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上雒县治的发现”是一部揭示秦代关中
武关与尧关之间的一个起源于“若方,得名于春秋“上鄀、
上雒(鄀、雒当地同音)”秦朝上雒治所建制的存在的历史新发现研究作品。解释了《左传》“司马起丰、析与狄戎,以临上雒。左师军于菟和,右师军于仓野,使谓阴地之命大夫士蔑曰: 晋、楚有盟,好恶同之。若将不废,寡君之愿也。不然,将通於少习以听命”中上雒的位置,以及是秦楚相夹的中间晋国地域。改写了《水经注》上雒起源于汉,由商(县)(今丹凤)西置而来的历史。揭示该地域上雒史载历史早于公元前秦孝公十一年(前351), 建城商塞 ,新筑之城即商城(遗址在今丹凤县古城村)340年商鞅封邑时的商。以及对商於古道的起止有新的意义。
发现改写
旧志辞海史料
由于没有发现秦代“
上雒”,所以在国家反映有关商洛在秦朝的文史志料、图片、教科书;以及今商洛市、商州的史志、概况中,其“历史沿革”?中都没有上洛(雒)建制记载和标记。都以《水经注》的上洛始于汉(京兆)为蓝本:
“秦(朝)
秦始皇帝二十六年(前221),统一中国后,于今丹凤县古城村设立商县,辖地包括今商州市、丹凤县、商南县和山阳县。
秦二世二年(前208)八月,沛公刘邦入商县武关,自商县西部黑龙峪兵分两路西向咸阳灭秦。
西汉
元鼎四年(前113),析置商县西部,并废华阳县制,合设上洛县于今商州,统领今商州和洛南之辖地。上洛县归弘农郡辖 ”?。
又载:(2014年11月
商洛市人民政府官网中的“历史”)
“秦代(公元前221至前207年)地属内史南境。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设商县,包括今商州市、丹风县、商南县、山阳4县,因商山而得名。地址在今丹凤县城西2.5公里古城岭,南北长1500米;东西宽1000米。出土文物带有“商”字的瓦当,确认系公元前340年秦封给商鞅之封邑。
西汉(公元前206至公元24年)地属弘农郡,隶司隶校尉部,郡辖区相当于今河南省黄河以南、伊河以西及淅川、丹江流域。其治所在弘农(今河南灵宝貌略镇北),领11县,在陕西境内的上洛、商县两县,即大体相当于现今的商洛地域。上洛这一地名,因居洛河上游故名,战国时即有。汉朝忌水,将上洛改为上雒,这是用“雒”字的开始。包括今商州市、洛南县两地。今丹风、山阳、商南3县时为商县。旬阳县北部(今镇安、柞水县东南部)是汉中郡辖区;杜陵县南部:(今柞水县西北部)是京兆尹辖区。 ”
两千年五大疑迷
以上没有秦朝上雒县治共五点两千年讹传:
一、战国、秦朝的商洛地域只有商县建制。“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设商县,包括今商州市、丹风县、商南县、山阳4县,因商山而得名。”
二、商州区(古上洛地域)的鼻祖建制在商县(丹凤)。
西汉,“在陕西境内的上洛、商县两县,即大体相当于现今的商洛地域。上洛这一地名,因居洛河上游故名,战国时即有。汉朝忌水,将上洛改为上雒,这是用“雒”字的开始。包括今商州市、洛南县两地。”
四、秦朝及秦朝前上洛只是洛水区域一谓称。汉前上洛不在丹水流域,是洛水流域,因为有“洛水之上”?之说。
五、秦及战国前这一地域文化都发生在商,“商”代表了“洛”。
这些,都是没有发现秦朝“上雒”县治的历史所致。然而,发现了秦朝的上雒县治的存在,以上的结论自然都推翻了。
而且,秦朝延续的是战国时期的“上雒”,那么,从地域来讲,先有“上雒”之后建商鞅“商”,所以如今的商州、和商洛市所在地,是此地最早的文化中心(水陆转换淤地)。
资料佐证
史料
建制,是一地域实施号令、管理、纳粮赋税及教育的文化中心。所以,在商於古道的文化里把战国晋、魏(上洛在魏国已有建制,《战国时魏国边城上洛县》④)秦、楚所发生的事件是“上游洛地”,“洛水上游”“上洛”发生在“商”的事件。有的学者认为:秦时的商,代表了洛。即便是发现了在商洛市丹水流域的商州佛诞寒川公园下的孝义故城遗址是汉前城遗址⑤,由于古志传承原因,虽然故城战国文物《家家户户有宝贝》⑥图片信息流出,但至今仍未引起足够重视。
