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核武器是用于进行工作的工业、科学、医疗、军用的电磁辐射设备。有
电磁脉冲弹、
冲击波弹、
X射线镭射武器、
等离子体武器、
中子弹等几种,美俄两国都进行过相关实验。
基本介绍
总述
电磁脉冲弹 - 武器简介
电磁脉冲武器号称“第二原子弹”,世界
军事强国电磁脉冲武器开始走向实用化,对电子信息系统及指挥控制系统及网络等构成极大威胁。常规型的
电磁脉冲炸弹已经爆响,而
核电磁脉冲炸弹——“第二原子弹”正在向人类逼近。
美国《流行机械》杂志报道说,下一次世界灾难降临之时,看不到
蘑菇云,只是一声巨响和一道闪电,便可使计算机所有数据被烤焦,除柴油机外,所有电气化引擎都无法发动,世界将倒退200年……这并非耸人听闻,
五角大楼相信,新一代
电子炸弹爆炸后,世界将变成这般模样。
电磁脉冲弹 - 没有蘑菇云的人类巨灾
电磁脉冲,是短暂瞬变的
电磁现象,它以
空间辐射传播形式,透过
电磁波,可对电子、信息、电力、光电、微波等设施造成破坏,可使电子设备半导体绝缘层或集成电路烧毁,甚至设备失效或永久损坏。
电磁脉冲弹有“第二原子弹”的称号
见过原子弹爆炸的人很少,但是,几乎人人都见过“第二原子弹”爆炸。这种爆炸就是自然界的
雷电和
静电现象。雷电、静电形成的电磁辐射和太阳、星际的电磁辐射以及
地球磁场和大气中的
电磁场,所产生的爆炸只是有大小区别,其原理都是一致的。此外,“第二原子弹”的爆炸还有人为现象,就是人为产生电磁辐射源的
电磁辐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全社会电气设备大量普及,如电视发射台、广播发射台、无线电台站、航空导航系统、
雷达系统、移动通信系统、高电压送变电系统、大电流工频设备和轻轨、干线电气化铁路系统等。总之,一切以电磁能应用进行工作的工业、科学、医疗、军用的电磁辐射设备,以及电火花点燃
内燃机为动力的机器、车辆、船舶、家用电器、办公设备、电动工具等,都会产生不同频率、不同强度的电磁辐射。其中,大部分是电磁脉冲辐射。
现代战场的电磁环境是各种电磁能量共同作用的复合环境,既有自然
电磁干扰源,如
雷电、静电等,又有强烈的人为干扰源,如各种功率的雷达、
无线电通信、导航、计算机以及与之对抗的电子战设备、新概念
电磁武器等。因此,战场电磁环境比平时要复杂得多,高技术条件下的战场电磁环境效应主要由各类电磁脉冲场构成。
如此说来,没有
蘑菇云的人类巨灾——电磁脉冲灾害,有自然的和人为的两大类。和平时期,各种自然和人为的电磁脉冲危害时时发生。全球每年因雷电电磁脉冲导致信息系统瘫痪等事故频繁发生,从卫星通信、导航、计算机网络乃至家用电器都会受到雷电灾害的严重威胁。仅上海市1999年由于
雷电所造成的损失就超过2亿元。
核电磁脉冲是
核爆炸产生的强电磁辐射,核电磁脉冲的破坏力十分巨大。一些国家的
核试验中,核电磁脉冲能量侵入电子、电力系统,烧断电缆、烧坏电子设备的事例也屡见不鲜。高空核爆炸产生的电磁脉冲危害,比地面和地下核爆炸更大,核电磁脉冲强度大、覆盖区域广。
由于大气的衰减作用,高空核爆炸产生的热、冲击波、辐射等效应,对地面设施的危害范围都不如电磁脉冲效应大,100万吨当量的核武器在高空爆炸时,总能量中约万分之三以电磁脉冲的形式辐射出去。随着核技术的发展,发达国家已研制出
核电磁脉冲弹,增强了电磁脉冲效应,而削弱了冲击波、
核辐射效应,电磁脉冲的破坏力明显增大。
电磁脉冲弹 - 美国“第二原子弹
人类研制电磁脉冲武器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进入实用化阶段。
1985年,美国在制定“
战略防御倡议”计划时,把
高功率微波武器列为其
