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井排水
布设井群、抽汲地下水、以控制地下水位的工程技术措施
竖井排水,是布设井群,抽汲地下水,以控制地下水位的工程技术措施。竖井排水可形成区域性大面积地下水位下降,从而防治灌溉土地次生盐碱化或排除高矿化度地下水,也可用于改造浅层咸水含水层。
技术功能
降低地下水位,防止土壤返盐
在井灌井排或竖井排水过程中,由于水井自地下水含水层中吸取了一定的水量,在水井附近和井灌井排地区内地下水位将随水量的排出而不断降低。地下水位的降低值一般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由于水井(或井群)长期抽水,地下水补给不及,消耗一部分地下水储量,在抽水区内外产生一个地下水位下降漏斗而形成的,称为静水位降。另一部分是由于地下水向水井汇集过程中发生水头损失而产生的。距抽水井愈近,其数值愈大,在水井附近达到最大值,此值一般在3~6m以上。在水井抽水过程中形成的总水位降为动水位降。
由于水井的排水作用,增加了地下水人工排泄。地下水位的显著降低,有效地增加了地下水埋深,减少了地下水的蒸发,因而可以起到防止土壤返盐的作用。
腾空地下库容用以除涝防渍
干旱季节,结合井灌抽取地下水,不仅可以防止土壤返盐,同时由于开发利用地下水,使汛前地下水位达到年内最低值,这样就可以腾空含水层中的土壤容积,供汛期存蓄入渗雨水之用。地下水位的降低,可以增加土壤蓄水能力和降雨的入渗速度。由于降雨时大量雨水渗入地下,因而可以防止田面积水形成淹涝和地下水位过高造成土壤过湿,达到除涝防渍的目的。同时,还可以增加地下水提供的灌溉水量。
促进土壤脱盐和地下水淡化
竖并排水在水井影响范围内形成较深的地下水位下降漏斗。地下水位的下降,可以增加田面的入渗速度,因而为土壤的脱盐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有灌溉水源的情况下,利用淡水压盐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根据青海省德令哈农场尕海分场冲洗排水试验资料,在竖井排水影响范围内,硫酸盐氯化物盐渍土经冲洗后,0~30cm土层脱盐率为81.5%~84.4%,0~100cm土层脱盐率为66.3%~77.5%。而无并排地区冲洗后0~30cm脱盐率为36.3%~40.9%,0~100cm脱盐率为25%~30%,约为竖井排水地区的。
在地下咸水地区,如有地面淡水补给或沟渠侧渗补给,则随着含盐地下水的不断排除,地下水将逐步淡化。试验表明,在抽排的咸水水量较大,能够保证地下水位下降一定深度,并有淡水及时补给的情况下,一般都可以取得较好的淡化效果。例如河北省水利专科学校在校办农场(面积85亩)进行抽咸换淡试验,利用真空井和锅锥井抽咸,利用灌水和雨水补淡。在1974年和1975两年中午均每亩共抽排咸水1368m,灌淡水1244m。由于抽咸补淡的水量均较大,地下水发生了显著淡化,咸水改造前表层(2m)地下水矿化度为3.8~9.9g/L,1975年已降至0.48~1.04g/L。
竖井排水除可形成较大降深,有效地控制地下水位外,还具有减少田间排水系统和土地平整的土方工程量、占地少和便于机耕等优点、但竖井排水需消耗能源。运行管理费用较高,且需要有适宜的水文地质条件,在地表土层渗透系数过小或下部承压水压力过高时,均难以达到预期的排水效果。
设备特点
水位
竖井在运行中需要动力,如果排除的地下水是不能利用的高矿化度咸水,还必需修筑专门的输水沟道将咸水送至排水容泄区。竖井排水系统不需要修建大量的排水沟系和田间工程,占用耕地少,且能有效地较大幅度地调控地下水位。
井型
排水竖井的井型多为管井,其结构形式与农田灌溉用水井基本相同。对于以排除地下咸水为主要目的的水井,其过滤管段(花管)必须严格控制在咸水含水层段内,其他部分的管段为实管。在施工时,要采取措施严格封闭咸水层段,以免咸水污染其他含水层
布置措施