为此,《秦朝上雒县治的发现》有以下实物和资料可以佐证,和填补史料古志的缺憾。恢复汉前并非仅商文化,或“商”文化代表“洛”文化的偏差。完整,尤其作为陕西省重点项目的“商於古道”文化里,战国时的三国地域所形成丹水流域“商於古道”洛、商段是“上洛县地”和“商县地”地并存;战国魏国上洛县(《战国时魏国边城上洛县》另论)和楚商县并存完成的。
十五邑是否成为郡或县的指标(是否是战国楚国县置标准范围,或秦国封郡、封县或“君”辖地范围标准待考),在封商卫鞅前,上洛县作为秦现占领的重镇(原魏国)后,以上洛边城(战国的县置开始都在边城,⑦即今商州佛诞公园下的孝义古上洛城⑧)作为给养基地,才把楚商县一统秦商县建制下,所以,古人云“古商国”并无不妥,把一统下的商密、古鄀国、於(并在此地建边城)等都统一到秦商 (县)下,商於,也就成了后人称秦商的代名词了。
至于“汉朝忌水,将上洛改为上雒,这是用“雒”字的开始。”显然是传讹了。在《商洛“雒地”浅论》⑨中已有述,当然,商州古汉城⑩下方五里余的刘二村所挖秦朝瓦罐并有秦朝铭文“雒亭”说明此城是汉和汉前城池秦城而怀疑2012年《陕西省第三次文物普查》的此城,何为将“上洛”改“上雒”之固执和断言“这是用“雒”字的开始。”的执着呢。
雒亭铭文的秦陶罐
《秦朝上雒县治的发现》有以下文物实物资料载:
1、秦瓦罐有“雒亭”就是“上雒亭”的记载;是该地查明的汉前古上雒城池的再次物证。
秦陶罐有“雒亭”铭文记载,证明此地此城应属秦上雒建制地。 再次证明此地是古上雒城池所在。
陶罐“雒亭”是“上雒县”“上雒亭”缩写。如同发现的封泥“咸阳”和“咸阳亭”一样的直接隶辖关系。
《商州考古》载:“2000年06月考古人员在孝义刘二村,发现出土灰色陶质罐二件,罐子肩部各有一方戳记,其中一方为长方形,白文带边框,印文有“雒亭”二字;另一方亦为长方形,白文无边框,印文“楚里孙”三子,字体均为小篆,笔画工整,这是在商州出土的秦代陶罐上首次发现铭文。
这一陶罐印文的发现,对研究秦代,“商”“洛”,建置以及秦代商洛基层组织建置提供了新资料,对也对研究秦代,陶文以及商周孝义的历史地理具有重要意义。”
这是该地域至今为止唯一挖出的带有“雒”字的文物。
汉前此地有没有“雒”建制成为了此文物秦雒地建制价值的关键。
虽然此地“孝义”发现为“古上雒”15因为在该地域的汉城2012年《陕西第三次文物普查丛书》载:“商洛卷商州文物“古城村遗址”:汉代,位于商州孝义代街村七组(原古城村)。……三面均临丹江,城址略成扇形……东西长约900米,南北宽300米,面积约27万平方米。城址西部残存夯筑墙垣,残高1.4米。遗址表面文化遗存丰富”这是离秦代最近的城池。商州古汉城下方五里余的刘二村所挖秦朝瓦罐并有秦朝铭文“雒亭”说明此城是汉和汉前秦上雒城池。也是战国魏、秦上雒城池。何况,秦朝只有15年。
对应遗迹王陵古城
《秦朝上雒县治的发现》的一个佐证是《史记》《史记正义》所指秦上雒城和秦王陵故城的故城遗迹现实存在。
根据《史记》、《史记。正义》王陵故城是秦城。这时所说的上雒,就是指的秦上雒县治址。在“上洛南三十一里”是说秦上雒城距秦王陵故城的距离是三十一里。背景是秦代。正好有古城堡(王陵故城城廓二里余)的襄王沟,二者相互印证。何况,在秦代,经过连年征战和酷税,秦时因为上洛和商县地处深山峡谷的“桃花源”和战略的咽喉要塞之地,其地域的总人数不会过两万,(现至2005年底,全市总人口240万人 )。除过边军,人烟稀少,城内官员少则2-3人,多则十数人。城内居民数十户为多了。在边防建县,最初是以边军为首的建制机构。并非现在的州城十数万人的规模。谁会假借王陵去离古城“三十一里”;海拔近1800米的高山大沟地方建城廓然后起名为“襄王沟”和。“襄王城”“堡子岭”呢。王陵故城的发现以及记者、官方的考察在《商於古道的前世今生》《古城堡探秘》《商於古道的咽喉要塞》有载。
