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编艺术
四川特有的民间艺术
竹编艺术是四川特有的一项古老的民间艺术,它源于明清时期,道光同治年间。
历史沿革
竹编是四川特有的一项古老的民间艺术,它源于明清时期,道光同治年间。四川崇州府(今成都崇州市)人张国正酷爱竹编,在学习总结丰富的崇州民间竹编艺术的基础上,张国正将竹篾越划越薄、竹丝越劈越细,器具编织得越来越精致。渐渐地,竹丝细得没有了骨力,难以自己成型,张国正就选用了瓷器、漆器来作为底胎,让竹编依附在底胎上。由此竹编技艺从无胎成型进入了有胎依附的阶段。瓷胎竹编的前身--有胎竹编诞生了。当时这种纯手工制作的精美艺术品,多作为贡品供皇室享用。瓷胎竹编以其“精选料、特细丝、紧贴胎、密藏头、五彩丝”等技术特色在众多民间工艺中独树一帜。细竹编的出现,特别是有胎竹编的出现,使竹编从单纯的实用进入到实用与观赏相结合的新境界,步入了工艺美术的行列。张国正的创新得到了各界的重视,他制作的漆胎饭盒、烟盒、帽筒等作为贡品呈进了宫中,还有产品参加巴拿马博览会并获得银奖。张国正也因进贡有功被御赐“五品军工”。光绪年间,四川道台周孝怀在劝业局下设立细篾科,聘请张国正担任教师,招收学生,讲授有胎竹编技艺。
进入民国,张国正的弟子肖天龙、刘福兴等人相继在成都开店铺、搞竹编。后来广汉人林绍清跟随刘福兴学艺出师后也开店从事瓷胎竹编。抗战期间,由于美空军进驻成都,以及沿海地区大批人员内迁,竹编产品曾一度销势看好。但随着时局恶化,战乱频频,人们死的死,改行的改行,整个瓷胎竹编行业就只剩下林绍清一人还在苦苦挣扎。到了四十年代末,连林绍清也被迫放弃竹编,回乡务农去了。
新中国建立后,政府重视民间艺人及其艺术,在国家百废待兴之际,政府就组织人员从事民间工艺的调查、发掘、恢复工作。1954年,林绍清回到成都,参加了工艺美术小组,开始恢复瓷胎竹编生产。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年代,竹丝工艺厂被迫取消了建制,保留了三十多人作为竹编车间并入了成都市工艺美术研究所,从国营工厂又倒退回合作工厂。不过瓷胎竹编的生产一直没有停止,就是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中,竹编工人们仍然坚守工作岗位,1971年后随着国家外交、外贸的发展,竹编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国家投资修建了新的生产大楼,重新组建了成都市竹编工艺厂。
随着时间的流逝、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消费观念也发生了改变,而从上世纪70年代到2000年,竹编产品却没有任何的创新和发展。编满碗口的杯子、粗编的熊猫花瓶上、有简单图案的茶具,这样的产品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
邓小平同志说过:“发展才是硬道理。”竹编大师谭代明深深懂得只有创新,竹编工艺才能发展的道理。在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后,谭代明独创了“成都新派竹编”。“成都新派竹编”所用竹材是经过严格挑选来自熊猫家乡的特长无节竹,加上制作时只使用表皮一层,所以收成率仅有千分之八,一些特制的竹丝还只有千分之一、二的收成。竹丝断面全为矩形,在厚薄粗细上都有严格要求,厚度仅为一两根头发丝厚,宽度也只有四五根发丝宽,根根竹丝都通过匀刀,达到了厚薄均匀,粗细一致。采用不同的手法,经挑、压、破、拼等编织绝技,通过虚实和明暗变化,与书画艺术巧妙结合,经手工编辑绘制而成。艺术作品清秀、古朴典雅、图案精美、栩栩如生。精细的效果和艺术神韵,完全可与丝绸、刺绣相媲美,新派竹编工艺既保持了绘画艺术的神韵,又体现了传统竹编的风格。
创始者
谭代明是成都市民间艺术家,新派竹编创始人。自幼受其父辈艺术熏陶,耳濡目染,从艺二十多年来,对技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勤于实践、不断创新,2003年开发研制出的“瓷胎竹编画盘、茶、酒具”,做工精细,风格独特,集艺术性、观赏性、实用性、收藏性于一体。它是竹编工艺和绘画艺术的结合,是竹编制品精品中的精品,艺术中的艺术。2003年曾随省政府代表团赴香港参加“四川香港合作发展周”民俗风情大庙会活动,深受香港特区人民的喜爱和国外朋友的青睐。“熊猫瓷胎画盘”、“川剧脸谱”荣获四川省旅游局、省旅游商品协会颁发的“旅游工艺品设计大奖”。
现状
竹编工艺正处在一个较为艰难的处境,特别是谭老师所从事的精品竹编,它对艺术家的技术要求高、制作周期长等都是制约新派竹编发展的因素。从与谭老师的谈话中可以看出,虽然谭老师一路走来很辛苦,但是她对这门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还是很有信心的,她也在盘算着在竹编市场转暖的时候,教授一批徒弟,使这门民间艺术永葆青春活力。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08 10:55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