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第一中学
江苏省南京市境内公办普通高级中学
南京市第一中学(Nanjing No.1 Middle School)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国家级示范性高中江苏省重点中学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是江苏省模范学校、全国文明校园,是南京市第一所公办中学。
历史沿革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孙绍云等三位乡绅创设了“崇文学堂”,校址为清代江宁府署箭道、西花园旧址,为南京市第一中学的前身。1910年,思益学校(1903年创办)并入,称“江宁县公立两等小学”。
民国12年(1923年),学校更名为“江宁县公立第一高等小学”。
民国16年(1927年),学校更名为“首都中区实验学校”,蔡元培先生题写“开校纪念”碑铭,学校成为南京市第一所公办中学。
民国22年(1933年),学校更名为“南京市立第一中学”。
民国26年(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学校部分师生西迁,与苏浙皖入蜀师生联合成立国立第二中学。
民国34年(1945年),学校于原址复校。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学校更名为南京市第一中学。
1953年,南京市第一中学被评为江苏省首批重点中学。
1998年,学校正式推行“中学导师制”。
2000年,学校获评为中国国家级示范高中、江苏省模范学校。
2004年,学校获评为首批江苏省四星级高中。
2020年秋季,江北校区投入使用,与中山南路校区按照“一个代码、两个校区”的办法招生。
办学条件
办学规模
截至2014年1月,南京市第一中学占地面积3.2万余平方米,绿化面积1.2万余平方米,绿地率达28%,绿化覆盖率为37.5%。截至2019年4月,学校有高中教学班39个,在校学生约1900人。
硬件设施
截至2018年1月,南京市第一中学设有校史馆、档案室、心理咨询室、医务室、行政楼、图书馆、音乐厅、天象厅、体育馆、学校食堂、学生宿舍。其中,校史馆建筑面积约1750平方米,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展示开放面积约1400平方米;音乐厅建筑面积244平方米,座位123个,舞台面积约100平方米;天象厅拥有不同光学系统的天文望远镜、日珥镜以及天文观测CCD等设备资源,为学生进行天文观测、探索宇宙奥秘提供条件;学校食堂共有3个餐厅,约1000个餐位;学生宿舍共有四层,男女生各两层,共计280个床位,设有空调、共用开水器、淋浴房、卫生间等公共实施。
师资力量
截至2019年4月,学校有在编教职工共213人,其中专任教师194人;正高级教师6人,副高级教师87人;特级教师7人,市学科带头人27人,市优秀青年教师39人;有博士研究生学位者3人,硕士研究生学位者45人。
办学成果
学生成绩
教师成绩
学校荣誉
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南京市第一中学校徽最初版本由李清悚校长于1927年主持设计完成,由一中、圆、倒三角形三部分构成。倒三角形的三只角分别代表“智、仁、勇”,“智、仁、勇”是民国时期孙中山先生提出的军人精神三要素,也是儒家提倡的立足天下的三种德行。校徽设计凸现了南京一中围绕“智、仁、勇”的育人目标,践行儒家“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的修身思想。
南京市第一中学新版校徽将倒三角形套有圆环的封闭结构变为圆环内接开放三角形,将倒三角形下移突破外围圆环束缚,寓示着南京一中将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创新的勇气继承传统,崇文以致远,求真而创新,培育人格健全、具有创新素养的现代公民。新校徽将钢性三角形与柔性的圆环结合,凸现了学校人文关怀、刚柔相济、构建和谐校园的管理理念。新校徽以圆形为基本造型,主体部分,中部“南京一中”字体集自赵朴初先生题写的校名,上部裱托粗犷刚劲的英文字体,下部的数字“1907.11.1”是建校时间;三者浑然一体,寓意一中悠久的历史传统与现代文明一脉相承,本土与国际融合相通。外围部分,橄榄叶组成的圆圈是公平、和平、文化和教育的永恒象征,群星圆圈代表南京一中培育的数以万计的优秀学子。新校徽以深蓝为底色,配以金色,色彩大方稳重。深蓝色代表浓重的历史沉淀,浩瀚如宇宙,包罗万象;深沉如大海,海纳百川。金色象征阳光,寓意莘莘学子朝气蓬勃、奋发向上,二者相配,庄重典雅,反映百年一中的特有气质。
精神文化
求真
《南京市第一中学校歌》
李清悚 词 周玲荪 曲
大哉古都秀毓淮钟,
巍巍该校石城之中。
乐群敬业,朝气葱茏,
涵三德兮智仁与勇。
做生活兮泄泄融融。
啊~啊~愿春风广被兮天下为公。
啊~啊~愿春风广被兮天下为公。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知名校友
交通信息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12 20:20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