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窃私语(拼音:qiè qiè sī yǔ)是一个
汉语成语,最早出自于唐·
白居易《
琵琶行》。
唐宪宗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宰相
武元衡被藩镇
王承宗、
李师道派人杀死了。当天中午,太子左赞善大夫(太子属官)白居易即上书皇上,请求缉拿凶手,以绳法纪。唐宪宗听信奸相
李吉甫的谗言,将白居易贬到离京城四千里外的江州(又名浔阳,今江西九江市)作司马。
江州北临长江,南有庐山。白居易的司马官舍,就在江州西郭门外,离盆浦口很近,地处低湿,偏僻冷清,更使经常卧病的白居易愁闷难耐。他经常想念长安,想念贬官通州(今四川达县)的好友元稹。常常写诗作文以慰愁肠。
次年秋天,白居易经常想念的好友
元稹却突然到江州来了。好友久别重逢,白居易真是欢欣异常。但元稹公务在身,不敢久留,当晚便要开船离去,白居易同他的弟弟
白行简,一起到盆浦口送元稹上船,并在船头设宴饯行。面对冷月清秋,故人远别,白居易更感到酒冷心凉,醉不成欢。白居易仰望明月,与元稹相互道别之后,正准备下船的时候,忽听得江面上传来阵阵幽怨的琵琶声,一下子把白居易吸引住了。他侧耳倾听,好一阵才向船家打听说:“刚才弹琵琶的是什么人?弹得太好了,真是名家指法。”船夫回答说:“是京都来的刘一郎的娘子裴兴奴。”
当白居易看见这位头发花白、面容憔悴的裴兴奴,问起她是怎样流落到江州来的时候,裴兴奴悲愤地回答说,她年轻时就能弹得一手好琵琶,后来应召人宫奏艺,随着年岁的增长,受尽凌辱和冷遇,被迫流落异乡。白居易听着听着,联想到自己忠言遭忌,官贬外地,遭遇与裴兴奴一般凄楚,禁不住泪如雨下,把青衫也湿透了。回到家以后,裴兴奴凄惨的话语和琵琶声,萦绕耳旁,激动地挥笔疾书,开始了他的名篇六百一十二字的长短句《
琵琶行》的写作,在完成初稿后,几经修改,终成名篇。
《琵琶行》在叙述与裴兴奴相遇,在请她弹奏了《霓裳》、《六么》两种曲调时,写下了这么两句“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切:同窃)。琵琶共有四根弦,大弦最粗,也叫老弦。嘈嘈:声音粗厚;小弦:即细弦,也叫子弦。这两句诗的大意是:裴兴奴先弹了《霓裳》《六么》,那老弦发出的声音是那么的粗壮厚重,有如暴雨如注一般;而子弦呢,则是那么的细微急促,就像在讲私房话那样圆润清脆。
窃窃私语,多含“私下、背地里”议论的意思,背后议论别人或许可以暂时让自己放松和愉快,但却伤害了他人,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俗话说:“纸里包不住火”,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说别人的坏话,迟早都会传到别人的耳朵里,结果必将引来仇恨和报复。人们应加强自身修养,不在背后搬弄是非,议论他人。
宋·
苏舜钦《上范公参政书》:“时尚窃窃私语,未敢公然言也。”
清·
吴趼人《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只见吴亮臣、李在兹和两个学徒、一个厨子、两个打杂,围在一起窃窃私议。”
“窃窃私语”与“交头接耳”意义相近,两者都有小声说话的意思。区别在于“窃窃私语”偏重于“声”,表示低声交谈;“交头接耳”偏重于“形”,多形容彼此暗暗交谈的形态。“窃窃私语”和“交头接耳”都含有“低声说话”的意思;但“窃窃私语”含有“私下,背地里”议论的意思,而“交头接耳”不一定是“私下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