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 年, 秦玉根出生于山西省原平市大林乡贾陀村 (今向阳村),抗战爆发后,加入儿童团积极参加抗日活动。他是电影《
鸡毛信》中小主角海娃的原型,也是电影《沙漠追匪记》的主角原型之一。1947年加入西北野战军侦察科,参与过西北解放、抗美援朝、镇守南疆,成为全军有名的侦察捕俘英雄,共立过七次战功。2004年因病去世。(概述图来自《
党史纵览》)
人物生平
1928 年, 秦玉根出生于山西省原平市大林乡贾陀村 (今向阳村),他年幼时失去了父母,靠给地主家放羊为生。抗战爆发后,王震的部队东渡黄河挺进敌后,秦玉根的家乡很快成了抗日根据地。年幼的秦玉根积极参加抗日活动,他带领儿童团站岗放哨,给八路军当向导。14岁那年,秦玉根成了一名民兵,积极参加反“扫荡”作战。
1947年成为西北野战军第三纵队侦察员。
1948年冬季,西北野战军直捣国民党胡宗南部镇守的西安,三纵首长决定先拔掉守卫三原县城的一个保安团这颗钉子。这天傍晚时分,时任西北野战军三纵直属侦察连排长的秦玉根化装成国民党军上尉连长,带着一名传令兵,进入三原县城进行侦察。
在县城一家比较大的酒店,他们遇到了保安团的一个小队长。寒暄中,保安小队长了解到这位“上尉”此来是因为上司对保安团防卫不放心,奉命暗查。于是小队长对其盛情款待。酒足饭饱之后,小队长陪同秦玉根视察保安团的城防。之后,他还陪同秦玉根出城视察城外防务,结果被解放军俘虏。敌人虚实被掌握后,三纵轻松拿下了三原。
1951年,参与剿灭乌斯满部,荣获特等功。从解放大西北,到跨过鸭绿江参加抗美援朝,继而镇守祖国南疆万山要塞,秦玉根西伐东征,屡获战功。他共立过7次战功,其中仅特等功、大功、二等功就各一次,成为闻名全军的侦察俘敌英雄。
秦玉根从朝鲜回国后,因身体伤残,离开老部队奉命南下,任职于我国四大海防要塞之一的广东省中山县的唐家万山要塞,最后任广东省中山县委常委、中山市武装部副部长。
1960年,秦玉根因军民联防建功勋,又出席了全国民兵英模代表大会。
1983年,秦玉根因身体原因提前离休。生前淡泊名利的他,对于自己的辉煌经历鲜有提及。
1996年,秦玉根向党组织递交了一份报告,要求免办丧事,捐献遗体,不留骨灰。
2004年4月,76岁的秦玉根在中山市因病去世。
主要事迹
鸡毛信斗鬼子
抗战爆发后,王震的部队东渡黄河挺进敌后,秦玉根的家乡很快成了抗日根据地。年幼的秦玉根积极参加抗日活动,他带领儿童团站岗放哨,给八路军当向导。一次,他给八路军送一封非常重要的鸡毛信时,机智勇敢地把日军带进了八路军伏击圈,自己又安全脱身。
14岁那年,秦玉根成了一名民兵,他拿着土枪土炮,参加反“扫荡”作战,并深入敌后,化装侦察,护送八路军领导通过敌人封锁线,掩护群众反“扫荡”大转移,多次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当时,秦玉根送鸡毛信等传奇经历已经在晋绥边区和晋察冀边区根据地广为流传,他成了根据地妇孺皆知的小英雄。
最早的《鸡毛信》文学作品,是抗战胜利后新华总社记者华山创作的短篇小说,小说成功塑造了海娃这位机智、勇敢的抗日小英雄形象。新中国成立后,《鸡毛信》被编入小学生教科书,还被改编成连环画、电影、宣传画等。
1952年,《鸡毛信》被改编成电影文学剧本,并被拍成电影。
1954年6月1日,电影《鸡毛信》公映,海娃成为共和国银幕上第一个抗日小英雄。1955年,影片《鸡毛信》获得第九届爱丁堡国际电影优胜奖。
1947年,西北野战军第三纵队侦察科长李文彭,来到太岳军分区所辖的原平县山区,准备从地方武装中挑选一批优秀民兵扩充侦察部队。2005年秋天,曾任西安警备区副司令员的李文彭撰文回忆:“我在备选队伍的那个大个子排头兵面前停下了脚步,仰首望去,小伙子一米八五的身材,威武中透着一副憨态。我从随行的地方领导口里得知:这个20岁出头的太行之子名叫秦玉根,已有8年的革命历程…有一次小玉根在送鸡毛信时,机智勇敢,毫不畏惧,终于把鬼子带进了我军伏击圈,自己又机智脱身。后来,这段故事被拍成电影《鸡毛信》,小玉根就是《鸡毛信》中小主角海娃的原型…经过我俩的一夜彻谈,秦玉根成为我三纵侦察连的一名战士。”
