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陕北秧歌)
陕西省绥德县传统舞蹈
秧歌(陕北秧歌),陕西省绥德县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起源学说
从起源层面来看,关于陕北秧歌的说法有以下几种:第一种说法,认为秧歌的起源是“阳”,且秧歌本名应是“阳歌”,这一起源说法受到上古神话的影响。第二种说法,认为秧歌的起源和“秧”有关,乃田间劳作之歌,联系起中国古人祈祷丰收的情况来看,这种说法也有一定的合理性。第三种说法,认为秧歌起源自“傩”,是傩文化与别类地方文化相互结合的具体产物。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关于陕北秧歌的来源说法,但总的来讲,中国的古代歌舞皆与驱鬼敬神有很大联系,因此,陕北秧歌应该与“傩祭”有莫大的关系。
原始信仰主要包括神话、巫术、图腾、自然、祖先等方面的神灵内容,而舞蹈与巫密切相连。傩文化起源自傩祭,属于一类巫术、祭神活动,与中国的图腾文化有直接联系。古代时期,中国人民的生产能力较低,当自然灾害来临时,人们通常以祭神驱鬼的形式来祈求平安,这就是“傩祭”。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多种傩祭方式,如宫廷傩、乡人傩、军傩、寺院傩等,傩祭过程中,主持者手持一些兵器,面部戴上面具,继而进行驱鬼活动。陕北秧歌同样起源于傩祭,并在此基础上发生了进一步演化,扭秧歌时所用的道具、法器与傩祭活动有非常大的联系性。
发展历程
盛唐之前
盛唐之前,人们扭秧歌主要是为了达到驱鬼、傩祭的目的,发展至盛唐时期,胡人文化推动了秧歌的娱乐化发展,使其逐渐成为日常的娱乐活动之一。古代时期的陕北地区是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互相交融的地带,有许多民族曾在该区域生活过,经过长期的嬗变发展,秧歌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盛唐以前的陕北秧歌承袭了周朝傩祭的相关内容,之后,胡人文化进入中国的中原地区,为秧歌发展带来了新的灵动形式,使其呈现出新的内容。
宋、明、清时期
宋、明、清时期,中国政治和经济的活动中心逐渐从北方迁移到南方,秧歌文化中融入了南方地区的生活内容,例如插秧。分析陕北的本土文化,能够看出该地区蕴含着多种不同的文化形式,自宋金时期起,陕北逐步成为重要的军事战场,在战争发展的过程中,南方军傩与陕北秧歌得以交融结合,使陕北秧歌中加入了新内容,且原来的秧歌开始转化为“村田乐”。村田乐这一称呼,最初起源自明清时期,表明那时的秧歌已参与到了插秧活动当中,随之,“秧歌”一名得以确立。
新时期发展
20世纪30年代后,红军行至陕北地区,秧歌被赋予了新的时代蕴意,表演由原本的纯男性形式,逐渐转变成“男性、女性共同搭配”的表演形式,丰富了秧歌表演的形式及内容。到了20世纪50年代时,陕北秧歌细分成多个类别,主要有米脂秧歌、延安秧歌、榆林秧歌等,这些小分类的秧歌形式为陕北秧歌增添了丰富的表现色彩。
舞蹈特色
主要类别
神会秧歌
神会秧歌带有一定的封建宗教色彩,属于传统秧歌的范畴。就神会秧歌而言,其属于祭祀、庆典的一部分。通常情况下,神会秧歌的表演带有着一定的专业性,无论是表演的服装还是表演的顺序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并且为了强化神会秧歌的效果,参与者会进行相关的角色扮演,这些角色都带有着一定的寓意,是陕北地域文化以及民众思想的表达与体现。值得注意的是陕北神会秧歌虽然带有着一定的祭祀性质,但是其对秧歌的娱乐性仍有所关注,在秧歌进行的过程中,会专门的设定一些丑角以达到娱乐大众,活化气氛的目的。
老秧歌
老秧歌指的是传统的陕北秧歌,这种秧歌与神会秧歌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都带有浓重的传统气息。但是就表演的内容以及角色设定来看,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首先,老秧歌在形式上较为轻松,其主要的目的就是休闲娱乐,是一种普及性较高的秧歌类型。其次,老秧歌的表现形式比较灵活,没有过多的人物限制,一般只需要确定领队指挥以及包头几个角色即可。在进行表演的过程中,老秧歌与神会秧歌的形式大同小异,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差别。
