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管寺镇
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下辖镇(已撤销)
竹管寺镇(已撤销)33550人,隶属于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地处蓝山县北部,东临毛俊镇、土市乡,南抵塔峰镇,西与犁头瑶族乡,祠堂圩乡相邻,北与楠市镇接壤,全镇总面积86.9平方千米。2011年末,竹管寺镇总人口33550人。
历史沿革
1950年,属蓝山县第四区,即总管区(含竹管寺、总管庙)。
1956年,设竹市乡。
1958年,改为竹市人民公社(辖竹市、总管庙、两江3乡)。
1984年,撤社建乡,为竹管寺乡。
1986年,将竹管寺乡撤乡为建制镇。
1995年,将总市乡撤乡合并到竹管寺镇,为建制镇。
2015年,撤销竹管寺、塔峰2个建制镇,设立新的塔峰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竹管寺镇辖老街、新街2个居委会,以及竹市、五坊塘、成家、塘复、上丰头、李子荣、上堂庵、背子冲、杨美洞、山美堂、排楼脚、桃源坝、廖伏荣、荷叶塘、岩口、黄泥井、珠凤塘、岐石脚、总市、界头、源桐、文星、大富头、石豪尾、下坊、大坪、万山、贵林、小泉、信卿、蒋家洞、白跃、刘景福、金银塘、近江等35个行政村,下设281个村民小组。
截至2014年10月,竹管寺镇下辖2个社区和35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地竹市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竹管寺镇地处蓝山县北部,东临毛俊镇、土市乡,南抵塔峰镇,西与犁头瑶族乡,祠堂圩乡相邻,北与楠市镇接壤,全镇总面积86.9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竹管寺镇境内大部分为山、丘地形,地势中间低、平坦,四周高,地面高度大多在海拔500米左右。
水文
龙冲庙河发源于犁头瑶族乡凉亭坳,五指河发源于犁头瑶族乡五指山,两河均自西向东汇入濛溪河,贯穿全境,流入钟水河,总长3千米。境内有山塘水库4座。
自然灾害
竹管寺镇冰冻平均每年都发生1~2次,最严重的是2008年的冰雪,受灾面积1万公顷,损坏房屋600余间。
人口
2011年末,竹管寺镇总人口33550人,8356户,其男性17959人,占53.77%,女性15591人,占46.23%;14岁以下6122人,占18.2%;15~64岁24950人,占74.4%;65岁以上2478人,占7.4%。人口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瑶族、畲族
经济
综述
2011年,竹管寺镇财政总收入1148万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0万元,比上年增长18%。完成营业税88万元,企业所得税9万元。
农业
竹管寺镇有农业耕地面积1721.5公顷。主要农作物以水稻、薯类、生姜等为主,2011年生产稻谷1.9万吨,薯类263吨,豆类348吨。2011年蔬菜种植2676亩,产量4690吨。畜牧业以生猪、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18.3万头,家禽饲养量36万羽。水产以稻田养鱼为主,2011年养殖水面2000亩。
工业
竹管寺镇工业以胶合板厂、机砖厂、毛织厂、食品加工厂为主。2011年工业总产值3000万元。胶合板厂年产值150余万元,毛织企业40余家。
金融
2011年,竹管寺镇有信用社2个,业务总量3.5亿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竹管寺镇有中心小学2所,村小16所,中学2所,在校小学生2176人,中学生701人,中小学教师共16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为100%。
文化事业
2011年末,竹管寺镇有乡镇文化站2处,村级文化活动中心19处,各类图书室22个,藏书26万余册。
医疗卫生
2011年末,竹管寺镇有镇中心医院1所,定点村级卫生室25个,门诊部1个,床位40张,固定资产总值32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42名,其中执业医师6人,执业助理医师5人,注册护士8人,35个行政村村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9%。
社会保障
2011年末,竹管寺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18户,人数186人,支出38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052户,人数1235人,支出98万元。农村优抚对象118人,发放优抚金56.9万元;农村敬老院1所,供养孤寡老人37人,年供养金12万元,农村五保供养户106人,发放18.7万元:各种大病救助对象82人,救助资金17万元,救助特困群众600人,发放救灾、救济金18万元。
邮政电信
2011年末,竹管寺镇有邮政代办点1处,邮政业务年总量400万元,报纸、杂志累计期发行量250份。电信服务网点1个,无线电话780户,有线电话600户,互联网用户1090户,移动信号覆盖全镇所有行政村。
交通
竹管寺镇境内35个行政村全通水泥路,境内有二广高速(二连浩特至广州)、夏蓉高速(厦门至成都)、省道216线贯穿境内东西南北。
历史文化
竹管寺镇因镇政府驻竹市村,古时候村里有座寿相寺,寺内翠竹林立,故而得名。
参考资料
2014年行政区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最新修订时间:2021-09-09 11:16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