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
因特网是通过
移动通信网提供互联网业务,也就是使人们可以在无线环境中或移动状态下接入互联网并享用互联网的服务。
移动通信的演化可以分成几代发展,我们己经开始正要进入第三代移动系统。广义地来说,第一代移动系统是指基于模拟技术组成的无线网络。这种网络在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投入使用,主要设计为对移动用户提高语音通信服务。第二代无线系统主要是采用数字技术。该系统支持全球漫游,并且除了支持数字语音电话,还支持低速率的数据传输服务如移动传真,语音信箱和短信服务。典型的系统为GSM系统。移动终端通过MAP信息向家乡位置寄存器报告其位置,访问位置寄存器在本地储存用户信息,当移动终端穿过由几个蜂窝组成的位置区域(LA)时,更新自己的位置信息。第2.5代无线通信系统如
GPRS是对GSM系统的一种改进,在此系统中,移动终端通过GPRS服务节点向家乡位置寄存器报告其位置,GPRS使用的位置区域叫路由区域(RA),路由区域通常由一个GSM位置区域的子网组成。比LA更小的RA使得无线电资源管理更加优化。3G技术的引入,面向数据包的服务使得
移动多媒体服务的实现成为可能。随着各种无线网络和传统的因特网逐渐走向融合,移动因特网开始形成。
由于移动因特网由因特网和
无线网络组成,决定了它具有因特网和无线网络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带宽窄、延迟大、可靠性差等无线通信特点在移动因特网中也是存在的。
1、移动因特网最大的特点是移动性。与固定网络相比,移动性的特点带来了很多限制与固定网络设备相比,移动设备是资源受限的一种设备。移动设备有运算能力、内存容量等限制,无线链路也有许多噪音、接口层和带宽限制。
2、移动性存在着固有的不安全的因素。无线链路一般都是一对多的通信,所以通信第三方也可能很容易收到同样的消息。提供网络安全的加密和解密过程同时要求很有效的能源和较大的带宽支持。
蜂窝通信和
无线局域网的发展为移动因特网的实现奠定了网络连接的基础。然而蜂窝电话网中使用的传统电路交换模式对于当今的一些网络应用, 如突发的数据业务、具有不同特征和服务要求的
多媒体业务等不再适合;传统的分组交换技术也不能照搬到移动因特网中,因为它没有考虑到用户的移动性、无线通信链路的物理限制等因素。在局域和广域范围通过无线分组交换网络提供数据和多媒体通信业务的技术需要进一步研究。
因特网协议自下而上的层次分别为网络连接层(物理层和数据连接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移动因特网是一种基于IP的组网技术,也是一种构建移动网络的可靠技术,因为它具有成本效益好、可互通和物理媒介独立等优点。这些优点可以促进移动因特网技术未来在商用和军用通信中应用。
移动因特网技术首先用在由100个以上的节点组成的网络中。在商用上,该技术可用于通过多次无线转发扩大
无线局域网的通信距离。采用诸如HiperLAN和IEEE802.11一类的无线局域网技术,可以构建覆盖范围达几平方公里的无线局域网,而无线局域网与移动因特网结合,采用IETF移动因特网路由方式实现互连,可以构建规模更大的网络,在几个地区内无需预先建立通信基础设施,人员和车辆就能实现互联互通。
就移动网络而言,移动因特网技术和
802.11标准规定的技术相组合,还可以构建嵌入式无线网络。这些网络可以将静止和移动节点结合起来,构建低功耗嵌入式网络,这种嵌入式网络无需电缆,也无需预先配置什么就能投入运行。随着计算和通信装置的普及,这种技术的应用可能更加广泛,更加新颖,尤其在嵌入式网络方面的应用前景更加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