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蜡花舞
秦安县境内传统的传统歌舞
秦安蜡花舞是形成并主要流行于秦安县境内传统的传统歌舞,始于7-13世纪,发源于秦安郭嘉镇一带。来源于辞赋,逐渐由清唱演变为传统歌舞艺术,多在夜间演出,演出时表演者手托花灯,花灯内装点蜡烛,故称蜡花舞。蜡花舞伴奏曲为带有江南韵味、典雅细腻、优雅委婉的秦安小曲。翩翩起伏的舞姿,配以抑扬顿挫的古曲,深受民间群众的喜爱。属于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艺术特点
秦安蜡花舞多在夜间演出,演出时表演者手托花灯,花灯内装点蜡烛,故称蜡花舞。蜡花舞表演以行进式为主,人数少者10多人,多者近百人。舞蹈队由少女组成,表演时她们身穿大襟云边彩裙或色泽鲜艳的百褶长裙,左手托着荷花蜡烛灯,右手挥动丝折扇,舞队款步轻摆,翻转穿插;彩扇高旋平摆,花灯高托低绕,恰似花海起落,以此表达人们喜庆丰收、国泰民安之情。蜡花舞伴奏曲为带有江南韵味、典雅细腻、优雅委婉的秦安小曲。翩翩起伏的舞姿,配以抑扬顿挫的古曲,深受民间群众的喜爱。
蜡花舞的伴唱为秦安小曲中的老调和花调,以老调为主,歌词有大乐调(唱一个完整的历史故事)和小兵调(以情调、民歌为主)两种,曲调高古而通俗,旋律简洁而丰富,唱法柔媚而雅致。唱腔采用秦安当地方言土语,唱腔曲调丰富,既有“文人雅士”清雅格调,又大量保存了明清俗曲的“原始基因”。
秦安蜡花舞多以农村社火的形式在家庭院落及村庄公共场所表演,也有在红白喜事中助兴演出的。
秦安蜡花舞由于主要是以自娱自乐的方式在民间存在,很少有职业艺人。早期主要在元宵佳节前后社火表演中流行。秦安蜡花舞与许多发展成为有着专业表演艺术团体的舞蹈形式不同,一直以自身的本真样式自然存活于民间,没有脱离群众的精神和娱乐需求,也较少人为的“加工改造”,是典型的“原生态”民间舞蹈形式。20世纪中叶以后,也经常被专业文艺工作者搬上高台演出。
传承价值
蜡花舞是秦安民众表达爱憎和抒发情感的重要载体与手段。其独特的舞蹈和伴唱内容,蕴含着秦安人的审美情趣、精神信仰和价值取向,表现了当地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特殊追求,具有作为人类学、民俗学和美学等研究素材的独特价值。
传承情况
秦安蜡花舞产生于公元7-13世纪(唐宋时期)来源于辞赋,逐渐由清唱演变为传统歌舞。主要分布于秦安县北片的郭嘉、叶堡、安伏等乡镇,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当地群众节日期间娱乐的重要方式。
秦安蜡花舞一直流传于秦安民间,20世纪50年代解放初期,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得以盛行。20世纪50年代,发展流传到5个乡镇240余个村落。到了20世纪70年代由于特定历史背景的影响,秦安蜡花舞一度被打入冷宫,濒临失传的边缘。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蜡花舞流行区域由解放初期的郭嘉、叶堡、吊湾、魏店、安伏、西川等乡镇60多个村缩小到郭嘉、叶堡、安伏、魏店等乡镇不足10个村。参加人员由过去的青年女子演变为中小学学生,表演服装、花灯由过去的鲜艳、精致演变得简单、粗糙;舞蹈步、形体动作由以碎步为主,演变为秧歌舞蹈步为主,一些难度较大的形体动作如高挠扇、底摆扇,在许多村庄已无人会做。每年正月初九至十五日,秦安郭嘉镇郭嘉村组织的蜡花舞队深入毗邻40多个村庄巡回演出。
成绩荣誉
1957年,由秦安县郭嘉镇郭嘉村农民董烈儿、郭遂世、赵改儿、李珍英、郭存生、宋林林等六人组成的蜡花舞表演队,代表甘肃省赴京参加了中国第二届全国民间艺术观摩汇演,他们的精彩表演赢得了首都群众的好评,并受到了周恩来、朱德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在此次汇演中,被评为二等奖。随后应邀参加拍摄了电影《万紫千红》等影视片。2005年7月,在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上获优秀表演奖。
保护措施
21世纪初,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要求,秦安县对蜡花舞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以秦安县文化馆为保护单位,已组织起以代表性传承人为主体,中青年蜡花舞爱好者为群体的蜡花舞演唱队伍,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演出和研讨活动。秦安县文化馆成立了专门研究机构——蜡花舞艺术研究室,进一步推动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
非遗信息
(名片图来源)
参考资料
蜡花舞.秦安政府网.2006-02-11
秦安蜡花舞.新浪.2009-07-10
最新修订时间:2022-05-07 21:19
目录
概述
艺术特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