随后占领皮斯科城并在当地建立远征军司令部指挥解放行动;秘鲁解放远征军的军旗样式参照了
智利共和国国旗,由蓝、白、红三色相连组成,上半部分左侧为蓝色正方形,正方形右侧为白色长方形;下半部分为红色长方形,蓝色正方形内绘有三颗白色五角星,一颗在上,两颗在下;加入秘鲁解放远征军的英国军官威廉·米勒也为秘鲁设计了一面底色为蓝色,旗面中央绘有“五月的太阳”的旗帜为国旗。
1820年10月21日,解放者
何塞·弗朗西斯科·德·圣马丁·马托拉斯在
皮斯科的远征军司令部颁布的法令中,提出了他所设计的秘鲁国旗和国徽的样式,圣马丁宣布秘鲁国旗长8英尺,宽6英尺,两条对角线把旗面分成四部分,上下两部分为白色,左右两部分为红色,旗面中央为圣马丁所设计的秘鲁国徽,由椭圆形绿色月桂冠包围,月桂冠的下面被一金色飘带系住。
1821年7月9日,圣马丁率领远征军进入
利马,利马宣告解放,7月28日,圣马丁在利马的
武器广场(又称市长广场、马约尔广场)宣布秘鲁独立,秘鲁独立后,正式采用圣马丁在1820年设计的旗帜为国旗。
1822年3月15日,由于四个三角形相连组成的国旗制作困难,代理行使国家元首职权的托雷·塔格莱侯爵何塞·贝尔纳多·德·塔格莱下令修改国旗,他提出了一个新的设计,新国旗在保留红白两色的基础上,由自上而下的红、白、红三个横长方形相连组成,中间白色旗面上绘有放射光芒的红色太阳图案;次日,秘鲁发布第22号政府公报,正式公布了这面国旗的样式。
1822年5月31日,由于秘鲁的第二面国旗与西班牙军旗容易混淆,执政的何塞·贝尔纳多·德·塔格莱再次下令修改国旗,把原国旗自上而下相连的横长方形改成从左到右相连的竖长方形,左右两边的竖长方形颜色为红色,居中的竖长方形颜色为白色,白色旗面中央依旧绘有放射光芒的红色太阳图案。
1825年2月25日,秘鲁立宪大会通过了再次修改国旗的法令,同日,
秘鲁总统西蒙·玻利瓦尔正式签发法令加以批准,根据该法令,将白色旗面中央的红色太阳图案去掉,改为当年正式通过使用的秘鲁共和国国徽中的盾面图案,并在国徽盾面图案下方增添了交叉环绕的月桂枝和棕榈枝。
1836年,
玻利维亚总统安德烈斯·圣克鲁斯率领军队征服秘鲁,并将秘鲁分为北秘鲁和南秘鲁,秘鲁分裂后,北秘鲁继续使用1825年确立的秘鲁共和国国旗,南秘鲁则使用新的国旗,该旗帜靠旗杆一侧为红色的竖长方形,占整个旗面的三分之一,与红色竖长方形相连的是自上而下相连的两个横长方形,居上的横长方形为绿色,居下的横长方形为白色,红色竖长方形中央绘有太阳图案,太阳上方有四颗五角星图案;之后
玻利维亚同北秘鲁和南秘鲁共同组成了
秘鲁-玻利维亚邦联,秘鲁-玻利维亚邦联成立后,北秘鲁和南秘鲁在采用自己国旗的同时,开始使用秘鲁-玻利维亚邦联国旗,该旗帜旗面底色为红色,旗面中央从左到右依次绘有玻利维亚国徽、南秘鲁国徽和北秘鲁国徽,三国国徽周围环绕着月桂枝和橄榄枝,象征着和平与胜利。
1839年,秘鲁-玻利维亚邦联宣告解体,之后南北秘鲁宣告统一,秘鲁统一后,宣布恢复使用1825年确立的秘鲁共和国国旗,正式宣告停止使用南秘鲁国旗和秘鲁-玻利维亚邦联国旗。
1879年4月,秘鲁及其盟友玻利维亚同智利爆发了
南美太平洋战争(
硝石战争),1881年1月,秘鲁首都利马被智利军队攻占,其后占领区的傀儡政权在使用秘鲁国旗的同时亦使用
