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通过使用
移动通信技术——例如
PDA、
移动电话和卫星通信来提供医疗服务和信息,具体到移动互联网领域,则以基于安卓和iOS等移动终端系统的医疗健康类App应用为主。
定义
国际医疗卫生会员组织HIMSS给出的定义为,mHealth,就是通过使用
移动通信技术——例如
PDA、
移动电话和卫星通信来提供医疗服务和信息,具体到移动互联网领域,则以基于安卓和iOS等移动终端系统的医疗健康类App应用为主。它为发展中国家的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在医疗人力资源短缺的情况下,通过移动医疗可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医疗问题。
兴起
20世纪60、70年代,就出现了远程医学(Tele-medicine)和远程医疗(Tele-healthy)的概念。
社会现象
“TD-LTE”高清、移动、无线的技术优势,可以帮助
救护车上的医护人员,通过移动高清视频获得清晰、快速的远程指导,不错过治疗的 “黄金半小时”;社区医生带上移动医疗诊断设备,可以随时请大医院、大医生进行远程会诊;社区医疗信息平台,可以用短信、
彩信、
WAP、
呼叫中心等方式向公众提供掌上医讯、
预约挂号等服务……
移动医疗当今正成为整个移动通信产业的热点,MobileHealth (移动医疗)在刚刚结束的2011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吸引了诸多与会者的眼球。
特点
让医疗服务“随手可得”
移动医疗,改变了过去人们只能前往医院“看病”的传统生活方式。无论在家里还是在路上,人们都能够随时听取医生的建议,或者是获得各种与健康相关的资讯。医疗服务,因为移动通信技术的加入,不仅将节省之前大量用于挂号、排队等候乃至搭乘交通工具前往的时间和成本,而且会更高效地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变治病为防病。
为公立医院改革“添把火”
2010年10月起,国家卫生部决定启动全国近百家医院和部分区域的
电子病历试点工作。卫生部领导在公开场合表示,建立和完善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系统,是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通信业的下一座“金矿”
移动医疗对于
移动运营商、医疗设备制造商、
芯片企业、应用开发商等通信产业链各个环节,是一座“金矿”、一项潜力极大的“
朝阳产业”。咨询公司ParksAssociates的数据显示,仅美国市场,与无线配件、应用等相关的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在2011年有望翻一番,达到13亿美元。
对于运营商,可以借助与SP的收益分成,变单纯的“管道工”为“智能管道”。
对于医疗器材制造商,无线宽带网络、RFID芯片与传统诊疗设备的全新组合,让传统诊疗设备跳动了一颗“智慧心”。美国的GE公司2009年就研发了一种手机式超声仪,在中国市场的前期测试中反响相当好,“就像现在的
血压仪、
听诊器,医生手中拿到这个超声仪,可以一下提高好多信息辅助诊断”。
对于SP们,智能手机的日益普及,也让他们在这杯移动医疗的盛宴中分得一杯羹。中国有家医疗网站“好大夫”,在线推出了完全免费的iPhone客户端。截至目前,好大夫已经收入全国3100多家正规医院、26万余位大夫,通过手机,可以检索到包括所有常见疾病以及全国各地医院、大夫的相关信息,患者可浏览检索到当地医院介绍、科室介绍等相关信息,也能查询到大夫的简历、出诊时间等,甚至可以查看患者对该医生的打分评价……
显著贡献
目前在全球医疗行业采用的移动应用解决方案,可基本概括为:无线查房、移动护理、药品管理和分发、条形码病人标识带的应用、无线语音、网络呼叫、
视频会议和视频监控。可以说,病人在医院经历过的所有流程,从住院登记、发放药品、输液、配液/配药中心、标本采集及处理、急救室/手术室,到出院结帐,都可以用移动技术予以优化。因为移动应用能够高度共享医院原有的信息系统,并使系统更具移动性和灵活性,从而达到简化工作流程,提高整体工作效率的目的。
移动应用的另一个显著贡献是减少医疗差错。在对病人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出现护理人员交接环节的失误,以及在发药、
