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蒋村龙舟胜会)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蒋村龙舟胜会),流行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的传统节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端午节(蒋村龙舟胜会)始于唐代,兴盛于南宋,名于清代。清代被御封为“龙舟胜会”,是杭州市西湖区蒋村老百姓自发组织的传统民间娱乐活动,已有千年历史。
自明代开始数百年间,蒋村端午划龙舟的习俗从没间断过,据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在蒋村看到划龙舟像赶集会一样热闹,就御赐“龙舟胜会”,从此,蒋村“龙舟胜会”之称谓一直沿用,并流传至周边五常、古荡、益乐等乡镇。
主要活动
活动流程
端午节(蒋村龙舟胜会),杭州市西湖区蒋村土语称“龙船徜徉”,就是龙船到各家造访,在各家房前的水塘里表演。从四月二十日开始,龙船就陆续徜徉;到五月初五日是高峰,各乡所有龙船都汇集到蒋村深潭口石塘角竞渡;五月十三日,蒋村称小端午,这天全乡各村都参加龙舟胜会。这天过后,一年一度的龙舟胜会就告结束。
活动规模
活动范围
端午节(蒋村龙舟胜会)的活动范围以蒋村为主体,在蒋村现有的两万余人中,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七八岁的小孩,几乎人人都会划几下,其中青壮年划手有五千多名。蒋村已有163条龙舟(2014年底统计数字),其中赤膊龙舟150条,半天装龙舟11条,满天装龙舟2条,以自然村为单位组建的龙舟队60多支。
每年端午节这天都有一二百条龙舟汇聚在西溪湿地深潭口洋“胜漾”。“胜漾”有规定的路线,每条龙舟要先划遍深潭口洋的四周,到深潭口洋中间原地做360度旋转(俗称“载泥坝”)。龙舟胜会结束后,村民们以村为单位聚在一起吃龙舟酒。
龙舟桨手
一般龙舟上有十名桨手,可分为五档:一档、二档管方向,保龙头;三档防水淹,保船舱;四档尽力划,保速度;五档竞技表演。除了十名桨手,龙舟艄上还站着一个人,谓之压艄人,俗称踩艄龙头。任务是把龙舟的船尾压低,不使龙舟头重脚轻,从而避免折桨沉船的危险。一比击桨整齐而有力;二比踩艄姿态优美,踩艄与划桨动作是否协调;三比龙头翘得高且水抛得高;四比龙嘴出水量大等。两船并排时,同时也比速度。
龙舟制作
装饰种类
龙船分四种:一是赤膊龙船,即普通的农用船,不装饰;二是满天幛,以龙为主的彩装船;三是半天幛,比满天幛的装饰稍简;四是乌头龙船,即用黑布包住龙头,等胜会结束时便用火烧掉,谓之“放龙归天”,名为“斋龙王”。
制作工艺
民国初年(1912年),以村民蒋其高为头的18户人家,请来了船匠、石匠、木匠、漆匠、绣花匠、雕花匠、器谱匠、塑佛匠等八大工匠自己琢磨、设计,图案先用南瓜雕刻出模型,再用木头雕刻成型。整整用了两年的时间,花了近万块银元,在民国十六年(1927年)的端午节,蒋家村的彩龙船终于造好。整只彩龙船前雕有龙头,龙头下有一块石刻的牌匾,上书“蒋村龙舟胜会”,龙头上还停有一只金鸡,权当凤尾。龙头后面有一个手执会旗、背着“龙舟胜会”背包的太子,后有龙尾,龙尾上还挂了条蜈蚣,是为了驱除百虫。龙船中间插有39面旗帜,有帅旗、虎头旗、龙旗和三角旗,还有13顶凉伞,其中3顶大凉伞,直径有1米左右,10顶小凉伞,分列两边,插在10个操桨手的头上。前后有2块牌楼,中间是插虎头旗的架子,船中有1个香亭,内供有老龙王,旁边还有一个抽收架,通过一抽一收,有4个小孩在翻跟头,代表着龙宫里的一些文艺活动。两边还插有18件武器。
蒋村的龙舟装饰有“满天幛”“半天幛”“赤膊龙舟”“泼水龙舟”等。满天幛龙舟制作程序较多,共需700多个工时。
1.造船。以杉木为主,2.6立方通长杉木20支,船的总长为8.6米,两头尖,中舱宽为1.8米。
2.搭架子。在造好的船.上搭上木架,可在上面装饰。需杉木两个立方,做成圆柱脚8根,牌楼一个,上下花板21块,其他按造型所需选取。
3.雕花。龙舟上的花板,全是有主题的雕刻,主要雕《封神榜》《西游记》《三国演义》等老百姓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
4.上漆。因船要在水里行,船造好后,要上桐油漆。
5.绣花。满天幛龙舟共需装饰大凉伞3把,小凉伞10把,三角龙大旗4面,小三角旗28面,飞虎旗10面,百脚旗2面,大帅旗1面,小帅旗10面,横幅2块。这些旗上正反两面都绣有龙等各种图案。
6.其他配饰。船上还需有十八般武器,香炉亭一座,龙王一尊,龙王太子一位,小靠一件,秋千架一个,四位小人物(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龙头、龙尾、锦鸡、蜈蚣各一只,划桨10把,踩艄、避艄桨各一把等。
7.乐器。需苏锣、虎锣、小锣、狗叫锣、小大钹、中鼓、豹鼓、海锣各一只,还需乐师专门谱曲。
文化特征
端午节(蒋村龙舟胜会)是一项融祭神、纪念、问天、祈福、禳灾、竞技于一体的民间文化活动。