智利共和国国旗,而占领区以外的反抗力量则使用战时国旗(军旗)作为象征,1883年10月,秘鲁同智利签订《
安孔条约》,硝石战争结束,智利军队撤出秘鲁,战争以秘鲁的失败而告终。
1884年,秘鲁政府对国徽进行了样式修改,秘鲁共和国国旗的样式也随之进行了变更。
1950年3月31日,秘鲁总统
曼努埃尔·阿图罗·奥德里亚·阿莫雷蒂颁布法令,对国旗和国徽的样式再次进行修改,秘鲁共和国国旗随着国徽样式的修改进行了相应的变动。
设计要素
旗帜图案
秘鲁共和国国旗呈长方形,长宽比为3∶2,旗面由三个面积相等的竖长方形相连组成,颜色为红白两色,左右两边的竖长方形颜色为红色,居中的竖长方形颜色为白色,白色竖长方形的正中绘有秘鲁共和国国徽中的盾面图案,盾面图案分为三部分,左上部分底色为天蓝色,绘有一只金黄色的
小羊驼,右上部分底色为白色,绘有一棵
金鸡纳树,下部底色为红色,绘有一只口朝左的金色丰饶杯,杯口流出大量金币,盾面顶部绘有圆形
冬青栎树枝花冠,在盾面图案下方,左边的月桂枝和右边的棕榈枝交叉环绕。
颜色标准
象征意义
秘鲁共和国国旗中,红色代表着英雄烈士挥洒的鲜血,表达着人民对于英雄烈士的怀念,同时也象征着胜利、勇气和爱国热情;白色象征着纯洁的感情和社会正义,也象征着自由、民主、和平、进步与幸福;旗面中央的秘鲁共和国国徽是秘鲁国家主权和民族精神的象征。
使用原则
法律法规
1905年11月8日,秘鲁政府颁布法令,规定参军入伍者必须在国旗下进行庄严宣誓。
1924年4月30日,秘鲁总统
奥古斯托·莱基亚·萨尔塞多颁布法令,规定每年的6月7日为国旗日。
1950年3月31日,秘鲁总统曼努埃尔·阿图罗·奥德里亚·阿莫雷蒂颁布法令,规定了民用旗帜、军用旗帜、战旗和官方旗帜的样式,民间用旗使用不带有任何徽记图案的国旗,官方用旗使用带有国徽盾面图案、盾面下方有月桂枝和棕榈枝交叉环绕的国旗,军事用旗和战旗使用带有完整国徽图案(国徽盾面图案左右两侧各有两面秘鲁国旗)的国旗。
使用场景
秘鲁共和国境内的政府机关、司法机关、立法机关、军事基地、学校和广场等公共场所需要全天悬挂秘鲁共和国国旗,国家边境地带也需要悬挂国旗以表示领土主权,驻外机构亦需要全天悬挂国旗。在一些特定的公共节日,如国旗日(6月7日)和独立日(即国庆日,7月28日)等,公共和私人建筑上也需要悬挂国旗,独立日前后还要举行庆祝独立日的阅兵活动。
秘鲁共和国国旗的图像可以用作秘鲁共和国国家奖项荣誉的要素或纹章基础,以及各种官方机构的旗帜、徽章及纹章标志等。
文化特色
秘鲁共和国国旗的设计与解放者何塞·弗朗西斯科·德·圣马丁·马托拉斯密切相关,关于圣马丁选择红白两色为国旗颜色的原因,有四种说法。
秘鲁国旗的颜色源于印加帝国的战旗。
根据秘鲁诗人、小说家亚伯拉罕·巴尔德洛马尔(Abraham Valdelomar,1888年—1919年)在1917年撰写的《圣马丁之梦》中的描述,1820年9月8日,登陆皮斯科港的圣马丁远征军驻扎在港口南岸的海滩,中午,圣马丁因劳累过度躺在一颗棕榈树下睡着,梦见大量的民众涌上街头,挥舞着漂亮的旗帜;当圣马丁醒来时,发现海洋上空有一群火烈鸟在自由翱翔,它们的双翅是红色的,而胸脯是雪白色的;圣马丁触景生情,浮想联翩,他指着红白两色的鸟,对身旁的随行官激动地说:“看!这是象征自由的旗帜!”从此,按照圣马丁的意图,秘鲁国旗采用了红白相间的颜色。