布置 排水竖井的井深,视含水层(或透水性良好的土层)的厚度而定。若含水层较薄,竖井应穿透整个含水层,装设成完整井;若含水层较厚,则应穿透部分含水层,装设成非完整井。排水竖井的间距,应根据地下水位的控制要求、水文地质条件、成井工艺及提水设备等因素确定。在水文地质条件差异不大、排水要求基本相同的地方,排水井可均匀布设。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时,井距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进行初步估算时,可用公式进行计算。
应用领域
适宜于具有较好透水性土层的排水地区采用。如果排水地区土层透水性差,单井出水量低,是否采用这种排水形式要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才能确定。
在同时受旱、涝、碱威胁的地区,如果浅层地下水质符合灌溉要求,则排水井网抽出的地下水可同时(或部分)供灌溉之用(常称之为井灌井排),一方面解决了农田用水,同时又腾空地下库容,在雨季时承纳降雨,减少地面径流,减轻洪、涝、渍的威胁。
在受次生盐碱化威胁的轻砂壤质土地区,开挖排水明沟难以保持断面稳定,排水深度往往达不到设计要求,防治土地次生盐碱化的作用不明显,采取竖井排水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美国、苏联、巴基斯坦以及中国的一些灌区,实行井灌井排后,灌溉土地次生盐碱化基本上得到控制。
地下水矿化度过高的滨海地区,为了改良盐碱土和对咸水含水层进行改造,可采用竖井排水系统将高矿化度地下水抽出,腾空含水层,承纳天然降雨。条件许可时,采用人工回灌方法引灌淡水,逐步将含水层改造为可供开采的淡水含水层。
规划布置
合理的井深和井型结构
为了使水井起到灌溉、除涝、防渍、改碱、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和淡化地下水的作用,每个水井必须有较大的出水量。为了增加降雨和灌水的入渗量,提高压盐的效率,并在表层形成一定的地下水库,在保证水井能自含水层中抽出较多水量的同时,还应使潜水位有较大的降深。为此,在水井规划设计中必须根据各地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选取合理的井深和井型结构。
1) 在浅层有较好的砂层或虽无良好的砂层,但土壤透水性较好(例如裂隙粘土等)的情况下可以打浅机井或真空井,井管自上而下全部采用滤水管,在这种情况下,一般可以保证有一定的出水量和潜水位降深。
2) 砂层埋深在地表以下一定深度,但砂层无明显的隔水层时,为了使单井保持一定的出水量,水井可打至含水砂层,抽水时虽然出水量的一部分来自下部砂层,但由于上部土层无明显的隔水作用,大面积抽水时潜水位也可随之下降,因此,可以保证形成一定的潜水位降深和浅层地下库容,有利于承受上部来水、促进土壤脱盐和地下水的淡化。
3) 上部土层透水性较差,且在相当深度内又无良好砂层时,为了保证水井有较大的出水量和地下水位有较大的降深,必须选取适当的井型结构,如大口井、大骨料井、辐射井、梅花井(群井点)和卧管井等。
水井的规划布置
担负排水任务的水井,其规划布局应视地区自然特点、水利条件和水井的任务而定。在有地面水灌溉水源并实行井渠结合的地区,井灌井排的任务是保证灌溉用水,控制地下水位,除涝防渍、并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在这种情况下,井的间距一方面决定于单井出水量所能控制的灌溉面积,另一方面也决定于单井控制地下水位的要求。在利用竖井单纯排水地区,井的间距则主要决定于控制地下水位的要求。
竖井在平面上一般多按等边三角形或正方形布置。由单井的有效控制面积可求得单井有效控制半径R和井距L。井渠应结合灌溉渠系进行布置。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25 16:03
目录
概述
技术功能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