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蛏
竹蛏科软体动物的统称
竹蛏(学名:Solenidae)是竹蛏科软体动物的统称,俗称蛏子。竹蛏贝壳光滑,黄褐色,有光泽,壳质脆薄;表面凸出,背缘与腹缘平行,后端钝圆,呈长方形,生长线明显。竹蛏的种类较多,主要有大竹蛏、长竹蛏、细长竹蛏和短竹蛏等。因两壳形似竹筒,故名
物种学史
竹蛏又名蛏子王‚为海产双壳软体动物‚体呈延长形‚两壳合抱后呈竹筒状‚故得竹蛏之名。
林奈在1758年建立竹蛏属(Solen),描述其两壳合并成圆柱形,贝壳拉长且两端开口,Gray在1854年提出竹蛏科可按照贝壳主齿的个数和前后端形状划分为不同的属,即主齿为1·1、前后端呈截形的竹蛏属和主齿为2·3、前后端相对圆的灯塔蛏属(Pharella)、刀蛏属(Cultellus)、荚蛏属(Siliqua)、淡水蛏属(Novaculina)等。H. & A.Adams1858年在文章中将竹蛏科划分为竹蛏亚科Soleninae(包含竹蛏属、Solena、Ensis)和灯塔蛏亚科Pharinae(包含灯塔蛏属、刀蛏属、荚蛏属、截蛏属Solecurtus等)。Ghosh在1920年将竹蛏科分为淡水蛏亚科(包含淡水蛏属)、竹蛏亚科(包含竹蛏属、灯塔蛏属、刀蛏属、荚蛏属、花刀蛏属Ensiculus等)以及截蛏亚科(包含截蛏属等)。之后Thiele在1922年将竹蛏科划分为淡水蛏亚科Novaculininae(包含淡水蛏属和缢蛏属Sinonovacula)以及竹蛏亚科(包含竹蛏属、灯塔蛏属、刀蛏属、荚蛏属等),并将截蛏属放置于紫云蛤科(Psammobiidae)。Cosel在1993年将竹蛏科提升为竹蛏总科,并按照主齿的数目将总科划分为竹蛏科和灯塔蛏科,Bolotov认为Novaculininae是Pharellinae的次异名并将其放置于灯塔蛏科,而截蛏科和紫云蛤科被划分到樱蛤总科(Tellinoidea)。竹蛏总科划分为竹蛏科和灯塔蛏科,截蛏科属于樱蛤总科已成为公认的分类系统。
形态特征
外部形态
贝壳尺寸偏大,呈长方形,轻微扁平,表面光滑覆盖有黄色或棕色壳皮(periostracum),壳质易碎,不透明;贝壳前后端开口,两壳相等;背缘几乎平直,腹缘平直或稍微弯曲;壳顶(umbo)低平位于贝壳前端或近前端,不明显;外壳表面没有放射纹,同心纹(commarginal growth lines)不明显。贝壳内部前闭壳肌痕(anterior adductor muscle scar)细长,后闭壳肌痕(posterior adductor muscle scar)三角卵圆形,外套窦(pallial sinus)浅且不明显,外套线(pallial lines)与闭壳肌痕愈合;左右壳各1个强壮的主齿(cardinal tooth),无侧齿(lateral tooth)。
内部形态
肌肉系统(muscle system):竹蛏个体靠近背缘自前端至后端依次有前闭壳肌(anterior adductor muscle)、前收足肌(anterior retractor)、后收足肌(posterior retractor)、后闭壳肌(posterior adductor muscle),没有明显的缩足肌;在腹缘外套膜的外缘有强壮的外套膜附着肌(pallial muscle)。
外套膜(mantle):左右外套膜沿腹缘愈合,包裹整个软体部分,前端开口,足从开口处伸出体外;外套膜中间薄、半透明,在外缘变厚;外套膜愈合处形成沟状,其中有许多乳突(papillae)。
足(foot):竹蛏前端都具有一个非常发达的足,长度约占整个个体的1/2-2/3,自然状态下伸出壳外,壳内部分被外套膜所包裹。竹蛏科物种的足整体呈圆柱状,末端呈圆锥状;截蛏科软体动物的足侧扁,侧面看呈斧状,末端横截面呈截形。
水管(siphons):竹蛏具有一对出入水管,位于动物体后端,靠近背侧的为出水管(excurrent siphon),与鳃下腔(infra-branchial chamber)相通;靠近腹侧的为入水管(incurrent siphon),与鳃上腔(supra-branchial chamber)相通,入水管比出水管孔更粗。竹蛏科软体动物的出入水管愈合且分节,截面呈“8”型,当受到外界干扰时存在“自切”行为;每个水管孔的周围存在厚厚的光滑的白色组织,堵住每个孔的一半;每节水管外部后端都有白色的乳突状触手,且触手数量在入水管侧更多。
