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抱一(Francois Cheng),原名程纪贤,1929年12月出生于山东济南,祖籍江西南昌,法籍华裔诗人、作家、翻译家、艺术批评家、书法家,法兰西学院院士,其主要理论著作有《张若虚诗歌之结构分析》《
中国诗歌语言研究》等;主要艺术论著有《想象的空间:千年的中国绘画论》《笔法天才朱耷》《石涛,生命世界之真味》等;主要诗集有《托斯堪咏叹》《四季一生》《三十六首情诗》等;主要译著有 《神一气》《骆驼祥子》等
人物经历
1929年12月,程抱一出生于山东济南。
1945年,毕业于重庆立人中学,后考入南京金陵大学外语系。
1948年,随父亲旅居法国,先后在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攻读语言学和法国文学。
1969年,完成硕士论文“张若虚诗之结构分析”,同年获得巴黎高等研究实验学院(EPHE PARIS)硕士学位。
1970年,创作理论著作《张若虚诗歌之结构分析》。
1971年,获得巴黎第七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同年,加入法国国籍。
1973年,获得法国国家博士学位,后任巴黎第三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教授。
1974年,获聘为巴黎第七大学教授。
1977年,开始用法语写作,完成理论著作《中国诗歌语言研究》。
1979年,创作理论著作《虚与实:中国画语言研究》。
1980年,创作艺术论著《想象的空间:千年的中国绘画论》。
1983年,创作完成《七首法语诗》。
1989年,发表诗集《树与石(De l’arbre etdu rocher)》。
1990年,完成译著《云水之间,中国诗歌再创集》。
1991年,创作完成《虚与实:中国绘画语言研究》。
1993年,创作诗集《四季一生》。
1997年,创作诗集《三十六首情诗》。
1998年9月,发表长篇小说《天一言(Le dit de Tianyi)》。
1999年,创作诗集《托斯堪咏叹》。
2000年,创作诗集《双歌(Double Chant)》。
2002年6月,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
2003年,创作诗歌《爱之路》。
2004年,创作诗集《冲墟之书》。
2005年,创作完成法文诗集《万有之东》。
2006年,创作理论著作《美得五次沉思》。
2012年,当选为南京大学“十大杰出校友”之一。
2017年9月,在上海
刘海粟美术馆参加“从东方到巴黎——中国留法艺术家百年开拓与交流展”。
个人生活
程抱一出生在一个书香之家,他的父母早年曾留学美国。青少年时代的程抱一经历了颠沛流离的战争苦难。1948年,程抱一随筹建教科文组织的父亲一起来到法国。
程抱一的妻子是法国人米舍利娜,他的女儿是法国汉学家
程艾兰。
主要作品
创作特点
程抱一长期致力于中国诗学、绘画、书法、评论、翻译多方面的创作和研究。
程抱一借助结构主义、符号分析学的方法,分析中国古典诗歌和绘画的结构功能,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堂奥;诠释中国的文化思想,从哲学的高度重新激活了中国的宇宙论和生命观;诗歌和小说创作,把个人的生命体验、深度的哲思和对历史的反思融汇在一起,对存在问题和近现代中国生存状况做了探究。
程抱一认为,任何到异国他乡定居的人,无论受教育程度如何,无论他是否意识到,都会有段时间感觉自己像被命运抛向大海的尤利希斯,“In the middle of no-where”,知识分子流亡则更痛苦,这里指的是文化流亡。离开本土文化和社会,游离于两种文化之间,成了“文化边缘人”。在这种处境当中,有人痛苦彷徨一辈子,也有人最终在两种不同的文化之间找到了立足点。在两种文化的撞击中激发出具有独特光彩的思想。程抱一就找到了一个将中法文化精髓交融在一起的最适合自己的立足点。
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中,程抱一始终努力做到借鉴西方哲学思想,把对中国文化的反思和西方哲学穿插在一起,互相呼应,而不是进行简单的比较。
除了睿智和思辨,程抱一的理论著作里还有诗情画意。无论是介绍中国诗歌和绘画的方式,还是他笔下的人物,都让读者无时不感到中西两种文化在交织,中西两种思维方式在穿插。而这两种文化似乎都同样渗入骨髓,又泾渭分明,它们互相渗透,但又没有形成一种四不像的混合物。
