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重难返(拼音:jī zhòng nán fǎn)是一个
汉语成语,最早出自于春秋·左丘明《国语·晋语》。
一日,骊姬向他请教说:“我想办件大事,向晋献公的三位公子发难,应该怎么做?”施回答说:“早点把他们的地位固定下来,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地位已经到顶。人若知道自己的地位已经到顶,就不敢再有非分之想。即使有轻慢之心,也能很容易击败了。”骊姬又问:“我要发难,先从谁下手呢?”施回答说:“必须先从太子申生开始。申生为人胆小怕事,受不得辱,而且年长稳重,又不忍心害人。那受不得辱的人,就容易羞辱;稳重而不灵活的人,就可以找他的毛病;不忍心害人的人,就只能自忍。可以对他最近的行为进行诬蔑。”骊姬说:“申生性格稳重,作风习俗早已养成,恐怕难以动摇他吧。”施说:“懂得羞耻的人才可以羞辱他,即使性格再稳重也会动摇的。如果一个人不在乎羞辱,也就一定不知道固守常规而容易动摇了。现在夫人内得君心,外受宠爱,你说一个人好话或坏话,国君没有不相信的。如果你表面做出善待申生的样子,私下用不义的罪名羞辱他,那他的意志没有不动摇的。我还听说,过分精明的人近于愚蠢。精明的人容易受辱,就会愚蠢得不知躲避祸难。即使想不动摇,他能办得到吗?”
唐朝时期柳宗元曾讲过一个故事:“有一种叫做蝜蝂的小虫,因为甲壳上生有楞刺,当它在污秽的地方爬行的时候,总是把垃圾、土屑,挨次的往背上搁,越积越多,越多越重,结果被活活压死。”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也会因为对一些细小事物的不重视,一些习惯的放逐不管,导致养成了不易改变的不良习惯,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然而“积重”虽然“难返”,然而却不是不能“返”;越是“积重”,越应该下定决心立刻去“返”,否则,越是“积重”越是“难返”,就会陷入无尽的恶性循环,直至像蝜蝂一样把自己给压死。
明·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旧制一废难复》:“此又皆势处极重之难返者。”
清·
文康《
儿女英雄传》:“无如积重难返,不惟地方上不见些起色,久而久之,连那些地方官,也就视为具文。”
清·
赵翼《二十二史劄记·唐代宦官之祸》:“实由于假之以权,掌禁兵,筦枢要,遂致积重难返,以至此极也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