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杰,甘肃省庆阳市
西峰区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甘肃省书法家协会刻字委员会委员,庆阳市书法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庆阳市政协委员,西峰区政协第五届委员,中国
岐黄书画院副院长,西峰印社副社长,陇东书画协会名誉主席,庆阳市青年书法家协会顾问,庆阳市书法考级考官,庆阳市委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评委。
个人简介
秦杰,西峰区肖金镇人,生于1963年3月。1982年
庆阳一中高中部毕业后应征入伍,在团军人俱乐部从事专职宣传工作,复员到庆阳地区物资局,从事人秘和办公室工作,1996年离职自谋职业,创办西峰聚珍斋,从事书画篆刻、创作交流等活动。
中国书法家协会,庆阳市政协委员。书法作品先后在“第八届全国书法展”、“第八届中青年书法展”、“第四届正书展”、“敦煌杯”书法展、建国50周年甘肃省书法展、“中韩书法交流展”等展览中展出。获首届敦煌文艺奖和甘肃省首届书法奖励基金,业绩入编《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名录》、《甘肃省书法篆刻作品集》等书籍。出版有《秦杰书画篆刻作品选》。
主要成就
人物评价
其一
多年来秦杰孜孜不倦,勤于学习,走的是一条完全自学的道路。他知识面广、专业性强,涉足于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玉器、木雕、瓷器、紫砂壶以及文房器具甚至珠宝类。他深爱这些东西,用心解读它们、呵护它们,它们也滋润着他的心灵,默化着他的笔墨。在艺术的道路上,秦杰向来有着自己独立的见解,从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他的作品风格十分鲜明,他敬仰大师,但从不完全追随任何一个大师,艺术上种种激越、愤俗、热闹及至浮躁,都与他无关。他不愿属于任何艺术运动,更不愿成为被潮流制造的艺术家,“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在这商品社会的大潮中,他自觉地抵制各种诱惑,始终保持着对艺术创造的冷静思索,带着一种自尊和高洁,坚定不移地遵守着本然的淡泊与静谧。禅性的清净澄明洞达通彻,成为他超度自我生命和艺术表达的契机。
秦杰一直关注于静,他的作品始终蕴含着宁静。他将自己的艺术素养和审美理念寄托于唯美求真的艺术天地之中,也让其艺术变得更加纯粹和饱满、单纯而宁静。其古典而高贵的气氛,提醒我们关注内心感受而不是外部的喧嚣;提醒我们回到艺术本身,回到纯粹自在的境界中去。
在诸艺术中,秦杰以书法为主攻方向,这是因为,书法平凡而抽象的线条中更具深邃的哲理,更能代表东方文化。书体以隶书为主,这是与他性格相暗合:厚朴、端庄、儒雅。王维语“秒语者不在多言,善学者还从规矩”。他把临帖作为日常必修课,并努力学习理论作为实践指导。先后临习过的汉碑有《张迁碑》、《乙瑛碑》、《石门颂》、《曹全碑》、《西狭颂》、《礼器碑》以及诸多简书。魏碑帖有《张猛龙碑》、《郑文公碑》还有优秀的北魏墓志。楷书方面有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勤礼碑》《东方画赞碑》,虞世南的《孔子庙堂碑》,欧阳询的《九成宫碑》,还临习了隶书向楷书过渡时的碑帖《好大王碑》、《铁山佛经》、《泰山金刚经》、《爨宝子碑》等。行书上临习了王羲之的《圣教序》、《兰亭序》以及文徵明、唐寅的墨迹。篆书方面临习了《石鼓文》、《qi三公碑》、《袁安碑》、以及甲骨文、金文等,并对书法史进行了系统地学习,重点对汉、魏、两晋、南北朝以及清代的隶篆进行了研究,心臆神追古代书家的高远意境,使作品静中带动、篆隶相融、韵味文气十足。总的创作思路是:以静取韵,以达隶书的创作审美特质,以静态的方式呈现书写的美,向隶书的审美特质深处生发出丰富而细腻的书写洞察力和表现承担。在创作中坚守真诚,逐步在作品中展现其独特的艺术修养和个人情感。在行书创作中,他也异于其他书家,将真草隶篆融于一体,和谐而平静的展示出一种独特的风韵。