程抱一最早的创作是从诗歌开始的,并在法国自成体系。他始终尽力做到中西合璧,把两种似乎迥然不同的传统结合起来。他认为中国诗有禅的传统,西方诗歌则延续了奥尔菲的传统。禅讲究从有至无,从无而有,所谓“见山有山,见山无山,见山似山”。而奥尔菲的传统是出死而生,体现悲剧性的隔绝,如人与神的隔绝。但是这两种传统之间有相通之处,因为无论“无”还是“死”都要经过毁灭而再生。西方的由死而生,其实《楚辞》里就有《宋玉》,只是《楚辞》表现得没那么淋漓尽致。西方诗歌那种从破裂达到超生和真纯的隔绝性的悲剧在但丁的《神曲》里表现得很充分,后来波德莱尔的诗歌也继承了这种传统。
程抱一的诗歌里两面都有。他的诗作《双歌》的主题是人与自然,人与自己命运的对话。《恋情》是36首情诗,但表现的不是狭义上的爱情,而是人间的激情。主题是什么无关紧要,关键是他把那种人与天地的交流中所流露出的奥秘以及人类命运本身所包含的悲剧性的激情体现在了诗中。程抱一不像西方诗人那么铺陈,而是以简约而含蓄的言语表现,给人以一下一下敲击的感觉。程抱一既避免使诗歌成为自我感叹,又努力避免当代法国诗歌空泛、抽象和做作的倾向。在他的诗歌里,非常好地体现了法语的音乐性,为中法诗歌的融合创造了一个完美境界。
在诗歌语言的分析中,程抱一划分出了三个层次:一是词汇和句法层,二是格律层,三是象征层。这三个层次,分别对应虚实、阴阳、天地人的宇宙论范畴,共同构筑起完整的文化符号秩序,形成了中国诗歌语言的运转机制。程抱一对中国诗歌奥秘的结构性解答,提出了一些问题。在词汇和句法层,虚实关系体现为虚词与实词之间的微妙游戏;在格律层,阴阳关系通过声调对位和对仗进行着辩证的转换;在象征层,天地人的三元关系在自然的隐喻性意象中,以主客体之间情思感应的方式得到了开发。
从诗到小说的转变,程抱一呈现的是其关于存在之本质性思考的两个面向。与诗歌中占主导地位的形上对话不同,程抱一敞开的是面向生活世界的思考。通过小说,他捡拾起了被诗歌所弃置的幸福、悲伤和荒诞,在生活的体验之中寻找关于生命、历史和文化的启示。在如何以小说语言记叙生活的问题上,他显示了一个文化哲人在历史叙述、文化差异等议题上的独到见解。
程抱一的小说诗学,与普鲁斯特的启示有关。对生活的重新体验,是与过去的生活经验对话的过程。如何与生活对话,他的写作经验提供了两个独特的视角:一是写作的间离效果,二是意义的光照和启示。
写作的间离效果,与小说所采用的语言有很大关系。程抱一的小说,之所以选择法语作为记述工具,一个原因就是它可以产生一种间离效果,使得作者能够对于源文化和生活经历进行重新的认知和省察。在这一过程中,记述本身就成了一种创造性的行为。其次,小说作为过去生活的重新体验,在意义的发掘方面体现了作者的自觉、清醒的意识。小说叙述如何承载过去,在历史进程中与生活经验对话,寻找打开生命和文化之门的钥匙,乃是程抱一小说思想的要义所在。
获奖记录
人物评价
“程抱一在法语文学领域取得的了杰出成,为中西文化交融作出了突出贡献;程抱一德高望重,事业有成,被称为法国的‘不朽者’,也是法兰西文学最高殿堂的‘第一位亚裔和华裔人士’。他不仅是法兰西的骄傲,也是所有讲法文的中国人的骄傲。”(时任中国驻法国大使
赵进军评)
“程抱一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智者’,他当选法兰西学院院士,不仅是法兰西学院的荣誉,也是法兰西共和国的荣誉。”(时任法国总统
雅克·希拉克评)
“程抱一孜孜不倦地传播中国文化的精髓,使得中国文化深扎于法兰西文化的土壤,他的教学、写作、翻译作品和大量的文化活动,在法国和欧洲大陆产生了广泛和深远的影响,成为当代法国知名的中华文化学者和文化传播者。”(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评)
“程抱一是微妙含蓄的诗人,中国艺术的深湛理论家,法国重要诗人的汉译者,他似乎不费力地把东、西方的精华凝为一体。”(让·芒宾诺教授评)
“程抱一是罕见的成功者之一,他对人生磨难的切身经历和深刻体验,对东西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使他写出了集东西方文化之大成的杰作,为推动中法的文化交流和繁荣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
湘潭大学学报》评)
“程抱一作为法国著名的华裔文化大家,具有国际公认的学术地位和声望。先生孜孜不倦地传播中国文化艺术的精髓,并推动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不断深入。”(时任
山东大学校长
张荣评)
“程抱一还远不止是一位传递者,他更是以他的创作闻名海外,而且他的创作跨越了许多艺术领域,从绘画到书法,从诗歌到小说,从翻译到文论,都有脍炙人口的创作或研究成果。”(
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
褚孝泉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