新秧歌
新秧歌最早产生于延安,由于新秧歌是对传统秧歌的创新与发展,因此新秧歌更加突出了先进性以及文明性。就新秧歌的内容来看,其完全去除了传统的宗教元素,使得秧歌的表演回归本真,成为人民大众娱乐健身的方式之一。同时,新秧歌还对一些侮辱人格、表现低俗的角色进行了删除,使得陕北秧歌在表现的过程中可以产生积极向上的影响。除此之外,新秧歌还对传统秧歌的着装进行了改革,加入了扇子、红绸等元素,使得陕北秧歌的表演更加的具有美感和欣赏价值。
表现形式
陕北秧歌的表现形式相对比较灵活,通过对陕北秧歌表现形式进行整合,可以将其划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大场秧歌。大场秧歌顾名思义就是秧歌在进行表演的过程中,人数较多,占地面积较广。由于大场秧歌涉及的人数较多,在进行表演的过程中,还会对秧歌的表现形式进行一定的丰富,通过变换舞步、组成图像等方式,让大场秧歌的表演更加的赋有趣味性。第二部分是小场秧歌。小场秧歌与大场秧歌相对,是大场秧歌中的穿插节目。与大场秧歌的表演方式不同,小场秧歌并不要求人数的多少,其更加注重的是表演的精巧性。一般在大型的集会活动中,小场秧歌往往会成为大场秧歌表演中的亮点,最常见的小场秧歌表演包括,腰鼓、跑驴等。
动律特征
秧歌的动律主要就是指秧歌表演过程中的节奏感以及肢体行为。具体来说秧歌的基本动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扭”。“扭”是秧歌表演过程中的常见动作,不同的肢体扭动幅度可以展现出不同的表演效果。一般在进行扭动的过程中,可以将这一动作细化为横扭、竖扭、前后扭、颤步等。演员在进行该动作的过程中,主要就是借助了腰部的力量,通过腰部与腿部的配合达到扭动的目的。二是“摆”。在秧歌中加入摆的动作,可以让秧歌的表演更加的大气、自如。要想让秧歌表演者将摆这个动作进行有效的运用,首先应让表演者对自身的灵活度进行提升,使得头、肩、胸、臂、手等都可以进行灵活的运用,达到协调一致的效果。常见的摆动方式包括小摆、下摆、中摆等。三是“走”。“走”是秧歌表演的基础,只有动起来才能保障秧歌动律的进行。秧歌中的“走”其来源于现实的生活,与实际的劳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并经过民间艺人的艺术化,使得秧歌的走在表现上具有着一定的特殊性。首先,秧歌的“走”具有着很强的节奏感,其要与乐律配合在一起,使得秧歌的表演更具节奏性。其次,要按照舞步要求,进行行走。“秧歌的舞步有着自己的套路,最常用的舞步为“十字步”,表演者在表演的过程中需要按照舞步进行行走以保障表演的顺利进行。”
主要角色
陕北秧歌的表演具有着一定的故事性,在表演的过程中会安排一些人物角色。虽然陕北秧歌针对不同的秧歌类型会安排不同的人物角色,但是仍有一些基本的角色是任何秧歌队伍中都不可或缺的。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角色:一是伞头。秧歌是一个团体性活动,因此在秧歌表演的过程中需要有专人对其进行引导与指挥,才能保障秧歌表演的秩序,而伞头在秧歌表演中正是担负着指挥这一重任。在表演的过程中,整个秧歌队伍都要接受伞头的指挥,结合伞头的手势进行队形的变化、动作的交叉等。除了指挥外,伞头本身也具有着一定的表演性,其的动作带有着明显的灵活性与夸张性,在秧歌队伍中十分的突出,是整个秧歌队伍中最受关注的一点。二是文武身子。文武身子是秧歌表演中的一大特色,这两个角色相当于秧歌队伍的灵魂,起到领舞的作用。其中文身子是整个秧歌队伍中的亮点,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文身子往往都是男扮女装,在扮相上都十分的夸张,会画浓妆、戴假发、穿裙子,以突出男扮女装的效果。
场子图案
场子图案可以有效的烘托秧歌表演气氛,并让秧歌表演的主旨更加的突出。就陕北秧歌表演而言,其场子图案的形式相对比较丰富。第一,祭祀类图案。由于陕北秧歌具有着一定的祭祀功能,因此有关人员在场子图案的设计上吸取了一些宗教祭祀的元素,进而增加了表演的神秘感同时也营造出了良好的表演氛围。常见的祭祀图案包括猴拜观音、五方图等。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图案不仅带有着一定的宗教元素,同时还蕴含了一些宗教传说和神话故事。第二,军阵类图案。陕北地区自古就有尚武精神,并且是重要的古战场。