19世纪下半叶,秘鲁历史学家马里亚诺·费利佩·帕斯·索尔丹(Mariano Felipe Paz Soldán,1821年—1886年)认为,圣马丁把
阿根廷国旗中的白色和
智利国旗中的红色结合了起来,作为秘鲁国旗的颜色。阿根廷和智利是圣马丁亲手所解放的国家,两国民众是秘鲁远征军战士的重要组成部分,阿根廷和智利两国人民为秘鲁的独立与解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这一说法遭到了秘鲁政治家豪尔赫·费尔南德斯·斯托尔的反对。
秘鲁政治家豪尔赫·费尔南德斯·斯托尔(Jorge Fernández Stoll,1911年—1991年)认为,圣马丁赞成秘鲁独立后的政体为君主立宪制,国旗也要同
印加帝国和
卡斯蒂利亚王国有联系,印加帝国崇尚红色,卡斯蒂利亚王国崇尚红白两色,圣马丁把他们的颜色结合在一起组成了秘鲁国旗的颜色。
1895年,军乐曲《国旗进行曲》正式问世,该歌曲由卢多维科·马里亚作词、教师何塞·萨瓦斯·利沃里奥·伊瓦拉作曲;1897年12月9日,《国旗进行曲》在阿亚库乔战役纪念日当天正式出版发行,8天后被正式定为“秘鲁国家进行曲”,1911年,位于首都利马的乔里约斯军事学校的军乐队首次以军乐形式演奏了《国旗进行曲》。
每年的6月7日,是秘鲁共和国的“国旗日”(Día de la Bandera),这一天是为了纪念
太平洋战争阿里卡战役中光荣牺牲的秘鲁军人、民族英雄弗朗西斯科·博洛涅西上校(Francisco Bolognesi,1816年—1880年)及他所带领的英勇的将士们,赞颂他们誓死捍卫秘鲁国家主权的精神。
每年的这一天,位于首都利马的博洛涅西广场(Plaza Bolognesi)都会举行庄严而隆重的纪念仪式,当天,共和国总统、总理及主要国家官员都将出席纪念活动,总统发表讲话,同时会率领参与活动的民众及天主教徒进行弥撒。仪式结束后,士兵们对国旗进行庄严宣誓,以示誓死捍卫国家主权及保卫领土完整性的决心;当天,秘鲁共和国境内的所有政府机关建筑、学校和广场等公共场所都会悬挂秘鲁共和国国旗,全国各地的海陆空三军及警察部队会举行军事游行和阅兵等活动,来表达对秘鲁共和国国旗的敬意。
每年的8月28日,在秘鲁南部的
塔克纳市会举行名为“国旗游行”(Procesión de la Bandera)的爱国庆祝活动,以纪念
塔克纳大区在1929年8月28日重回秘鲁怀抱,结束了智利长达49年的占领(1880年—1929年)。2009年8月26日,秘鲁国家文化研究所发布了第1191号决议,宣布将塔克纳市的“国旗游行”定为国家文化遗产。
国旗游行期间,塔克纳市的多个地方会举行群众举旗、阅兵式等一系列纪念活动;下午14时,塔克纳全城将拉响警报,城内的每个教堂同时敲钟,这一时间为《塔克纳交付法案》的正式签署时间,标志着塔克纳的主权从法理上重新回归秘鲁。
2010年7月27日,秘鲁巧克力制作师吉列尔莫·里维拉和马里内斯·胡斯蒂尼亚诺为庆祝秘鲁独立日(7月28日),在利马友谊公园用巧克力制作了一面巨型国旗,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观赏和品尝。
