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家桥街道,隶属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地处
沙坪坝区主城区北部,东接
磁器口街道,南界
渝碚路街道,西靠
歌乐山镇,北连
石井坡街道,辖区总面积2.9平方千米。
建置沿革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划入重庆市,属第十四区,设童家桥镇。
1949年后,设童家桥乡。
1954年,建立童家桥街道。
1959年,童家桥街道并入磁器口街道。
1960年,为磁器口街道公社第三分社。
1962年,恢复童家桥街道。
行政区划
2011年,童家桥街道下辖五灵观、川外村、政法村、童家桥、壮志路、和睦村、阳光7个社区;下设82个居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童家桥街道下辖5个社区、1个行政村,街道办事处驻大水井1号附128号。
地理环境
童家桥街道地处
沙坪坝区主城区北部,东接
磁器口街道,南界
渝碚路街道,西靠
歌乐山镇,北连
石井坡街道,辖区总面积2.9平方千米。
人口
2010年,童家桥街道人口普查常住总人口47873人,其中男性20617人,占43.1%;女性27256人,占56.9%;14岁以下3441人,占7.2%;15—64岁41013人,占85.7%;65岁以上3419人,占7.1%;以汉族为主,达46704人,占97.6%;有土家、苗、回、满、彝等30个少数民族,共1169人,占2.4%;超过100人的少数民族有土家、苗、回3个民族,其中土家族371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31.7%;苗族153人,占13.1%;回族107人,占9.2%。
2011年,童家桥街道总人口7.3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00万人,城镇化率67.8%;另有流动人口23793人。2011年,童家桥街道人口出生率4.5‰,人口死亡率2.8‰,人口自然增长率1.7‰,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54万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童家桥街道财政预算资金410万元。
工业
童家桥街道工业以发电机制造、汽车配件、军工产品生产为主。2011年,童家桥街道工业总产值达到45.8亿元。2011年,童家桥街道有工业企业22家,职工3998人,实现工业增加值15亿元,比2010年增长3.8%,其中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家,职工318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14.7亿元,比2010年增长3%,其中大中型有工业企业2家,职工225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10.5亿元,比2010年增长3.5%。
商贸
2011年末,童家桥街道有商业网点59个,职工1770人。2011年,童家桥街道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3.7亿元,比2010年增长25.3%;有城乡集贸市场1个,年成交额1.0亿元,比2010年增长16%。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童家桥街道有幼儿园5所,在园幼儿818人,专任教师103人;小学3所,在校生2031人,专任教师148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普通中学(六十九中学,含初、高中)1所,在校生885人,其中初中生630人,高中生255人,专任教师125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小升初升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99.5%;有西南政法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等高校。
文体事业
2011年末,童家桥街道有书画活动队、乒乓球队、门球队、腰鼓队、拳剑队、登山队、健身操队等22支文体队伍,会员652人;有文化服务中心1个,建筑面积780平方米,内设图书室(藏书6000册)、电子阅览室、书画活动室、展览厅、社区图书室;每月举办一次“红岩广场文化大讲坛”。2011年末,童家桥街道群众性有体育场地26处,国民体质监测中心1个,100%的城市社区安装了健身器材,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50人。
医疗卫生
2011年末,童家桥街道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4个,其中单位(西政、川外、康明斯发动机厂)医院3所;有病床38张,专业卫生人员48人。
社会保障
2011年,童家桥街道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为260户,人数420人,支出146.7万元,比2010年下降5.1%,月人均291元,比2010年增长18%;城市医疗救助85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385人次,共支出8万元;享受廉租房补贴22户,廉租房实物配租12户;有国家抚恤、补助重点优抚对象200人,抚恤事业费支出6.7万元;有社区服务设施8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个,社区服务站7个;有社区日间照料中心3个,床位数6张。
就业
2011年,童家桥街道新增就业人员1450人,有258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389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84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
交通
童家桥街道有G212国道贯穿境内,与成渝公路、襄渝铁路相通。
历史文化
童家桥街道因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前后,有童姓居民在境内建一石桥而得名。
风景名胜
童家桥街道辖区内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歌乐山革命烈士纪念馆、渣滓洞和白公馆、蒋家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