晋边城地
在秦代及春秋战国的战争年代里,置县,先是边防的需要。上洛最先为晋国所属的边疆城池,之后的魏国国土边陲城池,是凸在秦岭蓝关与武关中间部分前伸出的边疆国土,上洛县城(孝义)设在边关,与战国时期各国先设县治于边防的特点相吻合。秦楚要通过这段丹水流域的路线,必须要经过晋国或者之后的魏国边关上洛,才到达商地或兰田。所以秦、楚要上洛地域,以及秦魏楚相互馈赠交换上雒地的记载,目的就是不通过魏国,秦楚双方直接到达接触对方时不惊动第三国或造成第三国的误会。
但因上雒古志载:上洛在洛水上游,现在唯一的汉、汉前城池却在丹水流域,而且不在“洛水之上”而在“丹水之上”而备受质疑。作为晋国的疆土,把一地域称呼与建城的确切位置绕在一起,把文物部门鉴定城的存在(行政部门以公函的形式予以否定《陕西第三次文物普查丛书》的真实性好像是不妥的)因古志没有记载,以及本地志所记载此地在秦时没有“雒建制”而被忽略。
泥封下的上雒
“泥封”新闻:秦始皇南巡途径兰田过丹水流域上雒、经商、邓建制与“雒亭”瓦罐不是巧合。是原上雒边城所在。
在纸质公文行世之前,中国公文在秦汉时期处于简牍文书阶段。人们通过把简牍文书或物品以绳捆扎,在绳结处回检木,上封盖有钤印的胶泥块,以防泄密、备检核,古人谓之“封泥”。接收人割断绳索后开封并保存封泥,最后会作废处理。因封泥的表面有官职名称,背面留有挂绳的痕迹,人们通过研究封泥就能得到秦帝国通信系统的运作情况等重要信息。
为纪念中国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先生,日本秦汉史学会会长、日本学习院教授鹤间和幸著文认为,根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西汉末年全国有1587个县,不过秦代的县数还不太清楚。通过对秦封泥的研究可知,封泥中发现了约140个县,已成为研究秦代县制的珍贵史料。
让人惊奇的是,如果把封泥上的县的分布区域标注在地图上,就会发现它们并非是凌乱不堪的,而是趋近于秦始皇巡游全国路线附近的县。以第五次巡游为例,在所经的蓝田、上洛、商、邓、蔡阳之后,就出现了云梦、庐山的封泥,在经历阳、堂邑、海陵后,就出现了琅琊、黄等封泥,这对于秦始皇巡游路线的选择与政治、社会意义等都具有间接的价值指向。。。。。。。”
所发现的140个县中,出现了“上洛”(此洛为报纸简写,)建制县。在秦始皇南巡路线的兰田建制之后,在商县建制之前的丹水流域“武关道”上雒县建制。
这泥封的发现,与秦古上雒地发现的瓦罐“雒亭”不正印证了此地就是秦上雒县城下的雒亭行政建制。并且对给秦瓦罐“雒亭”疑惑“专家研究认为,秦代在商州这一带没有“雒县”的建制,因此这次发现的陶文“雒亭”两字,“雒”不是县级行政单位名称,而是商业市亭的名称。“楚里孙”三字中,“楚”应是里名,“里”应该是城市或乡村最基层的社会组织,“孙”是以制陶为业的人的姓名,也就是陶罐的制作者。”的定义的释放。
泥封“上雒”的发现见证了边关上雒城的论断。难能可贵的是,揭示了古道咸阳、兰田、上雒、商县、邓县、蔡阳县商於古道的途径。
见证和结束了商洛史志汉前无上雒建制、商於古道秦前无上雒建制;改变了商洛市的商州区地域之祖是“商”的历史。商洛、“上洛”和“商”的历史回归于史实。当然,汉“洛”变“雒”及该地“第一次”使用雒的讹传成为故事。
为此,《左传》《史记》《史记。正义》2012年《第三次文物普查》所描写的春秋、战国、秦代、汉代上雒的记载,以及上洛古城边出土的雒亭铭文瓦罐、发现的秦代上雒泥封、和《史记。正义》“三十一里”秦“王陵故城”对应点秦“上雒”城池本身遗迹的真实存在,充分说明早期发现的孝义古城村古城池是秦汉上雒古城的地址是正确的。其秦代的文献及实地遗存,证明秦上雒城池及建制的存在,改写了上雒在商洛市、商州区地域文化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