空间武器的主攻项目,重点研究其杀伤机理。1987年,
美国国防部提出“平衡技术倡议”计划,高功率微波武器是其五大关键技术之一。
1991年
海湾战争期间,美军在E-8“联合星”飞机携带和使用
电磁脉冲武器。美国和俄罗斯小型化电磁干扰机,可被常规兵器投掷到敌方,不仅可损伤敌方指挥控制系统,而且直接影响
精确制导武器和信息化单兵的作战效能。1992年7月,美国国会总审计局向
众议院军事委员会提交《国防基础技术、军用特殊技术依赖外国带来的风险》报告,提出未来先进武器最关键的6项技术,其中包括
高功率微波武器。美国海陆空三军还分别制定了高功率微波武器发展计划。
1993年,美国进行了代号为“竖琴”的
电磁脉冲武器实验,天线群向
电离层发射电磁脉冲,阻断通信和摧毁来袭导弹。1996年,美国一
国家实验室研制出手提箱大小的高能电磁脉冲武器,以及可装备在
巡航导弹上的电磁脉冲武器,其有效
作战半径达10公里。
1998年,俄罗斯发明了重8公斤的小型强电流电子加速器,爆炸时发出X射线、
高功率微波,可破坏电子设备。
1999年3月,美国在对
南联盟的轰炸中,使用了尚在试验中的
微波武器,造成南联盟部分地区通信设施瘫痪3个多小时。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于2003年3月26日,用电磁脉冲弹空袭伊拉克国家电视台,造成其转播信号中断。
除俄罗斯和美国外,英、法、德、日等国家,也都在进行
高功率微波武器的开发。有国际军事专家分析认为,
海湾战争中,伊拉克之所以被动挨打,重要原因是指挥控制系统和防空设施遭到破坏,丧失电磁环境控制权。
有记者问及为何美军只偶尔使用
电磁脉冲武器,美军发言人说,我们留着更强大的电磁脉冲武器,对付更强大的敌人。
有分析认为,美军更强大的敌人,暗指俄罗斯和中国。不过,也可能是指包括俄中在内的所有一切的潜在敌手,像当年美国最先研制出
原子弹一样,他们要威慑的是一切对手,这是美国在新世纪里,想长期保持自己一超独霸的另一“杀手锏”。
电磁脉冲弹 - 没有电磁防护等于裸露胸膛
电磁脉冲炸弹的打击目标与传统原子弹有很大不同。它的攻击目标有三类:一是军用和民用电子通信和金融中心,如指挥部、军舰、通信大楼和政府要地等;二是防空预警系统;三是各类导弹和导弹防护系统。
美国和
前苏联在研究和发展
电磁脉冲武器时,都十分重视武器装备电磁环境效应和防护加固技术的研究。1979年,美国总统
卡特发布命令,强调
核电磁脉冲的严重威胁,要求每开发一种武器,必须考虑电磁脉冲防护能力。为此,美国在
新墨西哥州科特兰、
亚利桑那州等地,建立了十余座电磁脉冲场模拟器。
近几年,台湾军方在强化电子战攻击能力时,重视电磁脉冲防护研究。据台湾媒体披露,台“国防部”于2001年,投资7.8亿元新台币,用于“电子战及资讯战装备”规划,其中包括“资安计划”与“脉护计划”。“脉护计划”主要针对来自对手的
电磁脉冲武器“硬杀伤”,防护台军重要军事设施、战略民用设施和“政府”重点建筑设施等。
据台湾军方的一位权威人士透露,台湾“脉护计划”正在衡山指挥所紧锣密鼓地进行。其计划由反制脉冲效应、电子反制防护网等7部分组成,以防范电磁脉冲武器攻击,维持计算机网络运转,保护计算机作战指挥系统的畅通及数据库的安全。负责这一计划的“
中山科学研究院”主管官员称,“脉护计划”实现后,台军方作战指挥系统等于“戴上了一顶防电磁干扰的防护帽”。
从20世纪60年代起,一些国家开始
核电磁脉冲特性研究,陆续取得一定进展。但是,对电磁防护的研究,基本都停留在电磁兼容范畴内,未重视电磁脉冲防护。至今,这些国家的绝大多数军用、民用电子设备未采取电磁脉冲防护措施,有的甚至无任何强制性出厂检验标准和设施,其整体水平至少落后美国和俄罗斯20年左右。
这意味着,这些国家在军事强国的
