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粒黑粉病
植物病害
水稻粒黑粉病是由狼尾草腥黑粉菌引起的、发生在水稻的一种病害,在中国长江流域稻区均有发生。该病为害穗部,病谷的米粒全部或部分被破坏,露出污黑色粉末(厚垣孢子)。
病原特征
(注:1.病穗 2、3.厚垣孢子 4.厚垣孢子萌发产生先菌丝及小孢子)
病原菌为担子菌纲腥黑粉菌属狼尾草腥黑粉菌(Tilletia horrida),其厚垣孢子球形,黑色,大小为(25-32)微米×(23-30)微米,表面密生无色或淡色倒钩状的齿状突起,在显微镜下呈网纹状,外围往往有一透明的尾状残余物,为原来形成孢子菌丝壁收缩而成。厚垣孢子萌发产生担子,担子顶端轮生指状突起,上生线状、无色、无隔、稍弯曲的担孢子,多的可达60余个。担孢子能成对结合,产生双核菌丝,或长出次生担孢子,厚垣孢子在自然情况下可活1年以上,在贮藏的种子上可存活3年,并且对热度的抵抗力也强,即使经55℃温汤浸种10分钟也不至于死亡;另在通过牛、鼠、鸡、鸭、小红瓢虫等的肠胃后,除原来已经破裂的孢子外,一般仍能萌发。厚垣孢子至少要通过5个月的休眠期,在适宜的条件下经5-6天才能萌发。萌发时对养分没有特别要求,但温度要在20-34℃之间,并以24-32℃为最适。萌发时对光线要求严格,在黑暗处不发芽或极少发芽;光线强弱能影响其发芽速度,光波越短越易萌发,如经紫外线处理后,可缩短休眠期此外,空气和湿度与其萌发也有关,如在深水下,孢子很少发芽,或发芽后不生担孢子。
为害症状
为害穗部,一般仅个别小穗受害:病谷的米粒全部或部分被破坏,露出污黑色粉末(厚垣孢子)。如受害部分不超过2/3.且胚尚完整的,还能萌芽,但发芽率低,幼苗弱小病粒的外表症状,一般有三种类型:
1.谷粒不变色,在外颖背线近护颖处开裂,伸出绛红色或白色舌状物,为病粒的胚及胚乳部分。在开裂部位常黏附着散出的黑色粉末。
2.谷粒不变色,在内外颖间开裂,露出圆锥形黑色角状物,破裂后散出黑色粉末,黏附于开裂部位。
3.谷粒变为暗绿色,不开裂,但不充实,与青粒相似。有的谷粒变为焦黄色,用手捏之松软;如果将病粒用水浸泡,则谷粒变黑,易与健粒区别、病粒一般存穗的下部为多。病粒存穗的上部占13.63%、中部占40.3%、下部占46.05%。
侵染循环
病菌以厚垣孢子在土壤中、种子内外和禽畜粪肥中越冬,尤以土壤表面为主。第二年水稻开花、灌浆时期,在水面或潮湿土面的厚垣孢子萌芽产生担孢子或次生担孢子,由气流传至花器、子房或幼嫩的谷粒上,萌发侵入。侵入后,菌丝在谷粒内蔓延,破坏子房,使米粒不能形成。后期,菌丝又形成厚垣孢子,在病粒内或冈病粒破裂黏附到健粒上,或落人土中越冬。
水稻粒黑粉病菌具有在植物体表芽殖附生的特性。其病害循环中存在一个相当长的接种体(次生小孢子)田间芽殖附生阶段。田间越冬的冬孢子在水稻扬花期前已基本萌发完毕,其萌发产生的次生小孢子在侵入之前的2-3个月中附生在水稻及杂草叶面,以芽殖方式维持和扩大种群数量,到水稻扬花期经气流传播侵染颖花。
发生规律
土场和种子带菌是水稻粒黑粉病最主要的侵染源,连作土壤中病原菌的大积累,导致3年以上的稻田发病较为严重,发病率随连作年限的增长而增加;而种子作为侵染源,发病率与种子带菌率相关。
水稻粒黑粉病主要发生在杂交稻制种田中,对粳、糯、籼稻以及杂交稻为害相对较轻。杂交稻制种田中父母本之间是异花授粉当接受不到花粉时,母本花期延长,开颖时间长,柱头一直暴露增加了黑粉病菌侵染的概率,因此开花期水稻最易感病。
对水稻粒黑粉病发生影响最大的是母本抽穗扬花期的气候条件,阴雨天、湿度大、光照不足时,可增加病菌孢子萌发的概率;少雨时、湿度低、空气中的担孢子少,可降低其发病率。
良好的栽培条件可降低水稻粒黑粉病的发病概率,而不适宜的栽培措施将大大提高黑粉病的发生。如种植密度过大和不适时进行晒田控苗,易导致稻田通风透光性差和湿度加大;偏施氮肥可导致茎杆细嫩出现无效分蘖,群体抗性变差,这些外在因素都有利于水稻粒黑粉病的发生。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水稻粒黑粉病的农业防治方法主要有一下五种:
药剂防治
药剂防治适时适法。防治水稻粒黑粉病的药剂有多菌灵、粉锈宁、克黑净等。可选用30%双苯三唑醇每亩用量75毫升或40%灭病威胶悬剂(多硫悬浮剂)每亩用量200毫升或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每亩用量50克,对水50千克进行喷雾。这些药剂对水稻粒黑粉病都有较好的防效,但在使用时应根据各类药剂的特点,科学使用。要求在破口期,盛花期各用一次药,一般在上午8:00之前或下午15:00之后喷施,切勿在扬花时喷药,以防引起药害。小水量细喷雾,均匀喷洒穗层,要特别注意对下层穗的防治。水量以150千克/公顷为宜,不宜过大。扬花期如遇到大雨洗花,雨后须及时补喷药剂。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26 16:38
目录
概述
病原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