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编(安溪竹藤编)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传统美术
竹编(安溪竹藤编),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安溪县竹藤编工艺有千余年历史,《安溪县志》《五代初建安溪县记》有安溪开先县令詹敦仁于五代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在叙述当时民俗民生时“荷畚执筐”的记载,《泉州府志》有五代越王钱弘傲幕僚黄夷简于北宋统一中国时,退隐安溪的记述,其山居诗有“春山几焙茗旗香”之句,说明一千多年前,安溪就有“执筐、焙茗”等竹制品。
唐末,安溪竹藤编织盛行。
宋元时期,安溪的竹藤编承袭了唐的编织法,竹藤编开始普及,农具、茶具、生活用具中属于竹藤编的比较普遍。
明清时期,安溪从事竹编的艺人不断增多,工艺水平不断提升。
晚清至民国,安溪竹藤编多散见于内安溪农村的家庭副业,篾货上圩市交易或请师傅上门编织。
20世纪70年代,安溪尚卿公社先后创办竹编车间、竹编工艺厂,1983年尚卿竹编工艺厂生产的竹藤工艺品达到6大种类,40多个花色品种。
工艺特征
基本特征
安溪竹藤编工艺为纯手工操作,编织造型丰富多彩,编织工艺讲究精致、美观、耐用,产品色彩明快、淡雅清新、精巧实用。安溪竹藤编工艺精湛、用料考究,具有传统的民族特色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工艺技法
安溪竹藤编工艺技法有:一起一落,三条纹编,两条斜纹编,菱形花编,六角穿花编,两起两落、密编。
编织技法
编织是安溪竹藤编工艺品成型的主要工艺流程。编织是在两向互相垂直的编织材料间相互作挑和压的交织中完成的,纵向的线条称之为“经”,横向的线条称之为“纬”,由此引伸变化多端的编织花样来。编织在形式上有立体编织和平面编织两大类,在方法上有密编和疏编两种。主要有6类普通编织法和8类特殊编织法,以及收束和夹口技法。
1、十字编:十字编是挑压编织中的基础,编织纹路呈十字交叉而得名,该法编织简单,用途广泛。按其编纹又可分为朗经十字编(排列疏朗)、狭篾十字编(使用同一规格窄篾、经纬线排列等距离)、单篾十字编(经纬篾宽度相等,作挑1压1)、砖块千字编(形如砖块排列)、图案花十字编(形成一定图案)等。
2、人字编:人字编以编织纹路呈人字形而得名,人字编的经纬线作密编。常见的有挑二压二人字编、挑三压三人字编。
3、六角编:六角编是编织中的一大类,呈三向交叉编织,不分经纬线。常见的有六角眼、三角眼、龟背、虎头眼、和尚头等。
4、螺旋编:螺旋编形似农家养鸡用的鸡笼罩的口圈编织。故又名“鸡笼顶”。螺旋编是多向篾进行交织编之后所形成的一个圆形口。这个圆形口不须紧固,由篾的交织而互相制约着,篾与篾之间交织的各个夹角都相等,圆口整齐且美观。交织的篾根据产品的需要可多可少,多可达30条,少则为8条。螺旋编可以分为单层螺旋编、双层螺旋编和弹心螺旋编三种。前两种属疏编,后一种属密编。
5、圆面编:圆面编是用编丝作围绕圆心周编的编织法,在农用器具和工艺竹藤编中经常用到。一般作为圆形产品的盘底和盘盖之用,常用的有圆形加经编、圆形合经编、圆形穿经编、圆形排经编4种。
6、纹丝编:纹丝编是竹藤编中经常用的一种编织法。它不仅用编丝和经篾作挑压,而且编丝与编丝之间也有规则的自我绞压,因此称其为“绞丝编”。竹藤工艺品中的收口、收边、收脚常用此法。常见的绞丝编有二绞丝、三绞丝、四绞丝和花箍丝4种。
工艺流程
主要原料
安溪竹藤编的主要原料有毛竹、海南藤、龙须藤或安溪本地山藤、猫儿藤和部分木料以及各色染色料、淳酸清油等。
主要工序
安溪竹藤编程序包括竹篾和藤片加工、编织(含设计、取料、编织、装饰、装配、油漆等工艺过程)、后续工序包括刷色和上漆、编材和竹藤编制品的防蛀防霉处理。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安溪竹藤编工艺历史悠久,其发展传承历程与民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具有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传承人物
陈清河,男,汉族,1940年4月出生,安溪尚卿人,2018年5月被评定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传承项目“竹编(安溪竹藤编)”。出身竹藤编世家,1949年就曾向父亲陈桂生学习竹篾工艺,1958年师承许其骏老师,系统学习竹藤技艺和工艺美术的理论知识。定期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先后无偿培训学徒940多人,创办竹藤职高班,亲自编写教材,义务授课,培养竹藤编技艺传承人100多人。
陈明辉,男,汉族,1962年7月出生,泉州安溪县人,泉州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传承项目“竹编(安溪竹藤编)”。1982年师承陈清河系统学习竹藤编织技艺。收黄世春等3人为徒,传授竹藤编技艺,培训编织工人和爱好者约10万人,并联办竹藤技艺教学班,先后培养750多名。
黄连福,男,汉族,1969年1月出生,泉州安溪县人,泉州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传承项目“竹编(安溪竹藤编)”。1980年随父亲黄春生学习竹藤编织技艺,1985年师承陈清河学习竹编工艺。以作坊为依托带学徒,言传身教,传授竹藤编技艺学徒达260多人,并兼任竹藤职专班工艺实践指导老师,义务授课。
保护措施
1971年,安溪在全国率先设立竹编车间,与福建省进出口工艺品公司挂钩定点,成为中国、福建省竹编工艺品出口生产的重点基地。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安溪县家居工艺商会获得“竹编(安溪竹藤编)”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泉州市设有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该馆位于泉州侨乡体育中心内,建筑面积9000多平方米,展陈面积6500多平方米,分二、三、四、五层展区四个部分,第四部分“天工之巧,匠心营造” 展览展示项目含有安溪竹藤编。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竹编(安溪竹藤编)项目保护单位安溪县家居工艺商会评估合格。
社会影响
社会活动
2017年12月12日至15日,第二届中国(安溪)家居工艺文化博览会于中国(安溪)家居工艺城举行,博览会上展示了安溪竹藤编技艺和由竹藤编技艺衍生而来的安溪家居工艺文化产业整体形象。
2020年,尚卿中心小学尚艺少年宫内开展题为《安溪藤铁工艺发展与艺术品赏析》专题讲座。
2020年11月15日,第二届“黄炎培杯”中华职业教育非遗创新大赛暨非遗职业教育成果展示会,在重庆市女子职业高级中学举行,华侨职校学生代表现场展示了安溪竹藤编非遗技艺。
2021年12月4日,2021年广州文化产业交易会在广州开幕,泉州展区设有安溪竹藤编等六个非遗工坊,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技艺。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20 18:15
目录
概述
历史渊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