电磁脉冲武器的打击面前,早已敞开了胸膛。一旦这些国家的政府机构、金融中心、通信网络、广播电视等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系统和军事设施,受到强电磁脉冲打击时,不可避免地出现大范围瘫痪或损坏,国民经济和社会秩序难以正常运行。
1961年10月31日,苏联在
新地岛上空35千米处进行空爆核试验,不料氢弹不仅毁灭爆心附近的一切,还
对数千千米范围内的电子系统产生冲击,苏军地面的
防空雷达被烧坏,无法探测空中的飞行目标;数千千米长的通讯中断,部队1个多小时处于无法指挥状态。无独有偶,1963年7月9日,美国在太平洋的约翰斯顿岛上空40千米处进行空爆核试验后,距
约翰斯顿岛1400千米之遥的檀香山却陷入一片
混乱。
防盗报警器响个不停,街灯熄灭,动力设备上的继电器一个个被烧毁……
当时人们并不能解开这个谜。后来经过几年的研究,才发现这是氢弹爆炸所产生的电磁脉冲造成的恶果。原子弹爆炸会产生
冲击波、
光辐射、
早期核辐射和
放射性污染四种效应,而氢弹爆炸又增加了另一种效应,即电磁脉冲。
氢弹爆炸时,早期核辐射中的
α射线会与周围介质中的分子、
原子相互作用,激发并产生高速运动的电子(
康普顿效应),大量高速运动的电子形成很强的电场。在爆心几千米范围内
电场强度可达到每米几千伏到几万伏,并以光速向四周传播。它的作用范围随着爆高的增加而扩大。当量1000吨的
氢弹如在40千米高空爆炸,可影响整个欧洲。
美国军事专家看到了这种由
核爆炸产生的瞬时电磁脉冲的军事价值,开始不遗余力地研究如何增强核爆炸时产生的电磁脉冲效应而抑制其他几种效应,他们把这种能产生强大电磁脉冲的武器称为电磁脉冲弹。
雷达或
雷电的电磁脉冲相比,
核电磁脉冲有作用范围广、电场强度高、频率范围宽和作用时间短等特点。电磁脉冲弹对人员和非电子武器装备并没有什么危害和破坏作用,只对电子设备、线路和电子元件进行破坏和干扰,所以是一种毁物而不伤人的
非致命性武器。它产生的强大脉冲可通过天线、动力线、电讯线路和金属管道等渠道进入电子设备,使无防护的电子元件暂时失效或完全损坏,使计算机中的存储器丧失记忆能力,使整个网络无法继续工作,从而使整个作战系统陷于瘫痪,给敌方以致命的打击。核电磁脉冲所占据的频率范围非常广,从低频到超高频,可以覆盖现代电子设备所使用的全部工作频段,使通讯中断,或引起工作紊乱,控制失灵。这种专门破坏计算机网络和电子战设备的电磁脉冲弹,对计算机网络、通信指挥系统、雷达系统的破坏将是摧毁性的。
据有关资料报道,美国
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研制成功了一种大小如手提箱那样的装置,它可以产生强大的电磁脉冲。美军设想,由突击队员潜入敌国,把这种装置放在建筑物内,将其遥控引爆以破坏所有电子设备,造成混乱。也可将此作为武器射至敌国,摧毁其电子战系统,破坏通信设施,影响
精确制导武器发射。
冲击波弹:它是一种小型氢弹,采用了慢化吸收
中子技术,减少了
中子活化削弱辐射的作用,其爆炸后,部队可迅速进入爆炸区投入战斗。冲击波弹是以
冲击波效应为主要杀伤破坏因素的特殊性能氢弹,又称弱剩余辐射弹。与
中子弹正相反,冲击波弹是在
核爆炸时增强其冲击波效应,同时削弱
核辐射效应。
冲击波弹
以
冲击波效应为主要杀伤破坏因素的特殊性能氢弹。与
三相弹相比,其显著特点是降低了剩余
放射性沉降的生成量。它的确切名称应为减少剩余
放射性弹或简称RRR弹。
美国1956年便进行了旨在降低放射性沉降的氢弹试验。1980年,宣布研制成功冲击波弹,并称这种
核弹的放射性沉降要比同威力纯裂变武器降低一个
数量级以上,且
光辐射效应的破坏作用也显著减少。冲击波弹属于
战术核武器,其杀伤破坏作用与
常规武器相近,能以地面或接近地面的