沙漠追匪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国民党和美国中央情报局收买并武装起来的新疆骑匪乌斯满部千余人,在新疆失去立足之地,他们只好逃到新疆、甘肃、青海交界之地,然后伺机叛逃。
乌斯满,哈萨克族,新疆富蕴县人,1940年参加青河、富蕴哈萨克族牧民暴动,1943年后历任阿勒泰哈萨克族解放委员会委员长、阿勒泰临时革命政府主席、“三区”临时政府阿勒泰行政公署专员、新疆省联合政府委员兼阿勒泰专员。1946年8月,在被国民党政府收买后,他转而向“三区”民族军发动进攻。后窜至中蒙边境一带,在新疆、甘肃交界地区大肆烧杀抢掠。
1950年初,乌斯满伙同尧乐博斯、贾尼木汗等举行武装叛乱,除大肆烧杀抢掠、奸淫妇女外,还沿途袭击我军汽车、骆驼和骡马运输队,残杀过路人员,致使乌鲁木齐至甘肃酒泉的运输线受到严重破坏,邮路曾一度中断。
1951年1月,西北军区奉中央军委命令除掉这一毒瘤。军区首长决定东路以第三军骑兵大队和骆驼团组成“甘肃进剿团”,从敦煌出击,越祁连山突袭青海柴达木盆地中的南山海子乌斯满匪巢,限期剿灭乌斯满部。
第三军军长黄新廷任命李文彭为第三军骑兵大队长兼剿匪团团长,担当剿匪先头部队。作为骑兵大队的第一把尖刀,副连长秦玉根带领的军直骑兵侦察连被李文彭委以重任。
据李文彭回忆,1950年2月19日夜,第三军骑兵大队在甘肃西部海子的一个山坡上,终于发现了乌斯满匪徒的驻地,千余名土匪住在百余顶蒙古包里,而第三军骑兵大队仅有400多人。他紧急进行部署:三连、四连负责左右两翼,秦玉根带领军直侦察连承担正面突击任务,直捣匪首乌斯满。
当匪首乌斯满被枪声惊起后,慌忙挎枪提裤夺马奔命。借着一丝夜光,只见旷野雪原上,数百名骑匪四散逃去。当李文彭从俘虏口中得知跑在最前面的骑着大白马的大个子就是匪首乌斯满时,他向3个连长下达了死命令:“抓不回那个大个子,就不要回来见我!”
天亮时,数百名流寇被我骑兵大队3个连全歼,乌斯满亦被三连生擒,秦玉根亲手击伤并活捉了叛匪参谋长哈巴斯。
这场惊心动魄的沙漠追匪战,成为西部剿匪的典型战例。第三军直属骑兵侦察连和秦玉根分别被西北军区授予“侦察英雄连”“侦察英雄”光荣称号,秦玉根个人荣立特等功。
在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外军事历史采风》一书中,李文彭撰写的一篇《生擒匪首乌斯满纪实》两次提到秦玉根,在写到夜袭乌斯满大本营时,有这样一段文字:“侦察连副连长秦玉根带领的摸包组一个多小时就干净利落地摸包30多顶,俘匪60多名,缴枪60多支。”称秦玉根为“身先士卒、奋不顾身的捕俘英雄”。
1950年2月23日,新华社发布消息:“人民解放军西北军区某部,于本月19日在青海省柴达木盆地以北、甘青两省交界的海子,一举生擒为西北各民族人民痛恨入骨的美帝国主义武装特务乌斯满匪首。”
1951年4月29日,在公审大会上,乌斯满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后来,这场艰苦卓绝的沙漠追匪战,被一位西北野战军政治部宣传干事写成《沙漠追匪记》,这篇小说后来被评为全国优秀短篇小说。
1959年,以此为脚本,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沙漠追匪记》上映,风靡全国,在电影界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人物评价
战友李文彭曾在采访中对秦玉根的评价为:“侦察英雄秦玉根,太行之子苦出身。未冠从戎抗倭寇,烽火磨砺捕俘神。战功七履百虏涕,援朝三勋金相赠。春蚕至死丝方尽,捐躯科研展忠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