在绘画方面,秦杰以《芥子园画谱》为始点,逐步扩展,学习了宋、元、明、清及当代大师们的经典,尤喜爱“八大山人”之冷峻、简远;“扬州八怪”的野逸、文心;齐白石的童真、诙谐;黄宾虹的厚重、华滋。中国画的形象是建立在画家心象的基础之上,既得源于画家多年对生活认识的积累,又演化为个人的独立艺术见识。画家对形象的捕捉和表现,体现在作品之中实为画家内心世界的展示,心象便是画家潜意识的流露。无论任何画家,一旦所表现出的作品形象,必然是其内心世界的折射。于是就有法无定法,理无常理,随心所欲,而自成一体。这种建构的合理性是个人日常行为与心理积淀的结果,于是宋代欧阳修曾赋诗:“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其画理机巧处便缘于此。他在学习美学知识中,认识到中国画是以书法为基础,哲学为原理,诗词为意境,人文为精神的综合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山水、梅花两种题材为主攻方向,简繁相兼,工写穿插很快呈现面貌,尤其是所绘的小品、册页、扇面,清雅、古气,追求笔墨情趣,并充满哲理,为典型的文人画风,受到了藏家的青睐,作品远播省内外。
在世界艺术之林,篆刻是深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艺术,以中国的思想与理念衍生出的一门艺术,其精湛之处,魅力所在确实不可名状,难以言表。秦杰在学习书画的同时,他漫游于古老的篆刻世界,以当代艺术的视觉挖掘认识、继承和发展古代篆刻遗存,于秦汉印用功最深,在临摹与创作中,努力汲取古代先贤所留下的艺术精髓,充分享受大自然赋予的斑驳朴茂之美,不时品味明清文人所追求的那种冲和、安静之感。以创作的立场,把握古于今,表现与内涵的辩证关系,展示心灵的痕迹。经多年实践与创作,其作品大朴不雕,古拙厚重,以长刀直冲,用刀泼辣,以意为之,不过分追求细节,整方印的虚与实、刚与柔、动与静、轻与重、疏与密、曲与直、朱与白的呼应,全凭线条随机调节,极富感染力。他为社会各界所治的一千多方印中,力求千印千面,内容与形式相统一,表现一种意象之美、古雅之美、时代之美,于精微中见精神,显大气。
中国传统艺术讲究高格调、大境界,所以强调艺术家全面修养,印家、画家不通书法不免沦为匠人,书家不通文理,终难达到艺术至境。在学习创作书画印的同时,秦杰努力学习文史哲及书画鉴赏方面的知识,工作室里几个书柜堆满了各种书籍,睡人的大床一半为书所占有,以便挤时间随时翻阅。他还喜欢看古玩方面的书籍,收藏玩赏玉器、瓷器、陶器、石头、章料、
宜兴紫砂壶、砚台及各种古玩。玉是天生之灵、有君子之德;石有天生之丽、美人之容;紫砂壶有怡心之韵、古雅之格;石砚有自然之纹、润心之肤。他是一个善于养学问的艺术家,讨百家米做自家粥。从刻印、绘画、古玩中发现书法因素,而且能恰如其分的融会贯通、互为表里。他已是社会一位享有名气的鉴赏家了,找他鉴定东西的人源源不断。
由于他的自强不息、知识渊博和人格修养,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为其题词“守笃崇文”。他先后连续光荣当选为西峰区政协第五届委员,政协庆阳市第二届、第三届委员。为庆阳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贡献。
——庆阳名人春秋第一集《群星璀璨》(作者 任彦辉)
其二
“在场”之线
——秦杰书法管窥
以周闻道先生为首的眉山散文派在2008年3月,推出了“散文在场主义”说,在散文界引起了强烈的争鸣。“在场散文”视“在场”为显现的存在,或存在意义的显现;主张“面向事物本身”,强调经验的直接性、无遮蔽性和敞开性。认为散文写作“在场”的唯一路径是介入,介入就是“去蔽”、“揭示”和“展现”。“在场散文”所主张的介入包括:对作家主体的介入,对当下现实的介入,对人类个体生存处境的介入。认为只有通过对以上三个方面的介入,才能去除那些自称为真理的谎言、去除那些制度化语言、意识形态用语、公众意见对作家心灵的遮蔽、对人类个体生存处境的遮蔽、对当下现实的“真实”与“真相”的遮蔽,使散文之笔直接进入事物内部,与世界的原初经验接触,并通过本真语言呈现出来。在谈及秦杰先生的书法之前,我之所以要导入这样一个散文理论,就是要从“在场”出发,作一个参照体系,以此来探讨秦杰先生的书法艺术。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哲学概念,“在场性” 不但适应于散文,也适应于书法。其实,这个概念康德、黑格尔、海德格尔、笛卡尔、歌德早有阐述。问题已经很明了了,“在场”说到底就是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创作主体(个人)心灵在作品中的展现(在场)。这种解释虽然是笔者的一种演绎,但是他似乎更易于让读者理解。