消化系统(digestive system):竹蛏的消化系统包括唇瓣(labial palp)、口(mouth)、食道(oesophagus)、胃(stomach)、消化盲囊(digestive diverticula)、晶杆(style)等。唇瓣呈三角形,发达,位于前闭壳肌的后方,前收足肌的下方;口结构简单,靠近前闭壳肌的后表面;食管中央隆起背腹侧扁平,内表面具有纤毛;胃呈盘状,位于内脏团的前背区,前收足肌的后方,胃的内侧具有角质的胃盾前后拉长,前端的两个孔有一对导管插入消化盲囊;晶杆呈透明的黄白色,其末端圆形,位于胃和足之间;肠与晶杆囊宽度大致相同,一开始与晶杆平行并指向腹侧,在晶杆囊处缠绕几圈后开始变细,沿内脏团近外缘向后上方,回转到胃后方,穿过心包(pericardium)及两个后收足肌中间,最终止于后闭壳肌;肛门具乳状突起,肛门口小,位于后闭壳肌的后方。
鳃(gill):动物体左右各具有两片狭长的半鳃(demibranch),外瓣鳃(outer demibranch)略短于内瓣鳃(inner demibranch);鳃横向折叠,每一个褶皱中含有许多鳃丝(gill filament);鳃的前端与唇瓣后端相连,两侧的鳃在动物体后部愈合。
循环和排泄系统(circulatory and excretory systems):心脏约占肾-心包体积的60%,位于肾的背侧前部;两个心耳呈三角形,单壁且薄,对称的连接心室左右两侧;心室壁较心耳厚。肾脏颜色呈米黄色,位于心脏的后下方;肾孔位于鳃上腔两侧腹前区的一个非常小的狭缝,靠近心包边缘。
生殖系统(genital system):竹蛏为雌雄异体,生殖腺(gonad)白色或乳白色,有些物种雄性性成熟为粉红色;生殖腺位于背侧前部,内脏团附近;一对生殖孔位于肾孔腹侧。
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神经系统不发达;一对脑神经节(cerebral ganglia)位于口的一侧,唇瓣基部;内脏神经节(visceral ganglia)位于后闭壳肌的腹侧前部;足神经节(pedal ganglia)位于足基部的前侧,与脑神经处在同一垂直水平,两个组神经节彼此充分连接,几乎融合在一起。
栖息环境
大部分物种栖息在潮间带的低潮区至110米深的浅海区,少部分物种生活在有淡水注入的盐度较低的河口、内湾或滩涂中。竹蛏喜栖息于潮间带中下潮区至浅海的沙泥滩中,底质以泥沙为主,含沙量以70-80%为宜。据研究,其适温范围为2-32℃,最适水温为15-27℃。‚竹蛏穿斜穴而居,若置少许食盐于穴中,可自行跃出。
生活习性
竹蛏的成体以滤食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为生,发达的足支撑着它们在泥砂质中掘穴而居(在沉积物中大约30厘米),这使它们能够躲避许多捕食者。在沉积物中动物体的足朝下,水管朝上,其中竹蛏科物种的水管存在“自切”行为,这是一种对抗捕食者的适应性进化。竹蛏穿斜穴而居,若置少许食盐于穴中,可自行跃出。
分布范围
竹蛏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海域的浅海区,其西北太平洋和印度洋-西太平洋的物种丰富度最高(约含所有物种的85%),主要分布在日本海、中国海、泰国湾和安达曼海。
生长繁殖
生长特性
竹蛏的生长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的规律是:当年7月份的蛏苗在8-10月份生长很快,月平均增长为9.6-15.4毫米,10月下旬水温降低时停止生长。第二年4月下旬水温升高时又开始生长,6-9月份为快速生长期,月平均增长为5.4-10.3毫米,7月份进入繁殖期生长,速度略有减慢,繁殖后的8月份又有一次快速生长期。
繁殖方式
