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姿是步枪射击三种姿势中难度最大的一种,它重心高,支撑面小,人枪结合不如卧、跪紧,所以稳定性差。
概况简介
提高立射成绩,在三种姿势项目比赛中有很大意义,立姿前几名的环数差距比卧姿大得多,立姿成绩高的射手总成绩超过卧、跪成绩好的射手,在三种姿势项目的比赛中是常见的。因此,在训练中,立姿的训练时间应比卧、跪长。
立姿难度虽大,但调整方便,姿势和动作上的问题比卧、跪容易暴露(通过肌肉状态和枪晃规律的变化发现问题)。所以,射手通过勤学苦练,还是可以打出高成绩的。
姿势外貌
两脚站立,开度约与肩同宽(四肢长的射手开度小于肩宽,四肢短的则大于肩宽);左手托枪、左上臂贴在胸上,左肘抵在髂骨(胯骨)内上侧;上体向右后弯曲;右手握枪颈,托底钣抵在右肩三角肌上。
动作分析
下肢动作
1、 两脚和目标的位置关系:
一般体型的射手,左脚在射面上,右脚向后退一点,这样能起到右腿支撑向后倾斜上体的作用。右脚后腿多少,由上体的倾斜度而定,原则是右肩和右脚跟在同一垂直线。
2、 腿部动作:
立姿射击时,两腿支撑着身体和枪支,腿部肌肉用力很大,运动生理学认为,肌肉过于紧张就会僵硬并影响邻近部位的动作,腿部肌肉过于紧张会影响腰部动作。所以做好腿部动作时要从物理和生理两方面考虑。从力学角度考虑,两脚均匀受力身体最稳;但从生理角度考虑,却是重心靠近左脚为好。这样的姿势左脚和地面基本上是垂直的,左腿受力很正,不用很大的力就可以站直,左臀肌和左腰背肌因而比较容易放松;右腿是倾斜的,它必须比左腿用力大才能伸直,右腰、臀肌因而比较紧张,这种紧张正是保持上体姿势所必须的,只要用力得当,对枪的稳定性就没有影响。
3、 两脚受力的情况:
一般体型的射手,左脚全脚掌受力均匀,就象被吸在地上一样,右脚内侧受力比外侧稍大,四肢长,两脚开度小的射手,两个脚掌受力都是均匀的。
腰部动作
1、 动作外形:
上体是向右后倾斜的。如不倾斜,据枪后,人和枪的总重心就会偏在身体的左前方,不仅影响姿势的稳定,而且还会使右腰背肌紧张加剧,破坏动作的协调。
2、 内在感受:
据枪后,腰部系皮带处(第三腰椎)有向后方平行移动的感觉,这样可以把脊柱左侧的韧带拉长到最大限度,使之充分发挥帮助保持上体姿势的作用。
左臂动作
左臂是支撑枪支的主要部位,它的受力情况和肌肉状态,对枪支的稳定有直接影响。因此,要求据枪后能做到左臂受力正和使枪的重心尽量接近身体的重心。
1、 动作外形和内在感受:
左上臂和左肘分别依托在左胸和骼脊(胯骨)的内侧,肱三头肌放松,左肩下沉,上臂有被枪压在胸上的感觉;如果肱三头肌不放松,那就会增大肱二头肌等屈肌的紧张程度和影响枪支的稳定性。
据枪时,左肘抵胯骨的动作要和转体、塌腰的动作同时做;左上臂的肱三头肌从胸的中上部向左下滑到定位,贴胸才紧。这个动作臂长和臂短的射手都是一样的,特别是臂长的射手,不要因为肘很容易抵上胯骨而忽略贴胸,因为贴胸不紧容易打远弹。
2、 左臂的受力情况:
前臂和地面垂线的夹角大小与上体向右后的倾斜度成正比,倾斜度越大,夹角随之加大,反之则小。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左臂的平衡和稳定。不要孤立地追求收拢左前臂的姿势,而不和上体配合,这样左臂和上体的角度是保持不住的。
抵肩
立姿抵肩前先要象跪姿一样抬臂含胸,右臂要抬到与肩平或超过肩的高度,抵肩时右手用力带枪,把拖底钣紧紧抵在三角肌上,枪托下部贴在胸上,然后右臂可以在不改变抵肩松紧的前提下,轻轻放下一些,这样会使射手有一种肩和胸部把枪托紧紧包住的感觉;抵肩时如果不抬臂含胸,则不会有这种感觉。
握把
立姿握把比卧、跪都紧,而且要用力带枪。
贴腮
立姿贴腮比较紧,贴腮时头部应先向左转,然后再正直地向下贴,不要歪着头往枪托上靠。
瞄准
唯准的方法和跪姿一样,是贴腮后立即屏气,眼睛观察枪的晃动规律,枪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晃动2-3次以后,一般在黑环下沿有个短暂的停顿时间(第一稳定期),射手要注意掌握好时机,在枪停下之前击发(即平正准星进人瞄准区的边缘就击发)效果最好;对初学射手要提倡“晃动中出发”,对稳定性好的射手要提倡“稳定前期击发”或“枪稳即扣响”的打法。因为稳定前期精力体力充沛,保持动作的能力强,枪的晃动是向小和稳的方向
发展的,在晃中孕育着稳的因素,实践证明此时扣响,实际弹着常高于预报环数;而稳住再扣,看起来好象很保险,实际上枪是向晃动的方向发展的,往往是稳时扣,晃时响,看着瞄得很好,就是打不上10环。
立姿射击时切忌苛求瞄准点,越苛求就越容易错过击发时机。枪不如卧、跪稳是事实,硬强求稳扣是不切实际的,初学时一定要坚持平正准星进人瞄准区就击发的打法,在贴腮后10秒以后把这一发打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