秦杰先生从事书法艺术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了,或者可能更长一些,当然这只是时间上的概念。他的书法路子很窄,一直以隶书为主导,早年浸淫于明清书家,后深研汉隶,厚其气魄,遂成自家面目。隶书不同于行草,入门容易,泛泛写写也不甚难,然而难的是得气、养气,没有相当的素养和学识是玩不出个道道的。前些年,在时风的影响下,秦杰的隶书也走过一些弯路,弄了一些夸张变形的东西,也上了好多国展,引起了一些关注。但是,经过长时间的沉寂,他觉得流行的东西虽然很容易吸引人的眼球,终不是正途,而且很多东西和书法的本质背道而驰,随之他又回到汉隶的路子上来了。气息的积淀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有了这层认识,秦杰就变得坦然了,而且很快沉了下来。秦杰的隶书,早年有些祥隶的意思,后来在汉隶中养了十多年,气息和面目就大不一样了。经过漫长的打磨,线条静了,不激不厉,变厚实了,有了安详之气,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境界。
秦杰先生是一个职业的书家,他的书法因子非常丰富。除过写字,他还画画、刻印、玩古玩、品茗、搞鉴赏,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全面的古典式艺术家了。古人讲学养,不外乎就是两方面,学和养。一个艺术家学得再好,都是皮毛的东西。学到一定程度就要养了,不养不厚,不养不深,不养没有境界。秦杰就是一个善于养学问的艺术家,讨百家米做自家粥,从刻印、画画、古玩中善于发现书法的元素,而且能恰如其分的融会贯通,互为表里。
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秦杰先生充其量也不过是个杂家而已。他的高明之处还在于,对书法创作中个人“在场”的自觉,这一点虽然他没有用语言表达出来,但是在他的作品里我明显的感觉到了这种理念的存在。为了叙述上的方便,我们回过头来,可以对“在场”作一个更加形象的描述,它就是作品中“自我”的存在和展现。艺术创作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存在和展现有一定的距离,展现和表现还有一定的距离。客观的说,秦杰先生的书法创作水平已经实现了“在场”的自觉,达到了“自我”“存在”的一个高度。虽然距离“展现”和“表现”还有很长的路程,但是他确实实现了艺术创作的自觉和苏醒,是一个具有相当素养的书法艺术家了。如果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的人来理解,这个评价已经是很高的了。我们试看今日书坛声名显赫的众多书法名家、大家,大多是互相模仿、复制、制作,何谈艺术的自觉,“在场”的存在?以此观之,高下自见。
秦杰先生是一个以艺术为生计的艺术家,他处身闹市,非但无市侩之气,而且艺术水平达到了这样一个高度,实在是难之又难啊。在艺术上,他不断的给自己设置更多的难点,他把自己对书法的认识、理解和感悟自觉的融入到刻印、画画和古玩鉴赏中,而且反过来,又从刻印、画画和古玩鉴赏中寻找书法的因素。如果说,秦杰这种认识是
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的话,那么我们愿他的艺术之路就是“螺旋式上升,
波浪式前进”的吧。
——《庆阳书法名家散论》(作者 李安平)
其三
秦杰书、画、印皆能,精于鉴赏。其书以隶见长,以隶度楷,亦隶变楷,结体平正、静气十足。其作入展一面目,应酬亦一面目,作品风格前后迥然,不多见也。其画逊于印,其印逊于书。其隶书取法广博,得之整饬,线条湿润如玉。不尽人意处在于,缺逸气!