唐朝时,蒋村地区河港纵横,水网密布,每当入夏山洪肆虐。因此人们在入夏之季制作龙舟,愿水患不再肆虐百姓,伤及河田。这一时期,其它地方的龙舟竞渡活动逐步流传开来,与古蒋村西溪独特的地形相结合,形成了生生不息的蒋村龙舟文化。
活动的当天,家家裹粽子、吃粽子;户户门前挂艾叶、菖蒲、桃枝、大蒜、灰粽子(乖种子);吃“五黄”,即雄黄酒、黄鱼、黄瓜、黄鳝、咸鸭蛋中的蛋黄;挂香袋;新出嫁的女儿家,这天要备粽子、毛巾、扇子等送至男方家,并将物品分发给亲友,俗称“赞节”。蒋村有“端午大如年”、“划龙舟体强庆丰年,观龙舟吉利保平安”的说法。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端午节(蒋村龙舟胜会)蕴藏着重要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等。在蒋村西溪建有十余所寺庵,如集福庵、水香庵、圣庙、鹿苑庵、新庵、慈觉庵、瑞云庵、潭影庵、生生庵、护生庵、云溪庵等,不仅是佛门之地,也是文人学士聚会创作的诗文社团所在地,成为西溪湿地风光的核心价值。
传承状况
端午节(蒋村龙舟胜会)因龙头用于划龙舟,直接与水接触,故要上漆,漆有底漆及红、绿、白、黑、蓝各色彩漆,根据要求选取。因年轻人不愿意去学这门手艺,这门民间艺术已近失传。会雕刻的人越来越少。在蒋村,手艺好的雕刻师傅只有蒋子林一人。在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河渚街景区和西区有龙舟展示馆,馆内陈列满天幛、半天幛、赤膊龙舟、五常龙舟、和睦龙舟、乌篷船等实物,并陈列各种龙舟模型及蒋村和五常龙舟胜会历年图片。
保护措施
2005年11月1日,蒋村成立了杭州市西湖区蒋村龙舟协会,蒋村龙舟竞赛已成为第四届东亚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2008年来,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年年举办了国际龙舟比赛。街道有162条龙舟,60余支龙舟队,青壮年队员多达4000多名。
2009年起,民间公益组织公羊会加入到了蒋村龙舟传承和保护中。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杭州市西湖区蒋村龙舟协会获得“端午节(蒋村龙舟胜会)”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端午节(蒋村龙舟胜会)”项目保护单位杭州市西湖区蒋村龙舟协会评估合格。
社会影响
社会活动
1987年,蒋村乡选派的龙舟队参加杭州西湖国际旅游节龙舟表演赛。
1993年,蒋村乡参加在北京举办的全国龙舟邀请赛。
2001年,蒋村乡举办了首届“蒋信杯”龙舟比赛。
2005年5月1日,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建成和开放,各地游客纷纷慕名前来休闲观光。蒋村龙舟还参加西博会娃哈哈西湖狂欢节,编演蒋村龙舟舞对外演出。
2006年5月,蒋村百姓在西溪湿地举行龙舟赛,炮仗、锣鼓震天,河里处处可见各种龙舟和刻着雕花的船桨,参加龙舟大赛的有116条,观看群众有8000多人。
2023年6月11日,西湖区蒋村街道端午“龙舟胜会”开幕,400多人齐聚蒋村港,世界冠军、浙江大学中国水上运动发展中心副主任许亚萍来到现场助阵。22日,杭州蒋村“龙舟胜会”在西溪湿地深潭口起航,200余条赤膊龙舟分别从合建港(含圆觉庙)、十字港、严家桥(含五常港)三个下水点出发,腾舟破浪直达深潭口,参与“龙舟胜会”中难度较高、具有观赏性的“胜漾”环节。
荣誉表彰
1997年,蒋村乡人到香港参加国际龙舟赛夺得了亚军。
1998年,蒋村乡人参加全国龙舟邀请赛和西湖国际金秋龙舟赛中,连夺两项桂冠。
2000年,蒋村乡人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国际邀请赛中,取得了季军的成绩。
2001年,蒋村乡人在澳大利亚国际龙舟锦标赛中获得银牌。
2008年,蒋村街道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龙舟)”。
2019年2月,杭州市西湖区蒋村街道办事处凭借“龙舟竞渡”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
文化轶事
传说南宋皇帝赵构有一次打了胜仗,便命令军队和百姓在西湖里划龙舟以示庆贺,于是就有了满天幛龙舟和半天幛龙舟。龙舟前饰龙首,后装龙尾,船舷两旁排列健壮的操桨手,船尾有持长桨的舵手,船上彩旗招展,也有全用彩色幔帐的(满天幛龙舟和半天幛龙舟),船里坐着敲锣打鼓的乐手。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节,八社四镇的村民都会从四面八方集聚而来,这一有着浓厚地方特色的民俗一直保存着。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28 15:26
目录
概述
历史渊源
主要活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