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禅福
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
童禅福,男,1945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原浙江省民政厅副厅长。浙江省社会事务协会会长,浙江省民间组织研究会会长,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简介
童禅福,男,1945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原省民政厅副厅长,为浙江省社会事务协会会长,浙江省民间组织研究会会长,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专长为调研和写作。
社会调查四十年
新春伊始,浙江大学出版社推出的《察访中国 社会调查四十年》一书引起了许多党政领导干部读者的关注。该书作者童禅福是我国首届范长江新闻奖提名奖获得者,在20多年记者生涯和10多年机关工作中,始终坚持调查研究。《察访中国》汇集了他对重大民生课题的调研成果。日前,他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为全党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提供一点借鉴,这是我整理出版这本书的唯 一目的。”
关注四大领域
童禅福曾是浙江省广播电台记者、《中国新闻出版报》首批聘任的特约记者、全国先进工作者,现任浙江省文史馆馆员。《察访中国》是他继获得浙江省“五个一工程”奖的报告文学《新安江大移民》后的又一部力作。
童禅福以新闻记者的眼光,围绕民生课题深入社会调查研究采写了200多篇调查报告,其中有60多篇调查报告受到了中央领导和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察访中国》精选了44篇重点聚焦重大民生课题的调研报告和10篇涉及社会调查的札记心得,全书共38万字,分为社会管理、社会发展、心系“三农”、关注民生等四个部分,其中既有关于社会管理、社会发展的调研和思考,更有关于民生课题的调查和建议。这批实事求是反映社情民意的调研报告为高层领导决策提供了客观依据,有的甚至形成党委政府的文件下发,为政府解决了诸多难题,也为平民百姓解决了疾苦。
既代言亦发言
童禅福对调查研究的热情在20余年记者生涯中不断升温,而其中一件“小事”让他至 今记忆犹新:1988年3月24日下午两点多,上海市郊发生列车相撞事故,正在列车上的童禅福第一个冲进车厢抢救旅客,一个人救出两名日本女学生后,又同一位消防战士一起抬出了5名罹难者。经历了7小时的抢救工作,童禅福不顾疲劳地采写了一篇事故现场目击记。他的敬业精神受到了中国记协名誉主席邵华泽和浙江省人大原副主任许行的高度评价,他们称赞他说,记者应当具有崇高的品行和扎实的采访能力,既要做人民群众的“代言人”,又要做党和政府的“发言人”,在为人民做好服务的同时,还要努力去实践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这也恰恰是童禅福撰写的调研报告受到中央领导关注的重要原因。2003年年初,童禅福跟随一位省委领导到宁波调研,发现宁波市3万多党员干部结对帮困效果颇佳,建议在全省推广。省委领导说:“你是老记者,就由你来总结这个典型。”随后,童禅福冒着大雪再次来到宁波进行了广泛调研,撰写了《“结”出百姓对党的深情——宁波市党员干部帮困调查》,这份调研报告得到了当时浙江省委主要领导的批示,推进了浙江全省党员干部结对帮困工作。
童禅福在担任浙江省信访局局长时,经过大量的社会调查撰写了调研报告《探索新时期信访工作的新路子——从调查处理几起信访案件引出的思考》,提出要树立“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的理念”也有效化解了诸多信访难题。
多走多看多问
回首40余年的社会调查路,童禅福说,无论是做记者还是做官员,都要深入基层多走多看、多问几个为什么。他说,“在浙江常山县广播站当记者时,全县340多个村庄,我几乎村村到过;在浙江省广播电台当记者时,全省90个县、区也几乎走了一遍;其后我还采访了省外的浙商,调查了德国的殡葬事业,访问了美国涉外收养工作……”
童禅福说,社会调查研究涉及方方面面,有时需要跋山涉水、风餐露宿,甚至有的调查报告要经过5年、10年、20年的打磨,但却可以真实、广泛地了解社情民意。在40余年的社会调查中,童禅福相信,“人勤地不懒”,更始终坚持践行自己的座右铭“以人为本,立足本职,认真干事,诚实做人”。
在采访接近尾声时,童禅福说:“做记者时,经过实地调研采写的《“3·14”上海撞车事故记者目击记》获得全国好新闻一等奖。而多个调研报告受到中央和省部级领导的肯定,并且为百姓解决了一些实际难题则更让我高兴。”
出版图书
最新修订时间:2022-04-28 22:12
目录
概述
简介
社会调查四十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