药品有效期管理、标本采集等执行环节的失误。据美国权威机构的调查显示,每年有超过1500万例的药品误用事故在美国医院内发生。为了避免这些失误,就需要医护人员及时地得到和确认患者的医疗信息,确保在正确的时间,对正确的病人,进行正确的治疗。
发展前景
移动医疗有助改善看病难题,新医改启动以来,中国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的需求和发展潜力巨大。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业务,深耕医疗卫生行业成为行业焦点。
低成本的手机及全球性移动通信网络的普及,明显为这种医疗概念提供了可行的技术基础。在过去几十年时间里,移动通信技术始终坚持以下发展方向:小型化、速度更快及成本更低。这些特点在软硬件的应用、网络访问、标准及服务等诸多方面都有所体现,而且未来也将继续沿着这个方向发展。大量的服务都可以通过更加统一、快速且便宜的带宽接入实现;网络也具有很强的能力,覆盖范围更宽。这些都对推进mHealth应用的持续发展并超越简单的单向数据服务模式提供了条件。
据
ITU(国际电信联盟)等组织统计,约有64%的移动电话用户都分布在发展中国家。而且,预计到2012年,所有边远地区的居民将会有一半拥有移动通信设备。移动电话的普及,为使用移动技术支持医疗服务提供了关键的基础。
据业界人士预测,仅以中国为例,移动医疗带动的市场规模,约在数十亿元人民币,并且涉及的周边产业范围很广,设备和产品种类繁多。这个市场的真正启动,其影响将不仅仅限于医疗服务行业本身,还将直接触动包括网络供应商、
系统集成商、无线设备供应商、电信运营商在内的利益链条,从而影响通信产业的现有布局。
中国报告网移动医疗行业分析师指出,五年内全球移动医疗服务应用将为移动运营商带来 115 亿美元收入,而医疗设备厂商、内容与应用提供商及医疗保健服务提供商将分别获得 66 亿美元、26 亿美元和 24 亿美元收入。体育与健康移动应用的市场规模,将从 2010 年的 1.2 亿美元增长至 2016 年的 4 亿美元。到 2016 年,无线网络医疗服务的市场规模将达到 13.4亿美元,届时将有 3000 万台移动设备与无线网络中的“医疗局域网”相连接,可佩带在人们身上的无线医疗感测器将达到 1 亿台。中国报告网移动医疗行业分析师指出,移动医疗拥有巨大的蓝海市场。首先是亚健康人群大幅增加。中国报告网调查发现,35 岁至 65 岁的人群正在成为慢性病大军,其中超重和肥胖、血脂异常和脂肪肝、高血压呈明显上升趋势,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疾病发生之前通常有“生理异常”,通过移动医疗设备对亚健康指标的测量,可以提早发现慢性病,有利于治疗。其次是老龄化加剧,空巢老人比例增加。中国报告网研究指出,预计 2020-2050 年中国进入加速老龄化阶段。上世纪 60、70 年代是生育高峰,这个阶段每年增加 620 万人,到 2050 年,老龄人口总量将超过 4 亿,老龄化水平达到 30%。中国不断加剧的老龄化趋势是医疗保健增长的基础。空巢化趋势与独居老人增多,能够实现远程实时监控的可穿戴智能医疗设备需求量会不断增加。尤为需要指出的是,人力成本的上升会是导致能够实现远程实时监控的可穿戴智能医疗设备需求量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三是慢性病年轻化,患病时间长,服务需求大。
现实困境
移动医疗在我国却受到一定的局限性:3G网络的不给力、互联网带宽限制的影响、以及基层医院设备落后均不适合我们开展移动医疗。
国外移动医疗的发展是建立在私人医生的基础之上,随便一个电话,简单一个email就可以解决除手术外的常见疾病。而我国患者群基数很大,尚处在一个看病难的时期。国内医生每天的工作根本不可能浪费在接打电话、收发邮件的时间上,更不用说那些医学前辈需要从新学习电脑了。
另外,国外的移动模式是建立在医生一对一的基础上,患者预约排队能够相当的有秩序。当然我国的医生也是一对一的诊疗模式,但前提是一个患者只有仅仅几分钟的诊疗时间。当然我们不能否认移动医疗带来的便利,但是程序的开发者也当考虑我们身处的环境。我们希望构建一个医者轻松,患者受益的和谐环境,但就目前来说移动医疗只会越帮越忙。总之一句话,在没有解决患者就医难的条件下,移动医疗,想说爱你真的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