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是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编制,于2016年1月22日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报告前言
1997 年,国家主管部门研究决定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牵头组织有关互联网单位共同开展互联网行业发展状况调查,自 1997 年至今 CNNIC 已成功发布了 36 次全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本次报告是第 37 次报告。CNNIC 的历次报告见证了中国互联网从起步到腾飞的全部历程,并且以严谨客观的数据,为政府部门、企业等各界掌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动态、制定相关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受到各个方面的重视,被国内外广泛引用。
自 1998 年以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形成了于每年 1 月和 7 月定期发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惯例。2015 年,随着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和推进,互联网对于整体社会的影响进入到新的阶段,作为互联网发展的见证者,CNNIC 也提升了互联网对于整体社会应用调查的广度与深度。第 37 次统计报告主体部分由基础资源、企业应用、个人应用三篇构成:基础资源篇主要介绍中国互联网基础资源发展情况;企业应用篇从企业“互联网+”发展的角度出发,针对中国企业开展互联网应用情况调查,以帮助全社会及时了解企业“互联网+”的发展;个人应用篇主要介绍网民规模和结构、互联网接入环境、个人互联网应用的发展状况。通过以上三方面内容,力求准确、客观的反映互联网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本年度《报告》的数据采集工作一如既往地得到了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各项调查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在各互联网单位、调查支持网站以及媒体等的密切配合下,数据采集及时完成。在此,谨对他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同时也对接受第 37 次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调查的网民朋友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发布背景
1997年以来,CNNIC已连续19年开展统计调查工作,并于每年1月、7月分两次发布统计报告,为我国信息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咨询,也为政府、机构和企业各界提供重要决策参考。《报告》调查数据应用广泛,除被纳入我国政府统计年度报告外,还被联合国、国际电信联盟等国际组织普遍采纳。未来,CNNIC将以更开放的方式与社会各界深入开展数据研究合作,共同见证互联网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快速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第37次《报告》集中发布2015年我国互联网发展宏观数据。企业“互联网+”和网络公众服务发展状况将是本次报告的最新看点。同时,本次发布会将首次以论坛的形式邀请政府代表、行业专家、业界领袖在现场对《报告》进行深入解读和探讨。
主要内容
《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半数中国人已接入互联网。同时,移动互联网塑造了全新的社会生活形态,“互联网+”行动计划不断助力企业发展,互联网对于整体社会的影响已进入到新的阶段。
半数中国人接入互联网 手机网民占比超九成
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中国居民上网人数已过半。其中,2015年新增网民3951万人,增长率为6.1%,较2014年提升1.1个百分点,网民规模增速有所提升。
《报告》同时显示,网民的上网设备正在向手机端集中,手机成为拉动网民规模增长的主要因素。截至2015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有90.1%的网民通过手机上网。只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1.27亿人,占整体网民规模的18.5%。
“.CN”域名注册保有量居全球第一 国际出口带宽创新高
截至2015年12月,中国国家顶级域名“.CN”总数为1636万,年增长为47.6%,占中国域名总数的52.8%,“.CN”域名已超过德国国家顶级域名“.DE”,成为全球注册保有量第一的国家和地区顶级域名(ccTLD)。
同时,为满足活跃的国际互联网交流需求,2015年年度国际出口带宽创新高。截至2015年12月,中国国际出口带宽为5,392,116 Mbps,年增长30.9%,标志着中国国际通信网络能力的显著提升。
无线Wi-Fi普及迅速 移动互联网更贴近生活
随着政府和企业大力开展“智慧城市”与“无线城市”建设,公共区域无线网络迅速普及。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带动家庭无线网络使用,网民通过Wi-Fi无线网络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1.8%,较2015年6月增长了8.6个百分点。目前,Wi-Fi无线网络已成为网民在固定场所下接入互联网的首选方式。
网络环境的逐步完善和手机上网的迅速普及,使得移动互联网应用的需求不断被激发。2015年,基础应用、商务交易、网络金融、网络娱乐、公共服务等个人应用发展日益丰富。其中,手机网上支付增长尤为迅速。截至2015年12月,手机网上支付用户规模达到3.58亿,增长率为64.5%,网民使用手机网上支付的比例由2014年底的39.0%提升至57.7%。
此外,网民数量的激增和旺盛的市场需求推动了互联网领域更广泛的应用发展热潮。2015年,1.10亿网民通过互联网实现在线教育,1.52亿网民使用网络医疗,9664万人使用网络预约出租车,网络预约专车人数已达2165万。互联网的普惠、便捷、共享特性,已经渗透到公共服务领域,也为加快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有效促进民生改善与社会和谐提供了有力保障。
企业互联网使用比例上升 “互联网+”行动计划助力企业发展
中国企业的日常运营越来越离不开互联网。《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企业计算机使用比例、互联网使用比例与固定宽带接入比例,同比分别上升了4.8个、10.3个和8.9个百分点,达到95.2%、89.0%和86.3%。中国网站总数为423万个,较2014年增长了88万,年增长率达到26.3%。同时,中国网页数量首次突破2000亿。中国企业越来越广泛地使用互联网工具开展交流沟通、信息获取与发布、内部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为企业“互联网+”应用奠定了良好基础。
互联网不再是单一的辅助工具,企业开始将“互联网+”行动计划纳入企业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突出表现在企业对互联网专业人才的重视、开展网上销售和采购业务,以及运用移动端进行企业营销推广等。
《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34.0%的企业在基层设置了互联网专职岗位,24.4%的企业设置了互联网相关专职团队,13.0%的企业由决策层主导互联网规划工作。受中国网络零售市场快速发展的带动,企业开展网上销售、采购业务的比例均超过30%,销售规模增长迅速。随着网络移动端的广泛使用,移动营销成为企业推广的重要渠道。在开展过移动营销的企业中,微信营销推广使用率达75.3%,成为最受企业欢迎的移动营销推广方式。
报告意义
2016年1月22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为《报告》),一系列最新数据表明,中国信息化、网络化进程稳步向前发展,中国的网络大国地位随之愈加稳固。互联网基础资源持续壮大、企业互联网使用比例创历史高位、网民数量超过人口半数等信息化建设最新硕果令人鼓舞,中国已经成为国际信息社会进程中最具活力的力量,国际网络强国目标正逐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