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
中国吉林省公办高校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Aviation University of Air Force),简称空军航空大学,本部位于吉林省长春市,为副军级建制,是空军直属的高等教育院校,是中国唯一一所以培养飞行人才为主体,航空飞行指挥与航空工程技术专业兼容的综合性军事高等学府,是中央军委批准的“十一五”期间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
历史沿革
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
抗日战争胜利不久后,党中央决定利用日本侵略者在东北遗留的一些机场、工厂和飞机,在东北创办航校。1945年9月初,按照中央要求,八路军总参谋部航空组负责人王弼、常乾坤等人率30余名航空技术干部,分批从延安前往东北延揽人员、搜集航空器材,为创办航空学校做准备。9月底,航校筹建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原驻辽东侵华日军航空大队,在大队长林弥一郎(中文名林保毅)率领下投诚,共收编飞行员17人,机械师24人,机械员72人,其他地面保障人员180余人,得到各类飞机46架,发动机130台。东北人民自治军将其改编为航空队,后扩编为东北民主联军航空总队,并从辽阳搬迁至通化。1946年3月1日,中共中央选派的航空技术干部和东北民主联军航空总队合编,在吉林通化成立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俗称“东北老航校”。
东北人民解放军航空学校
1946年4月,国民党军队逼近四平,为了安全,上级决定将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搬迁到牡丹江海浪机场。1946年秋,国民党反动派大举进攻东北解放区,学校被迫由牡丹江迁往东安市(今密山市)。同时,增设了桦南的千振机场和汤原机场这两处训练场。1947年初,党中央从延安派方子翼等29名学习过飞行的人员,以及刘善本等国民党空军起义人员来到东安,后来又有多批国民党空军飞行及地勤人员起义,并陆续前往学校工作,学校力量不断增强。1948年1月,随着东北战局的变化,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改名为东北人民解放军航空学校。
中国人民解放军航空学校
1948年3月下旬,东北地区战争形势发生好转,东北人民解放军航空学校回迁到牡丹江,全校总人数达到1979人。1949年3月,党中央为壮大学校力量、建立人民空军,将学校从牡丹江迁往长春,并从学校抽调人员前往北京,组成中央军委航空局。同时,学校成立战斗技术训练大队,下辖一个轰炸运输队和一个驱逐机中队。1949年5月,学校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空学校。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
1949年10月6日,中央军委批准创办六所新航校方案,并从学校派出部分领导和技术骨干,分别在哈尔滨(第一轰炸机航校)、长春(第二轰炸机航校)、锦州(第一驱逐机航校)、沈阳(第二驱逐机航校)、济南(第三驱逐机航校)、南苑(第四驱逐机航校)、牡丹江(牡丹江航校)组建新航校。其中牡丹江航校由东北老航校整编后留在牡丹江的剩余人员组建而成,校址设在牡丹江老航校校址内。1949年12月,中央军委颁布命令,各航校统一命名,牡丹江航校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航空学校。
1952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航空学校改称为空军第七航空学校;1986年6月改称为空军第七飞行学院。2004年6月9日,空军原长春飞行学院、空军第七飞行学院、空军第二航空学院合并组建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2012年4月28日,蚌埠空军第十三飞行学院并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蚌埠校区。
办学条件
专业设置
截至2020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设有11个本科专业;截至2024年6月,学校设有9个硕士专业,涵盖军事学、工学两大学科门类。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有2个吉林省重点学科;3个学术学位硕士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
师资力量
截至2022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拥有教授、副教授近300人,特级飞行员1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100余人。其中,近100人获国家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政府特殊津贴、军队高层次人才、全军优秀教师、军队院校育才金银奖等特殊荣誉。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有2个军队重点建设专业。
截至2014年9月,在历届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代表队均取得较好成绩;在2006年至2008年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中国公开赛中,在RoboCup小型组机器人足球比赛中取得佳绩。每年学校毕业的研究生都有一定比例的学员考取国防科技大学、空军工程大学、海军工程大学等院校的博士研究生。截至2022年6月,学校有200多项教学科研成果获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教学成果奖等重要奖项。
合作交流
截至2014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承办空军飞行人才培养专题研讨会、飞行安全发展建设论坛等学术交流活动,定期举办飞行学员开学典礼暨航空开放日活动。多层次、多类别对外访问交流形成良性机制,承办空军国际学员周和中外空军院校长论坛,每年选派学员参加外军院校举办的国际学员周活动,美国、法国、英国、巴西、印度、朝鲜等国家先后派代表团到学校参观访问,学校每年也积极派遣各类技术人员出国考察、进修、讲学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截至2024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与北大、清华、北航联合培养飞行人才,在全国16所青少年航空学校开展航空特色教育。深化国际军事交流,定期举办国际学员周,承办空军航空开放活动,所属“天之翼”“红鹰”飞行表演队,以及“蓝鹰”跳伞表演队、无人机表演队面向公众展示,呈现新时代强大人民空军的新面貌。
图片资料来源: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5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拥有实验室、专修室119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
科研成果
截至2015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2000年以来,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二等奖20多项,空军军事理论研究成果一、二等奖10多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等重大国防科研和科技开发项目124项。此外,学校并首批通过了空军科研资质认证和IS09001质量体系认证。
学术资源
截至2021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图书馆占地近3万平方米,阅览室座位2000余个,馆藏纸质图书100余万册,数字资源总量近100TB。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校徽如下图所示。
精神文化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校训是:砺志尚武、博学精训。
释义:学校继承和发扬东北老航校精神,凝炼形成了“砺志空天、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和“传承、和谐、创新”的治校策略,秉承“忠诚、团结、求真、创新”的校风,打造“雄鹰”主题文化,按照“面向空天战场,坚持人才兴校、坚持特色办学、坚持培育英才”的办学思路,综合办学的特色、优势和效益逐步彰显,为实现建设成为军事飞行教育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开放式、高水平空军军官大学的办学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校风是:励志空天、追求卓越。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校歌是车行作词,李昕作曲的《蓝天召唤我》。
校区情况
截至2024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本部坐落于吉林省长春市,校区分驻4省5市,拥有先进的教学科研条件、齐全的训练场馆和设施装备、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教室、实验实习室、训练场地、图书馆能够满足在校学员教学训练需求,为学员提供丰富的纸质图书和教学资源;校园网实现城域网万兆核心互联、千兆园区汇聚、百兆桌面接入,信息点覆盖办公和教学场所。
行政管理
校友情况
截至2023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为国家和军队建设培养了大批各类合格人才,近300人成长为军职以上领导干部。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30 17:14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