竹蛏是雌雄异体,不同海区生物性腺开始发育和产卵时间是不同的,繁殖期约为每年的5-8月,它们每年只产卵一次,繁殖期释放大量配子进行体外受精。其受精卵经过担轮幼虫期、D形幼虫,经过一段时间的浮游幼虫期后陆续发育为面盘幼虫,随后经附着变态后,进入底泥中生长。竹蛏总科物种的浮游幼虫期大多比较短,例如有文献报道大竹蛏的浮游幼虫期为6-8天,长竹蛏9-10天,且有研究指出卵越大其营养储存水平越高而浮游幼虫期越短。转入底栖生活后,生物体依靠足运动,之后随着单水管形成,进入附着稚贝时期。竹蛏生长速率各不相同,但当个体繁殖过后,其生长速度会变慢。
下级分类
详细分类
参考资料
常见物种
近种区别
截蛏科(Solecurtidae)物种其壳与竹蛏科类似,都呈窄矩形,将它们与竹蛏科分开主要依据是主齿数目和壳顶位置。截蛏类物种侧扁且向两端拉长,表面覆盖有光滑或粗糙的壳皮,壳质易碎,半透明或不透明;贝壳两端开口,前后端弯曲呈弓形或扇形,左右两壳相等;背缘轻微弯曲;壳顶低平位于中前部,不明显;壳表无放射刻纹,具同心生长纹。贝壳内部闭壳肌痕明显,外套窦深或浅,外套线与闭壳肌痕连接;左壳3个主齿,中央主齿基部愈合,顶部分叉,右壳2个主齿,两壳均无侧齿。
主要价值
食用价值
竹蛏是生态和经济上重要的双壳类。竹蛏是海产珍品之一。因壳薄、味美、肉嫩,营养丰富成为竹蛏中的极品,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为中国重要的海产经济贝类之一。竹蛏适于氽、炒、爆等烹调方法,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蛏干。菜肴如:炒鲜竹蛏、氽鲜蛏、蛏肉糊等。长竹蛏的食用方法,除了清蒸之外,还可以腌制。方法是:将竹蛏洗净,沥干体表的水份,找来广口的玻璃瓶,将竹蛏井然有序地摆上一层,每摆好一层,都撒上足够的精盐,最后加上捣碎的蒜泥,加盖密封,7天后风味独特的竹蛏就腌制好了。
药用价值
竹蛏可入药,其味甘、咸,性凉,具有补阴、祛烦热、利水等功效,对妇人虚损、胸中烦热、湿热水肿不消等疾病有食疗促康复功效;并且现代研究发现竹蛏对胃炎、咽喉发炎、尿路感染也有一定的辅助效果。
经济价值
竹蛏的养殖品种以大竹蜂和长竹坚为主,其个体大、生长快,是经济价值颇高的海水养殖品种。
生态价值
另外竹蛏可以在海底氮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还可以作为环境中重金属如Mg、Fe、Cu,特别是Zn等的生物指标。
养殖技术
以长竹蛏为例:
在生产上应用的主要方法有:①阴干后,流水、充气刺激法;②阴干后,变温、充气刺激法。
在一般的情况下,雄性先排精,在精液的诱导下,雌蛏也很快开始排卵。排出的精液呈白色烟雾状,精子很快在池中扩散,使水混浊。排出的卵子多呈颗粒状,在水中很快地分散而慢慢下沉,呈浅橘黄色。
当幼虫长到240微米左右,眼点出现,足发育到能自由伸缩,进入附着变态时,即可收集放到铺以细沙为附着基的池中培育。
加工技术
竹蛏捕捞后,要及时拣出个别破碎死掉的竹蛏,并将活竹蛏置于阴凉湿润处存放,途中搬运要谨慎勿碰撞,短途运输时最好是干运,并保持通风和湿润,尽量减少干露时间。
季节不同竹蛏的加工出肉率也不同,适时捕捞的竹蛏其个体大,肥满度高,每千克鲜活竹蛏可加工熟鲜肉460克,皮290克左右。再经过晒干加工后可出干鲜肉126克。
由于竹蛏在捕捞时个体大小不一样,因此干鲜竹蛏肉包装上市前要进行选级划等,方法是将鲜度较好、色泽光亮、盐度适口、除沙干净的干鲜竹蛏肉放在不同规格的筛网中,通过机械力(或人力)的推动,将规格一致的竹蛏肉筛选出来,从而划等定级。按个体大小划分一般是一级干鲜竹蛏肉为6.5厘米以上;二级干鲜竹蛏肉为5.5-6.5厘米;三级干鲜竹蛏肉不足5.5厘米。
竹蛏肉干鲜品的包装是加工工艺的最后一道工序,采用规格18厘米×25厘米透明无毒的聚乙烯薄膜塑料袋装入500克干鲜竹蛏肉抽真空封口。
食物营养成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22 21:36
目录
概述
物种学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