其四
道于虚里蕴 情于静中涵
——秦杰先生其人其艺
文/苟益谦
在庆阳的书画作者群体中,秦杰是一位书、印、画兼攻的书画家。他的书法以隶书见长,结体厚重圆润,行笔自然劲挺。印宗秦汉,大朴不雕,用刀泼辣。其画雅逸高古,追求笔墨情趣,崇尚文人画风。其人儒雅谦和,沉稳持重,极具艺术气质。
认识秦杰已二十多年了,当时,他在庆阳地区物资局上班,缘于书法,我们相知相熟。他自幼即喜爱写字、绘画,中学时期曾是学校黑板报、墙报的主笔。高中毕业,应征入伍,因其书画才能被选拔到所在团军人俱乐部,专职从事宣传工作。1984年,在部队举办了个人书画展,《延安报》、《人民军队报》均作过报道。1985 年复员,被分配到庆阳地区物资局从事人秘工作,他在干好本职工作之余,潜心研习书画艺术,从汉隶、魏碑入手,下涉晋唐、明清,四体皆入,以隶书为主。临汉隶、摹汉印,以“汉韵轩”自署。1986年,秦杰走向社会,成为职业书画家,在专攻书法、篆刻、绘画的同时,涉猎文学、民间工艺及古玩鉴赏等姊妹艺术,不断加强综合素质的修养,使作品的艺术品味逐步提高,个人风格初步形成。
秦杰的书法,师古不泥,一改前人隶书的率意粗放,行笔转折,多用篆意;谋篇布白,参以制印之法。厚重沉稳,雅而不俗;线条精劲,媚而不弱。观其作品,不浮不野,不激不躁,能给人以高古静穆、平和儒雅的艺术享受。秦杰作书如其作人,二十多年里,他的平和儒雅、成熟稳健的个性品质,曾使我多次将小我三岁的他当兄长待。我崇拜他的成熟稳健,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说:成熟是种极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秦杰治印,于汉印用功最深,出秦入汉,浸淫其间,心摹手追,临古之佳作不计其数,为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风格面目应属“大朴不雕,古拙厚重类”。以长刀直冲,用刀泼辣以意为之,不过分追求细节,整方印的虚与实、动与静、轻与重、疏与密、曲与直、刚与柔、朱与白的呼应,全凭线条随机调节,极富感染力。其名章印多取法汉白文高古雄浑一路用刀古朴自然,于精微处见精神,几处点睛之笔,使全印皆活。
中国传统艺术讲究高格调、大境界,所以特别强调艺术家的全面修养,印家不通书法,不免沦为匠人,书家不通文理,终难达到艺术之至境。近几年,秦杰的书法、印艺和绘画齐头并进,成绩斐然,其作品多次人选、入展全国展,曾获得省委、省政府颁发的首届敦煌文艺奖。秦杰对艺术精益求精,对朋友谦和朴诚,在书画圈里颇有人缘,他不逞强,不自傲,不拉帮,不结派,不摆弄是非。处世平和,潜心修道,有儒士风范。
道于虚里蕴,情于静中涵。愿已然得道的秦杰先生早日臻于金声玉振的大器之境。
——2007年3月18 日于俯仰堂
其五
永葆一颗平常心
文/于思
