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文,亦称“鄂尔浑-叶尼塞文”。公元6—10世纪突厥、
回鹘、
黠戛斯、骨利干等族使用的一种
拼音文字。字母约38~40个,其中有4个
元音字母各表示2个元音,其余的分别表示单辅音、双辅音或个别特定的音节。元音在一定情况下常不写出。词与词之间用双点(:)分开。通常由右向左横写,但也有由左向右横写的。这种文字发现于今
蒙古国、俄罗斯
西伯利亚(主要为
叶尼塞河流域)和中国新疆、甘肃等地。有《
暾欲谷碑》、《
阙特勤碑》等数十个碑铭,也有用这种文字写成的抄本。
突厥曾经是
北亚的一支
游牧民族。关于突厥的起源,历来说法不一,但其应有匈奴的血统。6世纪中叶,突厥人迁至蒙古高原,逐渐强盛起来。突厥人曾经创制了自己的文字——突厥文,出现年代约在公元6世纪左右,中国的史籍《
周书·突厥传》记载“其书字类胡”,说的是突厥文与
粟特文有相似之处。有学者据文字的发现地额尔浑河流域和
叶尼塞河流域,命名其为“鄂尔浑——叶尼塞文“。
突厥文是一种
音素、音节混合的文字,除了突厥人使用外,西迁之前的回鹘人以及居住在叶尼塞河流域的
黠戛斯人也使用这种文字。突厥文的字母主要来源于阿拉米字母,在不同的时期,其所用的字母数目和形体不是完全相同,一般在38个到40个之间。除此之外,突厥文里还有一些突厥的氏族或部族的标志,另外就是生活中的表意符号,如
毡房、半月等等。突厥字母不连写,词与词之间用类似
冒号的双点隔开,有时词组也写在一起。书写方式不统一,一般从右往左横写,有时也从左往右横写。
现存的突厥文的文献大多是突厥文碑铭。1889年,俄国人雅德林采夫带领考察队在鄂尔浑河流域发现了《
阙特勤碑》和《毗伽可汗碑》。这是根据这两块石碑,
丹麦的
语言学家汤姆逊解读出了古代突厥文。突厥文的文献绝大部分保存在国外,在国内主要是国家图书馆、
中国民族图书馆收藏了部分突厥文的碑文拓片,虽然数量不多,但是其内容涉及突厥的历史、宗教、语言等多方面的内容,对研究突厥、
回鹘等
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
《周书·突厥传》称:“其书字类胡”;《
北齐书》载:“后主命世清作
突厥语翻
涅盘经,以遗突厥可汗。”但未见关于这种文字的
具体材料。1730年,瑞典人P.J.von斯特拉连贝尔格(1676~1747)在《欧亚的北部和东部》一书中首次公布了一批用这种文字写成的碑铭。1884年,芬兰人J.R.阿斯培林(1842~1915)出版《叶尼塞碑文》,对这种文字进行了初步研究。1889年,俄国人H.M.雅德林采夫(1842~1894)等于
蒙古高原鄂尔浑河流域和硕柴达木湖畔发现《厥特勤碑》(图1)《
毗伽可汗碑》(图2);1890年,芬兰人A.O.海开勒(1851~1924)又发现《
九姓回鹘可汗碑》,为研究这种文字提供了新材料。1893年,丹麦人V.L.P.汤姆森(1842~1927)释读突厥文获得成功,并于1894年刊行《鄂尔浑和叶尼塞碑文的释读──初步成果》。
突厥文各种文献中所用字母数目不一,形体多样,一般认为有38~40个。大部分源于
阿拉米字母,一部分来自突厥人的氏族或部族标志,还有一些是
表意符号。4个
后元音a、o、u及4个
前元音e、i、y都只用4个字母表示。
元音字母在一定条件下常被省略。b、d、l、n、r、s、t、j8个辅音用两套字母表示。一套只和后元音相拼,一套只和前元音相拼。字母不连写。词与词之间用双点“:”分开,但是
偏正词组有时写在一起。行款一般从左至右横写,也有从右至左的。
已发现的鄂尔浑碑有11通,年代较久的是《雀林碑》(688~691年间建)。各碑分属
突厥汗国(552~744)或
回鹘汗国(744~840)时期。叶尼塞碑铭约80块,多为
黠戛斯人的墓志,属9~10世纪。手写本文献20世纪初发现于敦煌、新疆的古
楼兰废墟及吐鲁番。包括历史、传记、墓志、石刻、宗教文书、行政文件、日常器皿的刻文等。突厥文的释读扩大了
突厥语族语言文字史及
文学史研究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