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筒,是哈尼族落击体鸣
乐器。是由生活器具演变而来的乐器,流行于云南省思茅地区、
西双版纳傣阿嘎族自治州和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等地。
竹筒简介
由生活器具演变而来。流行于云南省思茅地区、西双版纳傣阿嘎族
自治州和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等地。古称“熷”,指用竹筒为器皿,再经“烤”“
烧”“
蒸”“炖”等方法将食物致熟的烹调方法。竹筒也被制作成各种工艺品,笔筒、台历等,广为流行于市面上。
形制特征
勤劳智慧的
哈尼人,将生活中用于背水的竹筒,逐渐演变成为歌舞伴奏的乐器。竹筒多选用较长而粗大的凤尾竹筒制成(图),筒长100厘米~120厘米、筒径7厘米~9厘米,上端敞口并修削成 45度角斜面,中间打通竹节,下端筒底保留竹节。竹筒无固定音高,哈尼族一般多选用十二个音高不同、但发音洪亮的竹筒为歌舞伴奏。
传统舞蹈
在
墨江、
江城、澜沧、
孟连、
景洪和勐海等地流行的《
竹筒舞》,是深受哈尼族人民喜爱的群众性文娱活动。在村寨的院坝中心,演奏者们一边歌唱,一边手持竹筒将筒底向地面上专设的木板冲击,使之发出有节奏的“咚咚”音响,人们围成圆圈,随着竹筒的节奏翩翩起舞,并按逆时针方向徐缓前进。除老人和儿童外,
哈尼人都竞相参加,尤以年轻的小伙子和姑娘最为活跃。每逢一年一度的
春节,哈尼族人民
通宵达旦地欢乐、庆祝,《
竹筒舞》要跳三天三夜,老年人也凑在一旁,一边饮酒一边唱起叙事歌,兴尽方散。 哈尼族《
竹筒舞》的伴奏乐器,除竹筒外,还有铓、镲等。
基诺竹筒
简介
基诺竹筒,
基诺族敲击体鸣乐器,又称七轲。流行于云南省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 基诺洛克。基诺竹筒,每个竹筒多用一节毛竹制成,一棵大毛竹可做若干个竹筒。一般多由四至七个组 成,以七个一组最为流行,而又以七个竹筒都取材于一棵竹子为佳。竹筒有大小两种,它们 不仅尺寸有别,其式样和用途也各不相同,稍大者称布姑,略小者称切克。
背景
在祖国西南边陲
景洪县的
基诺山,山青林密,气候温和,竹楼点缀山寨,这里是
基诺族聚居 的地方。传说基诺人的祖先,是三国时代随孔明南征时被“丢落”的一支人马。清初文献记 载为“攸乐”。
基诺族以农业为主,男子酷爱狩猎。竹筒最早是盛水的器具,后来成了
西双版纳地区许多少数民族狩猎时敲击的响器,用于集体围猎撵山时惊吓野兽。经过
基诺族人民长期的劳动实践和不断发展,已成为七个一组的旋律乐器。每当捕到较大野兽时,猎人吹响 竹 制的“杓北”发出信号,人们便闻讯赶到现场,当即砍下毛竹制成竹筒,一路上边走边敲边 唱边舞,抬着野兽返回山寨。
基诺族自称“基诺”,过去的汉文译称为“攸乐”。
基诺族是我国政府1979年6月正式确认的单一的少数民族。共有1.8万多人,主要聚居在云南省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的
基诺山基诺族乡。勐旺、勐养、撒揽坝等地以及
勐腊县的勐仑、象明,也有
基诺族散居。
基诺族人民有本民族语言,内部没有方言区别,他无文字,使用汉字。有丰富的民间
口头文学流传。歌舞是
基诺族群众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伴奏的乐器有三弦、萧、竹响篾以及七个音节的竹筒打击乐器。人们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学会了一些喜闻乐见的曲调,能够触景生情,随意填词,引吭高歌。
分类
基诺竹筒,每个竹筒多用一节毛竹制成,一棵大毛竹可做若干个竹筒。一般多由四至七个组成,以七个一组最为流行,而又以七个竹筒都取材于一棵竹子为佳。竹筒有大小两种,它们不仅尺寸有别,其式样和用途也各不相同,稍大者称布姑,略小者称切克。
