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届中国电影华表奖
中国电影奖项
第13届中国电影华表奖是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主办的电影奖项。
奖项历程
2009年5月4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广电总局关于举行中国广播影视大奖电影“华表奖”(十三届)评选工作的通知》,评选范围为:
(一)2007年7月1日至2009年6月30日摄制并己公映或2005年6月30日至2007年6月30日期间摄制并己公映但未参加过华表奖评选的国产故事片(含合拍片)、数字电影、戏曲片。
(二)2007年7月1日至2009年6月30日期间摄制(引进)并己公映的国产少儿影片、科教片、动画片、纪录片及译制片。
2009年8月15日,公布提名名单。
2009年8月29日,举行颁奖典礼。
奖项主持
参考资料:
提名名单
参考资料:
获奖名单
参考资料:
奖项幕后
1、为加强华语电影人间的合作,该届华表奖特别增设了“境外华裔主创人员奖”,包括优秀男女演员、优秀导演三个奖项。
2、该届华表奖专门制作了4段主题短片,梳理60年中国电影所取得的辉煌成绩,并邀请于洋、谢芳、李前宽、陈凯歌和章子怡这5位伴随新中国一起成长的中国电影人深情讲述他们对于中国电影的情怀。
3、该届华表奖在舞台中央设置了“荣誉之门”,由一块18米的巨型LED作为背景,前面由六块可开合的分屏组成。中央芭蕾舞团、上海芭蕾舞团带来了经典芭蕾舞选段《白毛女》、《红色娘子军》。
4、徐若瑄与成龙分别代表台湾与香港担任嘉宾主持。
奖项评析
该届华表奖从获奖名单中,可以看到对具有票房号召力的商业片认可的可喜现象,表达了“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电影创作宏观表现的指导意义。凭着一部《梅兰芳》与冯小刚同样获得最佳导演奖的陈凯歌也是实至名归。但是,从获奖影片中也看到了一个令人遗憾的现象,许多提名和获奖的主旋律影片与观众的知晓度还有距离,许多观众连这些影片的片名都没有听到过,更不要说欣赏了。这至少反映了两个问题,一是宣传不力,二是缺乏市场号召力。很多影片与观众擦肩而过,无缘相见,这是值得重视的一个现象。(《天天新报》评)
该届华表奖的“优秀故事片”提名达到20部,获奖10部,先不论数量,单说这批获奖电影有多少是走进影院让观众激赏不已的,大概只有《集结号》和《梅兰芳》两部年度大片,其余影片有的只是“小规模”公映,有的还没和观众打过照面。不少“优秀故事片”难逃被束之高阁的宿命。丰厚的奖金比起动辄数百万元的拍摄成本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既然是表彰上一年度中国国内最优秀的电影作品,还是应该向艺术质量与市场口碑的双重标准努力看齐,否则中国电影很难走出“只为获奖不为观众”的怪圈。(《新民晚报》评)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17 20:08
目录
概述
奖项历程
奖项主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