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仲锷(1935.2~2008.10.3),笔名钟惟。湖南长沙人。中共党员。196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1948年参加解放军,历任军队印刷厂排字工、校对员、宣传干事、军事出版部干部。1972年后任北京出版社文艺编辑,《
十月》编辑,1982年《
当代》副主编,1988年
作家出版社副总编辑,1991年《
中国作家》常务副主编,编审。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5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1年加入
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随笔杂文集《忧天佑地与幽思》,杂文评论集《磨稿余谭》、《同渡之什》等。杂文《从澡堂唱戏谈起》获1997年《人民日报》金台杂文奖,《欧洲的“旧”》获
北京市杂文学会奖。所责编的长中篇小说多次获茅盾长篇小说奖、全国中篇小说奖。
人物简谱
一九三四年 二月九日,出生于湖南长沙一书香门第。
一九四八年 十月,济南解放后参加第三野战军第九兵团,后随部队南下参加淮海战役、渡江战役。
一九五〇年 五月,在部队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九五五年 十二月三十日,在部队于新年会餐时由领导宣布,同一起工作的高桦结婚。
一九六一年 作为调干生考入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本科。
一九六五年 大学毕业,参加“四清”工作团。
一九六八年 “文革”期间下放印刷厂劳动。
一九七二年 调入北京出版社文艺编辑室工作。
一九七七年 十月,同王世敏、张守仁参加山东文联在南郊宾馆召开的文艺大会期间,商议创办《十月》杂志。
一九七八年 八月,《十月》创刊号以文艺丛书的形式,由新华书店发行。
一九八二年 调入人民文学出版社《当代》杂志社。
四月,于《当代》第二期编发古华《浮屠岭》。
六月,于《当代》第三期编发张曼菱中篇处女作《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八月,于《当代》第四期编发谌容《太子村的秘密》,获全国中篇小说奖。
十月,于《当代》第五期编发白桦诗歌《壮丽的凋谢》。
同期编发张锲长篇小说《改革者》。
十二月,《当代》第六期刊发陈冲中篇小说《厂长今年二十六》,先生撰文《年轻的“明白人”的形象——推荐中篇小说<厂长今年二十六>》。
是月,《当代》增刊1以头题刊发陈中冀中篇小说《不肯陨落的星》。
一九八三年 二月,于《当代》第一期编发姜滇《瓦楞上的草》。
四月,《当代》第二期刊发焦祖尧第二部长篇小说《跋涉者》,作品获首届人民文学奖。先生作为该文责任编辑,于是年春节后赴太原同作者商量处理稿件的某些技术性问题,如各章的小标题是几个字还是内容提要式的一两句话,到底用不用小标题等。《矿山改革者的爱——读长篇小说<跋涉者>》是先生对该作的评述。
同期编发潮清《赝品》。
八月,《当代》第四期刊发郑义《远村》,获第二届全国中篇小说奖。该作品系春节后先生赴太原同焦祖尧改稿时组回。
十月,于《当代》第五期编发张锲《在高高山峰的脚下》。
十二月,《当代》第六期刊发郑义的《冰河》,一九八六年被改编为电影《冰河死亡线》。由于该作写的是真事假人,冠以“报告文学”的名称而引起争论,为此,先生在《一种新体裁的尝试——介绍刘亚洲、郑义和报告小说》一文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同期编发晓剑、严亭亭中篇小说《山色》。
同期编发杨飞、杨遐中篇小说《恰同学少年》。
一九八四年 四月,《当代》第二期刊发王朔处女作《空中小姐》。先生回忆,“最早看他初稿的是当时的编辑部主任龙世辉,后来老龙离开《当代》,我接手又让他几经修改,前后改了四遍,由九万字精简到四万字,发表后反应不错,很快就被改编为同名电视剧。”同时,先生发表文章《灵魂的撼动与净化——读<空中小姐>再谈爱情描绘》(《文学书窗》一九八四年四月七日),从处理爱情题材角度对作品进行了评析。