〔布姑〕用较粗大的毛竹筒制作,通高24厘米~36厘米,筒径7厘米~8厘米 ,上端敞口,下端底部留 有竹节,在上端筒壁一侧正下方开有一条垂直缝隙,缝长10厘米~16厘米、缝宽1厘米~2厘 米。布姑 的音高决定于筒的长短、筒径大小、缝隙的长度和宽度。用于捕猎到野牛、大野猪和马鹿等较大野兽时敲击。
〔切克〕用稍细小的一节或两三节毛竹筒制作,通高34厘米~46厘米,筒径5 厘米~6厘米(图4),筒下端留竹节,从竹筒的1/2处左右向上修削成
斜口,不开垂直缝隙,上端只留有一片呈三 角形的部分筒壁。切克的音高与筒长、筒径和修削的
斜口角度有直接关系。用于捕猎到山羊 、小野猪和麂子时敲击。
演奏
演奏时,坐奏或行奏均可。行奏时,左手持竹筒下端,筒口朝下,右手执硬木棒或毛竹片 敲击竹筒上部。木棒长24厘米、宽2厘米、厚1厘米。坐奏时,领奏者击三个或四个竹筒,并将竹筒横于腿上,高音竹筒在外,
低音竹筒在内,用一手执硬木棒演奏,发音清脆洪亮。七 个一组的布姑,由大到小的
基诺语名称为尤优、革勒多、革姑、革公、春绕、
春女、春卯, 按五声音阶排列,音域g-a1。有极少的村寨也使用八个或九个一组的竹筒,它们分别用于 捕到母野兽或公野兽时敲击。这是一种合奏乐器,一般多为每筒一人集群演奏,也可四五人 合击,少于七人时,其中有一或两人兼奏两三个竹筒。竹筒用后不保存,用时都临时制作。 竹筒与
基诺族的狩猎生活密不可分,其它场合则不使用。按民间风俗,凡捕到大 野兽时,在猎归凯旋途中,人们都要反复唱着《回家调》、《猎获调》 ,回寨后大家分享猎物时,则唱起《到家调》、《欢庆调》,并用竹筒为其伴奏。竹筒有一定的演奏规律,已形成曲调的固定节奏伴奏型。音色丰富,音响谐和,清脆的竹筒声和粗犷的歌声,融汇于基诺人的欢乐之中。
意义
1980年10月,在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
基诺族白腊支,将大小不同的竹筒置于架上,制成五音竹筒用于独奏,随演唱曲调敲击简化的旋律,与另外四位执无固定音高的单竹筒的奏 者互相配合唱奏《猎获小调》,生动别致,纯朴粗犷,气氛热烈,富有浓郁的
基诺族风采。
布姑:
基诺族用竹筒制成的乐器。
外形很像侗族的高音芒筒,多由一节毛竹做成,一根
大竹可做若干个竹筒。每个竹筒高30厘米左右,筒径6厘米左右。上端敞口并修削成斜面,下端底部留有竹节,在竹筒的筒口斜面正下方,开有一条宽1厘米左右的垂直缝隙。布姑多用于热烈的欢庆场合,当猎获大野兽时,多敲击口朝上的大布姑,猎获小野兽时,则敲击口朝下的小布姑。这些 竹简使用硬木棒敲击,一般都没有固定音高,演奏通常集体进行,最少也要两人一起敲击。
布姑在
基诺族人民中长期流传,已经发展为有固定音高的成组竹筒。一般多由4~7个组成,以7个一组的最为流行。成组竹筒的筒高20~40厘米,筒径5~7厘米。由一个人坐在地上击奏。7个一组布姑的音列为五声音阶,音域由(g~a1)。音色清脆悦耳。在迎接狩猎队伍归来的时候,人们常在布姑的伴奏下唱起粗犷的歌以示庆祝。 近年来布姑己用于舞台演出。演奏者执棒击奏成组布姑,与另外几个手击无固定音高布姑的演 唱者互相配合唱奏。成组布姑随演唱曲调敲击简化的旋律,音响丰富,气氛热烈,富有浓郁的基诺族风采。
竹筒应用前景
竹筒被制作成了工艺品,不单单的局限于乐器的演奏。自然生长的竹筒在形态上可能不是很统一,所以需要经过后期打磨、切削、雕刻上色等处理最厚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工艺工艺品。国内的旅游景点,像安徽黄山、湖南岳阳、青岛,大连,桂林等国内著名景区都有竹筒工艺品销售。随着人们对美的日益追求和人们出行的途径越来越多,这种工艺品在旅游景点的销量是很可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