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锥之地
汉语成语
立锥之地(拼音:lì zhuī zhī dì)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战国·宋·庄周庄子·盗跖》。
成语出处
最早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盗跖》:“今秦失德弃义,侵伐诸侯社稷,尧舜有天下,子孙无置锥之地。”
衍生典故
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灭六国之后,使无立锥之地。”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立锥之地”。
成语故事
楚汉争霸时,刘邦手下有一个谋士叫郦食其,他自恃有才,择尽良枝不肯栖,一定要选真正有雄才大略的真主,最终选择了汉王刘邦,投其麾下效劳。他是一个儒生,并以此为自豪,虽然知道刘邦不喜欢儒生,却不肯隐瞒自己的身份,坚持以儒生的身份与刘邦相见。
后来刘邦在荥阳战败。郦食其劝告刘邦说:“六国的后人无立锥之地才反抗秦国的,你如给他们复国,他们就会倾全力帮助你。”他的意见很简单,就是让刘邦以汉王的名义把秦朝统一了的六国重新分封,这样,这些国家的人对刘邦就会感恩戴德,唯汉王之命而听,刘邦就不战而胜。到那时,楚王就完全被孤立起来,不得不臣服于汉王。
郦食其的意见立马得到刘邦的赞赏,刘邦立即下命令:“马上去刻印鉴,你带上印鉴去六国为我办理此事!”后来,张良来了,刘邦非常兴奋地把这些事告诉了张良。张良听了大吃一惊,叫喊道:“陛下,是谁替你出的这个坏主意?如果这样做下去,您的一切希望就全完了!”
刘邦惊讶地问:“有这么严重吗?”张良冷静地给他分析其中利害得失的关系:“现在天下的游士离开自己的故乡,远离家人、亲戚,遗弃祖先的坟地,跟随你东征西战,日夜都想回到故乡去,盼望重立旧国。你若是果真复立了韩、魏、赵、齐、楚、燕,那时六国鼎立,天下的游士就各为其主,不会再有人帮助您打天下了。楚国势大,又会出现六国臣服的局面,您就什么都别指望了!”
当时刘邦正在吃饭,听了张良的话,惊得连饭都喷了出来。他大骂郦食其道:“竖儒!差点坏了我的大事!”于是下令赶快把刚刚刻制的印鉴全部销毁。
成语寓意
“立锥之地”常被用作无的宾语,作“无立锥之地”,比喻处境艰难。人生在世难免会遇见各种挫折,无论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挫折,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放弃,以乐观的态度去面对它,努力奋斗,积极向上,终有一天会取得成功,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成语运用
“立锥之地”指插锥尖的一点地方,形容极小的一块地方;也比喻极小的安身之处。
在句中一般作主语、宾语;常用于否定句、疑问句。
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为欲》:“无立锥之地,至贫也。”
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上》:“富者田连仟佰,贫者亡立锥之地。”
三国·魏·曹冏《六代论》:“子弟无尺寸之封功,臣无立锥之土。”
唐·房玄龄《晋书·志第十一·礼下》:“虞舜体仁孝之性,尽事亲之礼,贵为天王,富有四海,而瞽叟无立锥之地。”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30 17:27
目录
概述
成语出处
成语故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