核爆炸摧毁敌方坚固的军事目标,且产生的放射性沉降较少,爆炸后不久,己方部队即可进入爆区。因此适合在战场上使用。
冲击波 40%-60%
能量以何种形式被释放还要仰赖武器的设计以及爆炸时的环境。放射性尘埃的能量释放是持续的,而其他三种都是立即的短暂的爆发。
这最初三种机制释放的能量根据炸弹的尺寸而有区别。热辐射机制相对于
距离衰减最缓慢,所以越是大当量的
核弹,这种机制就越显得重要。粒子辐射被大气强烈吸收,所以他只在小威力的爆炸中体现出重要性。而冲击波效应的衰减,是介于上述二者之间的。 在爆发的一瞬间,核装药在一微秒内达到平衡温度。在这一时刻,大约75%的能量都以
热辐射形式,特别是以软
X射线的形式存在,而其他的残余能量则都表现为武器碎片的动能。接下来,这些软X射线和碎片怎样与周围媒质作用就成为冲击波和光以及
粒子之间怎样分摊能量的决定因素。总的来说,若是在爆心周围物质很密集,那么它们将非常有效的吸收能量,冲击波的强度将会被加强。
当爆发在接近海平面的大气中进行时,绝大多数的软X射线将在数英尺内被吸收。一些能量转而形成紫外线、
可见光和红外波段的辐射,但更多的被用来加热空气,形成火球。 在高空的爆发中,由于
空气密度的降低,软
X射线更趋向于行走更长的距离,在它们终究被吸收后,只有更少量的能量用来推动
冲击波(海平面的50%或更少),而剩余的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
热辐射。
当量:核武器的爆发的主要机制(冲击波和辐射)所造成的效果可以和传统炸药相比较。主要的不同是,核武器的能量释放更迅速也更强烈。因此,人们常用同等爆炸威力的
黄色炸药(
三硝基甲苯/TNT)的质量来衡量。
冲击波弹的内核(扳机)是低当量小型
原子弹,外壳采用硼或含氢的材料作为反射阻尼层,使原子弹
裂变反应放出的中子减速并被硼或氢吸收而转化成冲击波和
光辐射,而使冲击波(超压)成为主要杀伤破坏因素。其当量一般在千吨TNT以下。美国于1980年宣布已研制成功冲击波弹,其当量小到10吨级,大到1000吨级。在美国核武库中,已经装备了一定数量的冲击波弹。
冲击波弹的杀伤破坏作用与
常规武器相近,能以地面或接近地面的
核爆炸摧毁敌方较坚固的军事目标等,且产生的
放射性沉降较少,核爆炸后部队即可进入核爆区,因而作战运用十分方便。它是一种战役
战术核武器,用于攻击战役、战术纵深内重要目标,例如地面装甲车队,集结部队、飞机跑道、港口、交能枢纽、电子设施,也可炸成大弹坑或摧毁重要山口通道以阻止敌军前进。
以对人员杀伤为例,冲击波效应主要以超压的挤压和动压的撞击,使人员受挤压、摔掷而损伤内脏或造成外伤、骨折、
脑震荡等。一枚1 000吨级当量
核弹头低空(60~120米)爆炸时,人员致死和重伤立即丧失战斗力的范围分别是260米和340米。
中子弹(neutron bomb)中子弹是一种以高能
中子辐射为主要杀伤力的低当量小型氢弹。只杀伤敌方人员,对建筑物和设施破坏很小,也不会带来长期
放射性污染,尽管从来未曾在实战中使用过,但军事家仍将之称为战场上的“战神”──一种具有核武器威力而又可用的
战术武器。 一般氢弹(
三相弹)由于加一层
贫铀(铀-238)外壳,氢
核聚变时产生的中子被这层外壳大量吸收,产生了许多放射性沾染物。而中子弹去掉了外壳,核聚变产生的大量中子就可能毫无阻碍地大量辐射出去,同时,却减少了
光辐射、
冲击波和放射性污染等因素。
武器简介
中子弹,亦称“加强辐射弹”,是一种在氢弹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高能
中子辐射为主要杀伤力、威力为千吨级的小型氢弹。它属于第三代
核武器。
中子弹的中心是由一个超小型
原子弹作起爆点火,它的周围是中子弹的炸药氘和氚的混合物,外面是用铍和
