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五尺道
四川省出土的秦朝历史文物
秦五尺道,指在四川省出土的历史文物,是秦朝时连接云贵与蜀的重要商道。
发展历史
秦五尺道:2010年由国度博物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央电视台连合布局的“五尺道—石门道—盐道”考古探险观察团队由成都动身,将展开为时15天的考古观察与探险之旅。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传授高大伦任观察团团长,观察团成员都是天下考古专家学者。
五尺道与秦长城、阿房宫、始皇陵、灵渠、直道、驰道并称秦朝七大工程,起于僰道(今宜宾),终于今云南曲靖,颠末的地区山高水险,昔人有“盘蛇七曲”、“气与天通”的形容。但是,据史布告录,秦汉之际,五尺道已然商旅络绎,巴蜀因此殷富,交易业务物紧张包括笮马、僰僮、髦牛等。隋唐在其底子上重修并扩建为石门道。唐宋时期,石门道缓缓成为四川与云贵两省茶马通商、转运的紧张通道。清代开放盐禁,五尺道与石门道的故道又成为四川井盐转输云南的通道,再度郁勃临时。
早在秦汉时期,通过五尺道与安南道(昆明—越南)的衔接,以及五尺道延伸线(到祥云)与博南道的衔接,从成都出发东可通越南、西可达缅甸,以致可以不绝远至即日的印度、阿富汗。这便是著名的陆上南边丝绸之路。
现状
“我们这里到处都看得到五尺古道遗迹,过去四川的挑夫、背夫挑背盐巴、布匹都要经过武德歇脚驻栈房,第二天又起身朝云南去,云南的马帮又驮山货到四川。所以武德是过去挑夫、背夫、马帮的必经之地。”70多岁的农民书画家曾述尧老先生兴致勃勃地告诉记者。5月28日,记者随四川宜宾市考古专家深入筠连乡镇进行古道考察时,在武德乡新发现了一段保留较为完好的秦五尺道遗迹,这是继4月21日由国家博物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待等组织的 “五尺道—石门道—盐道”考古探险考察团赴筠连考察秦五尺道后的又一重大发现。这段新发现的秦五尺道位于筠连县武德乡中华村三组,当地人称幺店子附近,经测量,该古道长约200多米,宽2米至1.6米左右,其中保存最完好的一段长约50多米,宽为1.6米,为标准的秦五尺道宽度,且路面整齐,损伤较小,历经沧桑岁月的洗礼,它依然坚固如初。据路过的当地村民,现年85岁的刘汉文介绍说,这段路在他小时候就经常看到马帮、挑帮在这条古道通过,驮盐巴的,挑山货非常闹热,这里马店四五十家,商贸十分繁荣。
据考察,该乡尚有多处古道、古桥、古庙遗址。在古道岩壁上的一些地方,依然还能看到明显的人工开凿痕迹。在该乡一寺庙内还发现了一枚石质公平秤,该秤砣重约80斤,秤砣正反面分别写着“张永福站”“公义较准”的字样,据初步考证,该石质秤砣是明清时期四川与云南商贸公平交易的见证,它也是筠连古代商业发达和筠商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文物价值
早在秦汉时期,通过五尺道与安南道(昆明—越南)的衔接,以及五尺道延伸线(到祥云)与博南道的衔接,从成都出发东可通越南、西可达缅甸,以致可以不绝远至即日的印度、阿富汗。这便是著名的陆上南边丝绸之路。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3-27 10:00
目录
概述
发展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