六月,于《当代》第三期编发吴欢第一部中篇小说《雪,红色的,白色的》,撰文《知青小说和新的回顾——读<雪,红色的,白色的>》。
同期编发张锲、陈桂棣报告文学《主人——来自工业改革第一线的报告》。
十月,《当代》第五期、第六期连载刘心武第一部长篇小说《钟鼓楼》,作品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首届人民文学奖等。
十二月,《当代》第六期刊发姜滇小说《大潮》,先生为责任编辑,为作者提供写作创意,并协助最终确定作品标题。
同月,于《当代》增刊3编发柯云路第一部长篇小说《新星》,作品获首届人民文学奖。小说起初影响并不大,等到被山西电视台改编为电视连续剧(一九八六年),才一炮走红。先生回忆,“《新星》的初稿是我去榆次市住了约一周读后决定刊用的。柯云路最初是把它作为‘京都三部曲’的第一部,原名《古陵》(系作者杜撰的县名,故事的发生地),我嫌名字不响亮,古老的陵墓寓意也太灰暗了,建议改为《新星》。作者欣然接受,并且改变了计划,把《新星》作为前奏,另起炉灶,写‘京都三部曲’——《夜与昼》《衰与荣》《灭与生》。”先生也曾多次撰文评述《新星》。
同期编发马泉来处女作长篇小说《夜深沉》,撰文《红氍毹上的悲歌——长篇小说<夜深沉>读后》。
一九八五年
二月,于《当代》第一期编发李斌奎长篇小说《啊,昆仑山!》,并在《人民日报》(一九八五年七月十五日)发表文章《燃烧着的中华军魂——读长篇小说<啊,昆仑山>》。
同期编发张炜短篇小说《红麻》。
四月,于《当代》第二期编发四篇山西青年作家作品,并执笔《编者的话》:本期刊载的中篇小说,均出自山西省的青年作家之手。近几年“晋军”的崛起,引人注目,这里选发的四篇,不仅题材各异,风格也迥然不同。郑义的《老井》浑厚沉郁,雪珂的《女人的力量》明丽晓畅,成一的《云中河》质朴本色,李锐的《红房子》清新感人。“晋军崛起”的提法在这里第一次出现,后来在文学界得到了许多人的共识。
六月,于《当代》第四期编发张炜中篇小说《秋天的愤怒》。
十月,于《当代》第五期编发张聂耳处女作《将军的世界》。
十二月,于《当代》第六期编发王朔中篇小说《浮出海面》,一九八八年改编为电影《轮回》。
一九八六年
二月,于《当代》第一期编发许谋清的《外婆祭》,该作品是作者“海土系列”的开篇。
同期编发柯云路长篇小说《昼与夜》,载《当代》是年第一、二期。
八月,于《当代》第四期编发陆天明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桑那高地的太阳》。
十月,于《当代》第五期编发张炜长篇小说《古船》。
是年,作家柯云路写出《章仲锷论》(发表于《杂家》第三期)。文章从先生编发的作品看其在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罗列先生编发的获奖作品,用作家、作品在新时期文学中占有地位佐证作为它(他)们的发现者、支持者、编辑者在新时期文学中占有地位这一论断。
一九八七年 四月,《当代》第二期刊发姜滇短篇《刀石》。
六月,于《当代》第三期编发刘白羽第一部长篇小说《第二个太阳》,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一九八八年 四月,《当代》第二期刊发赵瑜报告文学《强国梦》。
六月,于《当代》第三期签发霍达报告文学《国殇》,并在《文艺报》发表文章《为“糠”者呼号——<国殇>小议》。
由于作家出版社副总编辑龙世辉即将退休,社长丛维熙特调先生接班,前去接管作家出版社一编室,并筹办专门发表长篇小说、报告文学的文学季刊。
九月二十日,《文学四季》正式出刊,系先生一手操办。
创刊号“秋之卷”刊发铁凝第一部长篇小说《玫瑰门》。同期编发王朔第一部长篇小说《玩的就是心跳》。
“冬之卷”编发莫言长篇小说《十三步》。
同期编发张洁《只有一个太阳》。
是年,于作家出版社一编室签发王小鹰《你为谁辩护》。
签发王心丽《越轨年龄》。
一九八九年
于《文学四季》编发黄献国《灵性俑》。
编发张贤亮《习惯死亡》。
编发李宽定《浪漫女神》。
编发张聂耳《名门淑女》,出书后更名为《将门男女》。
编发朱春雨《血菩提》。
遗憾的是,《文学四季》只存活了六期,便由于压缩精简报刊而被迫停刊。
是年,于作家出版社一编室签发孙健忠《死街》。
签发丛维熙《走向混沌》。
签发陈染《纸片儿》。
签发刘震云《塔铺》。
签发池莉《烦恼人生》。
