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病
价值观缺陷导致的部分大学生心理障碍
空心病,价值观缺陷导致部分大学生心理障碍,并称之为“空心病”。由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提出。
简介
价值观缺陷导致的心理障碍,症状为觉得人生毫无意义,对生活感到十分迷茫,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疲惫、孤独、情绪差,感觉学习和生活没有什么意义。人生看不到希望,终日重复没有结果,生活迷茫对未来没有任何希望,存在感缺失,身心被掏空。
“北大四成新生认为活着没有意义”——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在2016年11月的一次演讲中指出,价值观缺陷导致部分大学生心理障碍,并称之为“空心病”。
这些孩子,他们有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他们从小都是最好的学生,最乖的学生。他们也特别需要得到别人的称许,但是他们有强烈的自杀意念,不是想自杀,他们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活下去,活着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
“空心病”的核心问题是缺乏支撑其意义感和存在感的价值观。即必须要回到一个非常终极的问题,人为什么要活着?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症状
空心病看起来像是抑郁症,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乏,如果到精神科医院的话,一定会被诊疗抑郁症,但是问题是药物无效,所有药物都无效。
治疗
作为精神科医生,有个拿手的杀手锏,就是任何抑郁症患者如果用电抽搐治疗,都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但是电抽搐治疗对空心病都没用。
原因
基础教育唯分数论功利主义,存在人格和身心缺陷;新生进入大学,陷入迷茫和困惑等。是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是评价教育的一项重要指标。中国基础教育长期重视知识教育,只育分不育人,用单一分数标准评价学生,这让学生面临很大的学业压力、升学压力,个性和兴趣得不到充分发展,是厌学、倦怠情绪的根源。大学教育也是如此,在追求办学政绩的导向下,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因此,对学生的需求并没有给予充分的关注。有的学生是带着梦想进大学的,但进入校园后,很快就对大学失望,进而丧失人生的目标。
有研究发现,我国大学生目标感的发展困境归咎为课程选择空间小、固定班级、教师中心式教学和学业任务量繁重等高校学习环境。此外,还有针对我国一流大学本科生的质性研究指出,与评奖评优和保研相挂钩的GPA评价导向及其诱发的激烈学业竞争扭曲了学生的自我发展,使之不敢挑战规则和学习感兴趣的课程,意义感因此被消解。
反思
引起社会对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视是心理咨询工作者的责任,但基本前提是:尊重学生的权利,保护学生的隐私。这是育人的基础。
站在大学立场,空泛地指责基础教育,而忽视大学责任,并不利于解决问题,而且,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从自己做起,审视自身的作为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是改善教育最基础的力量。
案例
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做过一个统计,北大一年级的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有30.4%的学生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 义,请注意这是高考战场上,千军万马杀出来的赢家。还有40.4%的学生认为活着人生没有意义,我活着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这样活下去而已,其中最极端的就是放弃自己。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23 19:16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