这面巧克力国旗由吉列尔莫·里维拉和马里内斯·胡斯蒂尼亚诺两人带领10名徒弟,在5天内用50公斤世界上最芳香的可可原料制作而成,该巧克力国旗长3米、宽0.5米、厚5厘米。秘鲁国旗由3个垂直长方形组成,左右为红色,中间为白色。白色正中绘有南美骆马、金鸡纳树和羊角图案的国徽。在大师们高超技艺之下,这些复杂的图案轮廓清晰,颜色逼真。
胡斯蒂尼亚诺说,这些颜色使用的是纯天然植物色素,可以食用。里维拉说,这面巧克力国旗是世界独一无二的,这一新颖的创作既是为了庆祝秘鲁独立189周年,也是为向世人证明,秘鲁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可可,可以制作出最好的巧克力。巧克力国旗展示之后,参观者共同分享了这些美味巧克力。当天友谊公园还举办了制作巧克力讲座、巧克力作品展览和模特表演。
2010年7月8日,秘鲁政府向海地派出第12批维和部队,以接替即将结束任期的第11批维和部队。秘鲁国防部长拉斐尔·雷伊在陆军总部举行隆重送别仪式。总部广场军旗飘扬,军乐雄壮,身穿迷彩服、头戴蓝色贝雷帽的秘鲁第12批赴海地官兵举行出征前宣誓。雷伊在秘鲁三军总司令的陪同下检阅部队,并将队旗授予即将启程的维和部队。秘鲁这批维和部队包括115名陆军士兵、60名海军陆战队成员和41名空军士兵。他们将在联合国驻海地稳定特派团指挥下,执行为期6个月的维和任务。
2013年1月21日,秘鲁国防部在首都利马的陆军总部广场举行隆重授旗仪式,欢送前往海地执行维和任务的秘鲁士兵。这是秘鲁政府自2004年起向海外派出的第17批维和部队,216名陆海空官兵将在海地执行为期6个月的维和任务,在海地与多米尼加共和国边境地区帮助警察维护当地社会治安。秘鲁国防部长佩德罗·卡特里亚诺、武装部队各军种司令出席了仪式。
2016年1月4日,秘鲁武装部队联合指挥部在首都利马的陆军总部广场举行隆重仪式,为前往
中非共和国执行维和任务的秘鲁军事人员授旗和送行。根据秘鲁政府与联合国达成的谅解备忘录,由205名海陆空三军官兵组成的“秘鲁工程连”,将作为联合国中非共和国多层面综合稳定团(中非稳定团)成员执行为期不少于10年的维和任务。期间,每年进行一次人员轮换。“秘鲁工程连”的主要任务是在中非共和国修建和保养飞机场。秘鲁武装部队联合指挥部总司令豪尔赫·莫斯科索和各军总司令出席了仪式。莫斯科索在讲话中强调,秘鲁是第一个派出军事人员参与中非稳定团维和行动的拉美国家,出征的官兵肩负着维护非洲地区和平的特殊使命。他勉励全体官兵忠于职守、不辱使命,圆满完成维和任务。
2008年8月5日,参加
北京奥运会的秘鲁奥运代表团在
北京2008年奥运会运动员村举行升旗仪式,升旗手在奥运村升起秘鲁国旗。
2016年7月29日,秘鲁首都利马举行了独立日阅兵活动,期间展示和升起了秘鲁国旗。
2021年7月30日,秘鲁首都利马陆军总部举行了阅兵式,庆祝国家独立200周年,阅兵式上展示了秘鲁国旗。参加过抗疫的医务人员和军人举着秘鲁国旗在陆军总部参加了阅兵式。
2023年7月28日,秘鲁首都利马举行了独立日的庆祝活动,期间展示了秘鲁国旗。
争议事件
2019年,秘鲁作家马科斯·福尔图纳托·门多萨·华曼在其著作《让我们创新并修改我们国旗的颜色和设计》中,提议对秘鲁共和国国旗的样式进行修改,门多萨认为秘鲁共和国国旗不应当只有红白两种颜色,而应当有红、黄、蓝、绿四种颜色,蓝色以三角形的形式出现在旗帜左侧,绿色、黄色、红色以水平的横长方形形式出现在旗帜右侧,蓝色三角形内绘有金色的太阳;其中绿色象征着森林、黄色象征着山脉、红色象征着海岸,蓝色象征着海洋,太阳作为生命的象征。门多萨认为红白两色的秘鲁共和国国旗只会令人民联想到血腥和战争,而新设计的国旗则是象征着秘鲁最为神圣宝贵的精神和财富。