几年前在一个朋友父亲的寿诞上,我认识了秦杰,当时他正应朋友之邀写一副对联,虽是偶然相识,但他那独具一格的书风,为人谦和的品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秦杰生于1963年,虽然仅有高中学历,但受祖父、父亲习字作画熏陶,在学校就是文艺尖子,墙报、黑板报成了他喜好的“课外作业”,也是他锻炼成长的重要平台。到了部队,他变成了独当一面的“艺术人才”,不仅在团里“军人俱乐部”用完了半汽车兜广告颜料、无数张三合板、五合板,还被借调到师里、军里搞文化宣传。加上他的灵性、聪慧,他习写的隶书平添了一些刚劲,也多了几分灵气,从而使他的书法一起步就有了一般书写者难以具备的外柔内刚的“硬气”。
中国汉字因其形体构造的特殊性,决定了每一个“想写好字的人.”都必须先从行楷入手,一笔一划地去练出字的基本功夫。珠不知,汉字的根基不在行楷而是隶篆,秦杰的“歪打正着”正“打”在了点子上。天假贤备,天假志士,秦杰在自己选定的路上踏踏实实地跋涉着。他放弃原地区物资局力公室主任的“宝座”,自筹资金开办庆阳市第一家集书画古玩于一体的“聚珍斋”,潜心读书,习字作画,不愠不躁,自得其乐。
14年来,他广泛涉猎过文学、美学、书法、哲学书籍,如饥似渴地从中汲取知识养分;14年来,他无数次地反复临摹30多种隶篆真草碑帖,心臆神追古代书者的高远意境,他揣摩研习民间艺术的精华,使自己的作品丰满、个性、有生气:14年来,他更多的在聚珍斋里修心、养气、敛神,正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研习、“修炼”中,铸就了他的修养、气质,练就了其书画作品的精气神。正是学在字外、悟在字中的坦途正道,引导着秦杰这位“有心人” 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了过来。早在l984年,年仅21岁的他就在部队上举办了个人书画展,被《延安报》、《人民军队报》报道;1991年,其书法作品参加日本东京两次国际文化交流展,分获优秀奖、佳作奖;1993书法作品获甘肃省委、省政府首届“敦煌文艺奖”; 2000年,在“甘肃省首届书法篆刻展”中获奖,《甘肃日报》、《书法导报》刊登了对其作品的评论文章;同年,其作品入选全国第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览,此后,三次蝉联了全虱书展。
面对荣誉,他持有一颗常人难得的平常心,平淡恬适,娓握道出了一些
他习艺多年的深刻感悟。他说,学书者一是起点要高,挖得要深,千万不可急功近利,要把实用同造诣分开;二是要耐得住寂寞,不为世俗所好;三是所学要同个人性情相符,性格决定艺术风格;四是不要单纯技术化,把高雅的艺术享受变成追求展览、评奖;五是学字要心到,心'到则字到,心不到字是死的。真正的好字,要有人文精神、诗词意境、文学气息、哲学深邃。没有上述的字外功夫,写不出好字。
文化是对人生的延续,文化是人生的总结。他在自己所钟爱的路上无怨无晦地走着,用书法线条搭建艺术品质,用绘画语言抒发胸中气象,用刻刀在石头上撞出火花,用文史哲渗透创作意念。以诚这心,尽物之性,赞天地化育,写人之正气。阎伯川说:“环境转移意志是常人,意志改造环境是智者”。秦杰正是这样的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