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1·15”这次火灾跟以往的高层建筑火灾有个很大不同,就是形成了多点火灾、立体火灾,给扑救和疏散带来了难以想象的难度。以往的高层建筑火灾,多是室内某一个点起燃,向外燃烧,处置起来难度小得多,也有把握得多。这种“立体火灾”是消防需要解决的新课题。
事件介绍
2010年11月15日14时15分许,上海市静安区胶州路728号一幢28层楼的高层居民住宅发生火灾。据附近居民介绍,
公寓内住着不少退休教师,起火点位于10-12层之间,整栋楼都被大火包围着,楼内还有不少居民没有撤离。截至2010年11月16日9时20分,大火已导致53人遇难,另有70余人正在接受治疗。熊熊大火吞噬了50余条鲜活的生命,也敲响了高楼安全的警钟。只是,这血的教训实在太过沉重。
多发生于高层建筑
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以后,由于建筑内管井比较多,电梯、管道井、电缆井等四通八达,这样容易形成烟囱效应,易形成立体火灾、形成大火。
多点起火
由于建筑内管井比较多,电梯、管道井、电缆井等四通八达,容易引起多点起火,这样又给
消防带来很大的难度。
火势发展迅猛 救援难度大
2010年11月15日14时15分许,上海市静安区胶州路728号一幢28层楼的高层居民住宅发生火灾。据附近居民介绍,公寓内住着不少退休教师,起火点位于10-12层之间,整栋楼都被大火包围着,楼内还有不少居民没有撤离。截至11月16日9时20分,大火已导致53人遇难,另有70余人正在接受治疗。
形成原因
消防设施配备不齐全
这次上海失火,是一个正在外立面改造施工的建筑。对施工建筑,江苏有自己的特色做法:要求正在盖的建筑设立临时给水设施。施工到哪一层,水管就要接到哪层,这样发生火灾才能够随时有水。不过,这一措施的执行并不理想。据了解,如果配置到位,一栋20多层的建筑需要花掉近20万元。一些施工方为了多赚钱,宁愿交罚款也不肯配置临时消防设施。
要节能美观,更要确保安全
国家对大楼设计有一整套完整的规范。除了美观、实用等原则外,设计单位在设计过程中尤其要重点考虑安全问题,如防火、疏散、高空坠落等。以防火规范为例,
消火栓的设置、喷淋装置的安装、防火分区的设置、
消防通道的设计等,这些规范都是国际通用的。
但关键是规范执行。大楼都强调节能,但市面上的
外墙保温材料本身很难达到防火要求,有的材料稍微好一点,有的材料一个烟头就能点燃。国家应对外墙
保温材料进行重新认定。
高楼外立面所用材料主要分为无机和有机两种。国家对保温材料的防火性能要求为A1级,无机全部都能达标,而有机则主要在B1、B2级,低于国家标准。但企业一般选择有机保温材料,因为施工简单,价格便宜。一般情况下,工人只需用胶水粘贴到墙上,市面上每平米40-60元,而无机价格平均高出一倍多,并且安装比较复杂。使用有机材料还存在另一个安全隐患——由于建筑用砖耐久性高于有机保温材料,加上胶水等固定件的不牢固,一旦有机保温材料性能退化,可能造成墙体脱落。虽然已有政策要求在有机保温材料中间建立
防火隔离带,阻止火势蔓延,但由于隔离带成本高,施工麻烦,落实情况并不乐观。
“带病高楼”,想要整治不容易
高层建筑的常见隐患:一是占用消防预留的空地,二是擅自改变消防设施用途。 一些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投入使用的高层建筑,很多是房改房,有的连
物业都没有。因为建设比较早,没有缴纳防火维修基金,居民又不愿出钱,消防设施的改造费用常常无法落实。这些“带病老楼”有的已由政府挂牌督办,牵头进行综合治理,但难度比较大,主要还是资金问题。
最大的隐患是人
隐患不仅来自高楼自身,其实高楼火灾最大隐患在于人。最常见引发火灾的情况,如
抽烟,有人在卫生间、过道,甚至就在办公室抽烟,而未掐灭的烟头极易引发火灾。另外,电脑等电器长期不关,老化、焦化的线路短路,杂乱地堆放废弃物,冬天用取暖器等都存在隐患。业主单位应跟物业合作,在每一层楼挑一个消防专员,负责宣传消防意识和及时纠正同事日常中一些不当行为。功夫在平时,要多组织消防演练,加强消防设施的维护。比如,100米高以上的公共建筑要每隔15层设一个紧急避难层,疏散通道的常闭式防火门一定要保持关闭。
救援难题
以上海11·15特大火灾事故为例:据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的救援人员介绍,当他们到达时,整个大楼几乎每一层每一户都在燃烧。这样的立体燃烧状态,对消防人员来说,无论是内攻还是外攻,都非常有难度。
首先,内攻通道受阻
当时大楼的烟气非常浓,温度极高,内部火势也已经处于猛烈阶段。据救援人员估计,大楼内部的温度甚至高达1500摄氏度左右。“我们能看到一些被困居民的身影隐约在窗口出现,大家都想冲进去,但是温度实在太高、烟气太重,很多人冲进去,又被高温和浓烟给逼出来。”一位现场参与救援的消防队员说,“也有战士强行冲入救人的,后来因为高温的炙烤和体力消耗过大而昏倒。”
负责内攻的消防力量一方面要内攻灭火,另一方面要搜索被困人员。该大楼每一层有6户人家,由于火在屋内燃烧,每搜索一户人家,救援人员都要经历破拆、灭火、救人这样的复杂过程。大楼内当时被困人员众多,又以老人、小孩这样的火灾弱势群体居多,救援难度相当大。
其次,燃烧面太广
外围的大面积燃烧使得大楼内部达到猛烈燃烧的时间大大缩短。外围猛烈的火势,也使得屋内被困的人员无法靠近窗户,从窗口、阳台等处向外逃生、呼救。
最后,救援装备还不能处置高层火灾
在上海11·15特大火灾火灾救援中,上海配备的
直升机、90米云梯车以及各类用于高层火灾扑救的曲臂车,都投入了救援中。两架直升机曾赶到现场,除了进行现场实时视频传输外,当看到楼顶有被困人员呼救时,直升机曾两度靠近,并试图通过索降方式来救人。但是无奈因为现场浓烟火势太大,不仅能见度低,救援人员贸然索降自身也有危险。此外,有专家分析,直升机悬停在失火大楼上产生的强大气旋,也可能会助燃大楼的火势,不利于灭火救援。上海拥有一辆90米云梯车,也已经赶至现场,由于大楼立体燃烧,这辆云梯车也只能封住一个方向的火势。此外,在现场的还有32米、50米等各种类型的大小曲臂高喷车,还是有效控制了它们所控范围内的大火。但是除了大楼外围大火,还有每户人家的内部火势,据了解,曲臂高喷车还启用了水炮。但是由于火点太多,水炮只能一个窗一个窗地进行攻击灭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