签发李晓《小镇上的罗曼史》。
签发庞泽云《夫妻粉》。
签发迟子建《北极村童话》。
签发阿来《旧年的血迹》。
签发韩春旭《背对命运的独白》。
签发谢友鄞《大山藏不住》。
签发翁新华《再生屋》。
签发徐星《无主题变奏》。
签发赵玫《流星》。
签发张聂耳《上流风情》。
签发格非《迷舟》。
签发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
签发杨争光《黄尘》。
签发肖亦农《红橄榄》。
签发张士敏《荣誉的十字架》。
签发古鉴兹《穷棒子王国》。
签发彭见明《大泽》。
签发王朔《王朔谐趣小说集》。
签发张欣《遍地罂粟》。
签发成一《游戏》。
签发查建英《到美国去,到美国去》。
签发毕淑敏《昆仑殇》。
一九九〇年 到《中国作家》杂志社任副主编。
一九九二年 五十八岁
四月,审读《中国作家》第二期叶梅的中篇小说《撒忧的龙船河》,并最终确定文章标题。
六月,签发《中国作家》第三期李松涛长诗《拒绝末日》;
同期签发同期秦兆阳中篇纪实文学《点线之间的笔记》。
一九九三年 五十九岁
二月,于《中国作家》第一期签发徐坤首部中篇小说《白话》。
同期签发陈建功中篇小说《耍叉》。
八月,《中国作家》第四期刊发徐坤中篇小说《斯人》。
同期签发陈建功中篇小说《前科》。
十月,《中国作家》第五期刊发朱晓玲短篇小说《大漠》。该文修改过程中,由于作者须外出采访,先生为不误刊期,将小说稿同修改意见送到车站,以便作者于旅途中改完。
十二月,《中国作家》第六期签发徐坤短篇小说《一条名叫人剩的狗》。一年连发三篇徐坤作品,全力推新人,使其从《中国作家》快速走向文坛。
一九九四年 六十岁
四月,《中国作家》第二期刊发孙晶岩中篇报告文学《白雪昆仑》。文章原名《昆仑白雪》,先生同高洪波、陈新增共同商量改为《白雪昆仑》。
同期刊发徐小斌长篇小说《敦煌遗梦》。
一九九五年 六十一岁
八月,《中国作家》第四期刊发张志民政治抒情诗《昨夜星辰》。这是作者最后的扛鼎之作,系先生为刊物“纪念抗战胜利五十周年”约稿。
十月,签发《中国作家》第五期张贤亮中篇小说《无法苏醒》。
与张贤亮
同期签发徐坤《女娲》。
同期签发张欣中篇小说《致命的邂逅》,该作奠定了作者写一系列都市情感传奇的文风。
同期签发朱晓玲中篇《冬日的季风》。
十一月,参加在威海举办的第一届“人与自然——世界环境文学研讨会”并演讲。
是年,世界妇女代表大会在京召开,义务编辑散文集《地球·女人》,撰序。
一九九六年 六十二岁
六月,签发《中国作家》第三期朱晓玲小小说《如水女孩》。
同期签发卢跃刚报告文学《在底层——<自救年代>第一部》。
八月,义务编辑小说集《放生》(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撰序、后记。作者:陈建功、李国文、叶楠、白桦、刘心武等。
一九九七年 六十三岁
四月,《中国作家》第二期刊发陈祖芬报告文学《世界上什么事最开心》。先生撰写《写在绿荫上的诗——读报告文学<世界上什么事最开心>》评析该文。
十二月,《中国作家》第六期推出《山西省作家小说专辑》,包括:钟道新《权力的界面》、张雅茜《好戏连台》、房光《王乡长打工》、许大雷《疼痛》、柴燃《伊甸园的这一边》。该“专辑”系先生带杨志广等三位编辑赴太原审稿、定稿,并撰写《编者的话》——《且看今日晋军风采》。
一九九八年 六十四岁
六月,《中国作家》第三期辟整卷刊发赵瑜的报告文学《马家军调查》。刊发后,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中国作家》杂志社与作协创研部、陕西省作协共同召开作品研讨会,会上先生作了个人发言,表示同意绝大多数与会者对这部作品的评价,这是部近期难得的上乘之作。
十一月,于重庆出版社出版著作《忧天佑地与忧思》。
十二月,《中国作家》第六期以全本卷推出何建明长篇报告文学《落泪是金》。该文采访挖掘贫困大学生的经历与内心世界,首提“弱者群体”概念。
一九九九年 六十五岁
一月,义务编辑小说集《秀色》(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撰序、后记。作者:铁凝、张抗抗、张贤亮、赵大年、哲夫等。
六月二十五日至七月九日,应台湾联合报系邀请,与夫人高桦赴台湾省台北、高雄、花莲等地进行采风、讲学、交流。
八月,赴新加坡参加第二届“人与自然——世界环境文学研讨会”,并于《新华文学》发表《中国环境文学的缘起和发展》一文。
