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听,是汉语词语,拼音:qiè tīng,意思是偷听别人之间的谈话,用作动词。
释义
[eavesdrop] 偷听
窃听参议院会议内容
窃听一次会议
出处
西汉 · 司马迁《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然
左右多窃听者, 范雎 恐,未敢言内,先言外事,以观
秦王之俯仰。”
例句
宋
苏轼《
舟中听大人弹琴》诗:“弹琴江浦夜漏永,敛袵窃听独激昂。”
明 施耐庵 《
水浒传》第一零三回:“
王庆窃听
多时。”
明 罗贯中《
三国演义》第三十五回《玄德南漳逢
隐沦 单福新野遇英主》:
琴韵清幽,音中忽起
高抗之调,必有
英雄窃听。
清·洪升·《长生殿·偷曲》:不免袖了铁笛,来到骊山,趁此月明如昼,窃听一回。
巴金的作品《家》三三:“他才回到家里,正要去见祖父,却看见祖父的窗下石阶上站着几个人,伸长了颈项在窃听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