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说是公元前5世纪的中国哲学家
墨子(前468—前376)提出了类似于原子论的思想。
他在《墨子·经下》中指出,“非半弗斫,则不动,说在端”,意思是说物质不断从中间分割,直到无法再分,此时的物质便叫做“端”。他又指出,“端,是无间也”,即“端”是无法间断的。可以看出,墨子的“端”说实际上是原子说的雏形。墨子中有“始”和“端”两个关于时空的概念,“始”是时间中不可再分割的最小单位,“端”是空间中不可再分割的最小单位(即原子),这样就形成了时空是连续无穷的,连续无穷的时空又是由最小的单元所构成的,在无穷中包含着有穷,在连续中包含着不连续的时空理论。这说明中国古代学者同古希腊哲学家一样,早就具有了原始的物质小单位的概念。虽然提出的时间稍晚,但在内容上也可同古希腊原子论相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