十二月,离休。此后仍不断看稿:为作协创研部遴选重点翻译作品10部,作者请求帮忙编校、作序、写评,义务校对《中国作家》杂志等。并同夫人高桦一道,致力于推动中国环境文学发展。
二〇〇〇年 六十六岁
三月,义务编辑小说集《大绝唱》,撰序、后记。作者:方敏、阎连科、严歌苓等。
十二月,于作家出版社出版著作《磨稿余谭》。
与夫人高桦
二〇〇一年 六十七岁
四月十九日,于《中国文化报》发表文章《环境文学大有可为》。系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碧蓝绿”文丛所作之序。
二〇〇五年 七十一岁
七月二十六日,于《文艺报》发表文章《历史真实的反思——<遥远的北方>读后感》,评程树榛新作。
义务编辑林世洪《岁月萧萧》(中国文联出版社十一月版)并作序《坦荡胸襟谱心曲》。
义务编辑方敏《熊猫史诗》,并撰写《喜读<熊猫史诗>——给作者的信》,肯定文稿长处、提出修改意见。本书于二〇〇八年一月于重庆出版社出版,先生特发表文章《从环境文学到<熊猫史诗>》(《文艺报》二〇〇八年四月二十二日)进行评论。
义务编辑时雨、如月《紫雾:卢作孚评传》(作家出版社二〇〇五年版)。因该书属历史题材,先生用时半月查对资料并与作者核实,后撰写评论文章《生命的重量》。
十二月,于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著作《同渡之什》。
二〇〇六年 七十二岁
春,同夫人高桦一道深入濒危物种栖息地组织考察采访,先后收集四十八位作家、诗人的五十篇散文和纪实文学作品、二十多首诗歌进行编辑、校对等,集成《生命的喟叹——作家为生灵代言》一书,于次年二月由北京林业出版社出版。先生为该书撰文《一本绿色的大书——推介<生命的喟叹——作家为生灵代言>》,二〇〇七年四月在《文化月刊》发表。
义务编辑王霞长篇小说《家国天下》(华艺出版社二〇〇六年版)并撰写评论《火的淬炼爱的悲歌》(发表于《光明日报》二〇〇七年六月二十八日)。
义务编辑国风《文心夜耕》(中国文联出版社二〇〇七年版),撰写序言《文化传承绽奇葩》,发表于《黄河》二〇〇七年三月二十五日。
二〇〇七年 七十三岁
义务编辑侯锡奎长篇小说处女作《城市的远方》(中国文联出版社二〇〇八年版)并作序《城市的憧憬与困惑》。
义务编辑于江《最后一片红叶》,写评论文章《“红叶”传真情》。
义务编辑崔咸蒿《村街的故事》,写评论文章《贴近生活,直面现实》。
义务编辑刘绍仁《残楼遗梦》,撰序《直面转型期的生活现实》。
义务编辑孙晶岩《女监档案》,撰序。
二〇〇八年 七十四岁
夏,同夫人高桦组织作家、艺术家到江西采风,组稿三十六篇集成《一群文人与一片绿》(作家出版社二〇〇九年版)一书,先生的《认识江西,印象婺源》也收录于此。
八月二十九日赴北戴河疗养,病情加重。
九月,三天内审校《小说选刊》第十期近三十万字,完成后入院治疗。
十月三日1时45分,因肺部感染呼吸道衰竭合并心脏衰竭,不幸逝世,享年七十四岁。
个人著作
《忧天·佑地·幽思》(重庆出版社,1992年)。
短篇小说《浸血的白花》,1979年《上海文学》;评论《评〈严峻的日子〉》1978年《
人民文学》,《馆蘸生命谱战歌》(1978年《
解放军报》)《泥香扑鼻报春来》(1979年《
工人日报》)等作品。以大量的杂文、随笔,出有杂文集《忧天·佑地·幽思》(重庆出版社1998年版)。
编辑作品
1982年,章仲锷被调往《当代》杂志社工作,直到1988年其离开而赴任作家出版社,其间虽只有短短的六年时间,章仲锷却通过积极的努力取得了一系列令人侧目的成绩。由其责编的《钟鼓楼》(刘心武)获得第二届茅盾文学奖,《第二个太阳》(刘白羽)获得第四届茅盾文学奖,《沙海的绿荫》(朱春雨)、《太子村的秘密》(谌容)和《远村》(郑义)获全国中篇小说奖,《钟鼓楼》(刘心武)、《新星》(柯云路)和《跋涉者》(焦祖尧)三部长篇获首届人民文学出版社奖。
编发过获
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钟鼓楼》《第二个太阳》,获全国中篇小说奖的有《蒲柳人家》《
追赶队伍的女兵们》《沙海绿荫》《
太子村的秘密》《远村》以及长篇小说《新星》《玫瑰门》《玩的就是心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