2021年12月28日,门多萨正式向秘鲁国会自由秘鲁党女议员尼薇斯·利马奇递交了修改国旗的建议。
2022年3月4日,尼薇斯向
秘鲁总理阿尼瓦尔·托雷斯递交了门多萨的关于修改秘鲁共和国国旗的建议。
2022年5月,尼薇斯递交的关于修改秘鲁共和国国旗样式的提案遭到广泛争议,大部分国会议员对尼薇斯的提案表示反对,该议案在网络社交平台引发了大量秘鲁网民的不满、批评和愤怒,被认为是对历史的遗忘和否认,塔克纳爱国协会将尼薇斯列为“不受欢迎的人”,随后,尼薇斯发表公开道歉,并表示此提案并非自己的本意,称“只是转交了一位秘鲁公民的请求”。
设计者
相关旗帜
秘鲁总统旗底色为白色,白边,旗面中央绘有秘鲁共和国国徽,旗面四角各有一个金色人面太阳;总统旗(武装部队最高统帅旗)底色为白色,旗面中下方绘有秘鲁共和国国徽,旗面四角和国徽正上方各有一个金色人面太阳。
秘鲁国防部旗旗面底色为白色,四周镶有红边,旗面偏左侧绘有秘鲁共和国国徽,右侧自上而下绘有四个金色人面太阳。秘鲁武装部队联合指挥部旗的旗面底色为红色,旗面中央绘有武装部队联合指挥部徽章;秘鲁武装部队联合指挥部总司令旗底色为白色,四周镶有红边,旗面四角各有一个金色人面太阳。
秘鲁陆军军旗呈长方形,长宽比为3∶2,旗面底色为深绿色,旗面中央绘有椭圆形的陆军军徽,军徽由光芒四射的太阳、一把竖剑和绿色橄榄叶组成,顶端用西班牙文写着“秘鲁陆军”的字样,下端绶带用西班牙文写着“战斗到底”的字样。
秘鲁海军军旗呈长方形,长宽比为3∶2,旗面底色为深蓝色,旗面中央绘有秘鲁海军军徽,军徽由两个相交的金色船锚组成,船锚相交处中央绘有秘鲁共和国国徽中的盾面图案,军徽上方用黑色的西班牙文写有“秘鲁海军”的字样;海军舰首旗呈正方形,底色为白色,四周镶有红边,旗面中央绘有秘鲁共和国国徽中的盾面图案,在国徽盾面图案下方,左边的月桂枝和右边的棕榈枝交叉环绕。
秘鲁空军军旗呈长方形,长宽比为3∶2,旗面底色为天蓝色,旗面中央绘有秘鲁空军军徽,军徽呈圆形,外部圆环为红色,用西班牙文写有“秘鲁空军”的字样,内部圆形为蓝色,圆形中央为一只金色的张开双翅的神鹰,神鹰是古代秘鲁神话中的动物,代表力量、勇敢、高贵和智慧,象征着秘鲁空军的美德和品质,神鹰右爪持剑,象征着空军之威,左爪持橄榄枝,象征着空军为国家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贡献,神鹰上方绘有两颗白色五角星及秘鲁共和国国徽中的盾面图案,盾面图案下方,左边的月桂枝和右边的棕榈枝交叉环绕。
秘鲁国家警察警旗呈长方形,旗面底色为深绿色,旗面中央的金黄色椭圆形内绘有国家警察警徽,警徽主体图案为完整国徽,两把剑在国徽后呈交叉状,一条白色金边绶带穿过剑身,绶带上用黑体西班牙文写有“上帝、国家、法律”的字样,国徽上方用金黄色西班牙文写有“秘鲁国家警察”的字样,警徽下方用相较于国徽上方更大的金黄色西班牙文写有“秘鲁国家警察”的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