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孔纸带
计算机的输入和输出设备
穿孔纸带是早期计算机的储存介质,它将程序和数据转换二进制数码:带孔为1,无孔为0,经过光电输入机将数据输入计算机。
定义
穿孔纸带是利用打孔技术在纸带上打上一系列有规律的孔点,以适应机器的读取和操作,加快工作速度,提升工作效率。是早期向计算机中输入信息的载体。
原理
穿孔纸带也叫指令带,在19世纪至20世纪里,主要用于电传打字机通讯、可编码式的织布机以及作为计算机的储存介质。后期用于数控装置。穿孔纸带上必须用规定的代码,以规定的格式排列,并代表规定的信息。
数控装置读入这些信息后,对它进行处理,用来指挥数控机床完成一定的机械运动
目控机床多采用八单位穿孔纸带,穿孔纸带的每行可穿九个孔,其中一个小孔称为“中导孔”或“同步孔”,用来产生读带的同步控制信号.其余八个孔称为“信息孔”,用来记录数字、字母或符号等信息。
代码是数控系统
数控系统中常用的代码有ISO代码和EIA代码。
ISO代码是由7位二进制数和一位偶校验位组成,它的特点是穿孔纸带上每一排孔的孔数必须为偶数,故也称ISO代码为偶数码。
代码孔有一定的规律性。,如所有数字需在第五列和第六列上穿孔,字母需在第七列穿孔,第八列为偶校验位,当某个代码的孔数为奇数时,就在该代码行的第八列穿一个孔,使孔的总数为偶数,如果某个代码的孔数已为偶数,则第八列不在补孔。
国际标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01 22:08
目录
概述
定义
原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