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孝仪(1921年一2007年1月5日),台湾地区著名学者,今湖南省
衡东县人。上海法商学院法律系毕业后,赴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深造获人文科学博士学位。1949年去台湾,历任“总统府”秘书、“国民党中央委员会文宣组”副组长、“中央设计考核委员会”委员台湾国民党中央副秘书长,担任蒋介石文学侍从20多年,并奉命记录了蒋介石临终前的口授遗嘱。1976年起,历任台湾“国民党中央党史委员会”主任委员、台湾大学三民主义研究所教授、中国历史学会理事长、台湾“国家安全会议顾问委员会委员”、“国家总动员会”委员。从1983年1月起,担任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主持台北故宫博物院工作长达18年。
人物生平
秦孝仪出身书香门第,自幼继承家学,精通儒学、经史,博览群书。从上海法商学院法律系毕业后,他曾赴美国
俄克拉荷马大学深造,荣获人文科学博士学位。秦孝仪二十多岁即受蒋介石重用,出任国民党中央党部议事秘书;二十八岁时,就成为蒋介石身边最年轻的“文胆”,深受蒋介石与宋美龄信任。
由于文采过人,反应快,又能以毛笔速记,所以秦孝仪一直为蒋介石倚重。对传统经典相当仰慕的蒋介石,也不时与秦孝仪以四书五经应对,增添自己谈话的分量。所以秦孝仪能长期在国民党党中央工作,并任蒋介石侍从秘书职务屹立不摇,前后共达二十五年。
1949年随国民党到台湾后,秦孝仪除以“总统府”秘书的名义,续任蒋介石“文胆”外,先后担任国民党中央委员会文宣组副组长、中央设计考核委员会委员等职务。1961年4月,他出任国民党中央副秘书长,直到蒋介石过世为止,蒋介石发表的政策文稿,几乎全部出自秦孝仪之手。通常蒋介石比较重要的文告、稿子,由他本人当面口述大意,秦孝仪则在一旁笔记下来,然后连夜赶好草稿,先给秘书长张群看过,再行对外公布。
秦孝仪最为人知的传奇,在于他在蒋介石去世之际,以党国要人、蒋家家臣、蒋介石文学侍从等多重身份,承宋美龄之命,记录并撰述了蒋介石的遗嘱。这篇以“自余束发以来,即追随总理革命……”破题的短文,在国民党一党专制时代,各级学校曾规定学生背诵,也让秦孝仪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近年内地出版的《中华民国人物传》,将秦孝仪誉为“国民党的第一支笔”。
从1983年开始,秦孝仪又在台湾“故宫博物院”院长的位子上一干就是十八年。后来卸下“故宫博物院”院长的职务,随即纵情书画山水,更常回到故乡探望,也曾到湖南举办个人书画诗词展。事实上,早在两岸恢复正常交流后,秦孝仪便积极推动北京与台北故宫的互动,为两岸良性交流贡献良多。
外界曾有人比喻“奉命受记”预立蒋介石遗嘱的秦孝仪是“蒋氏王朝”的最后“家臣”,但曾经受业于秦孝仪的学者周玉山则认为,秦孝仪是传统典型的知识份子。在两蒋执政时期,秦孝仪受到的倚重程度与影响力,更是前所未有。
秦孝仪生前曾对其门生
周玉山透露,一九七五年三月二十九日,他奉命为蒋介石预立遗嘱后,在送请宋美龄先行过目时,他曾奉夫人之命,在蒋介石遗嘱“自余束发以来,即追随总理革命,无时不以总理信徒自居”的初稿,增加“耶稣基督”四字,使得后来成为近代史料的这段遗嘱、变成“无时不以耶稣基督与总理信徒自居”
秦孝仪曾以书法见称,书写体例经由博古创新,自成风格独具的“秦体”,每每是门生故旧收藏的珍品。秦孝仪长年在两蒋身旁,参赞“国务机要”“手握王爵,口含天宪”见证近代台湾巨幅动荡的政治变迁,晚年得以浸淫书法文学艺术领域,度过平静安逸的岁月,也应是有福报之人。
2007年1月5日晚间,秦孝仪在台湾病故,享年八十七岁。
后世纪念
秦孝仪故居(秦氏宗祠) 位于衡东县吴集镇吴集老街,秦孝仪幼年时由吴集镇排岭村移居至此并在这里度过了他的少年时期。故居 2011 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