因此军事文化是陕北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在进行场子图案设计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军阵类的图形。例如,长城图、杀四门等。第三,民俗类图案。秧歌表演一般都带有着一定的美好期望,因此一些场子图案都与风俗民情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牛郎织女、宝葫芦等。第四,其它图案。除了上述三种主要的场子图案外,在实际的表演过程中,陕北秧歌还会将一些其他元素引入场子图案中。最常见的有花卉图案、花灯图案。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文化价值
陕北秧歌是具有地方特色的一种民族文化,做好其传承工作,对中国文化发展来说是有着重大的意义的。发扬秧歌文化、有利于更好地传承陕北秧歌这一舞蹈艺术。陕北秧歌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吸收了众多的民族特色、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中的一颗瑰宝。加强陕北秧歌在现代社会中的发扬宣传工作,能够让更多的当代人民了解秧歌文化,提高陕北秧歌在当代文化行业中的地位,有利于丰富中国的民族传统文化。秧歌文化是陕北地区流程历史久远、民族特色鲜明的一项传统文化,加强对秧歌文化的传承工作,吸引更多的当地民众来学习陕北秧歌,对中国的文化建设工作有促进作用。
社会价值
加强陕北秧歌在当代社会中的发扬传承工作,对中国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建设工作也有着重大的意义。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人民生活的质量提高,当下的人民不再仅仅满足于物质上的消费,更倾向于精神文化上的消费。而陕北秧歌文化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文化内容,促进陕北秧歌在当代社会的开展力度,能够为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增添色彩。更多的人民可以学习秧歌表演,茶余饭后、闲暇之时,练习秧歌表演不仅能够陶冶情操,还能够锻炼身体。
传承人物
李增恒,男,汉族,1928年生,2008年去世,陕西绥德人,国家三级演员。2008年2月被评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秧歌(陕北秧歌)代表性传承人,陕西省绥德县申报。
贺俊义,男,汉族,1939年生,2009年5月被评定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秧歌(陕北秧歌)代表性传承人,陕西省绥德县申报。
魏建明,男,汉族,2018年5月被评定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秧歌(陕北秧歌)代表性传承人,陕西省绥德县申报。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绥德县文化馆获得“秧歌(陕北秧歌)”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秧歌(陕北秧歌)项目保护单位绥德县文化馆评估合格。
社会影响
重要活动
2008年10月12日,由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和榆林市委、市政府联合打造的陕北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在榆林剧院首演。
2009年6月20日,陕西延安中老年“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陕北秧歌汇演活动在延安市文化艺术中心广场举行。延安市的11支艺术团体参加了汇演。
2019年1月14日,陕北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在米脂上演。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17 23:41
目录
概述
历史渊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