铍合金做的中子反射层和弹壳,此外还带有超小型原子弹点火起爆用的
中子源、电子保险控制装置、弹道控制
制导仪以及弹翼等。
中子弹的特点是爆炸时
核辐射效应大、穿透力强,释放的能量不高,
冲击波、
光辐射、
热辐射和
放射性污染比一般核武器小。
核武器都具有核辐射、冲击波和光辐射等杀伤力。中子弹主要利用爆炸瞬间发出的高能
中子辐射来杀伤人员。
中子弹爆炸时,
核爆炸射出的
中子数比同威力的
裂变弹大5-6倍,高能中子的比例也大幅增加,其
核辐射效应特别大。如一枚千吨级TNT(黄色炸药)当量(核爆能量单位)的中子弹,在距离爆炸中心800公尺处的核辐射剂量,是同当量纯裂变核武器的20倍左右。
中子弹的杀伤原理是利用
中子的强穿透力。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原子核,其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中子从原子核里发射出来后,它不受外界电场的作用,穿透力极强。在杀伤半径范围内,中子可以穿透坦克的钢甲和钢筋
水泥建筑物的厚壁,杀伤其中的人员。中子穿过人体时,使人体内的
分子和原子变质或变成带电的离子,引起人体里的碳、氢、氮原子发生
核反应,破坏细胞组织,使人发生痉挛,间歇性昏迷和肌肉失调,严重时会在几小时内死亡。
中子弹爆炸时产生的
冲击波较小。一枚千吨级TNT当量的中子弹,它的
核辐射对人类的瞬间杀伤半径可达800公尺,但其冲击波对建筑物的破坏半径只有三四百公尺。
中子弹 - 武器发展
美国
美国于1958年开始由
塞姆·科恩(Samuel Cohen)着手于
中子弹的研发,虽然总统肯尼迪曾反对过中子弹的发展,1962年由劳伦斯·利弗莫尔核武实验室(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首先发展成功,并在
内华达州引爆。当时发展的理由是为了阻止苏军坦克群入侵西欧,仅使作战人员死亡或受伤,而武器、通讯等完好如初。
1977年美军试爆中子弹成功,在30公里以内和近距范围,可用155毫米203毫米榴弹炮发射中子炮弹;在130公里范围 内,可用“长矛”地地
战术导弹携载中子弹头;在更远的距离上,则可使用“
潘兴”Ⅱ式导弹和“
战斧”。 卡特总统便以之为政治武器,希望逼前苏联裁军,保证不侵犯西欧。但到了1978年4月,
卡特在国内外各种压力下,推迟了生产计划,改为只生产
中子弹部件。
1981年里根时期为了加强军备,下令生产长矛导弹的中子弹头和203毫米榴弹炮的中子炮弹。至1983年,美国军方共生产带中子弹弹头的“长矛”
战术导弹945枚。
法国和前苏联
印度巴基斯坦
1999年8月16日印度宣称能制造
中子弹。次日
巴基斯坦也表示有能力研制中子弹。
中国
根据
美国众议院特别调查委员会公布的《
考克斯报告》(Cox Report)指出,中国也应拥有
中子弹的研发能力。中国的科学家
王淦昌认为中国早在1970年代就有发展中子弹的能力,美国中子弹之父
塞姆·科恩还拜读过他有关于“
激光核聚变概念”的论文。
1999年7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驳《考克斯报告》的记者招待会上,国务院办公室主任
赵启正等宣布,中国在70年代和80年代先后掌握了中子弹设计技术和核武器小型化技术。
受创症状
作为一种强辐射弹,
中子弹是靠其强大的
核辐射效应达到其杀伤效果的。
早期核辐射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它可以穿透上千米厚的空气层,它可以穿透人体,可以穿透相当厚的物质层。根据人们多年来对中子弹的试验和研究,假定当量为1000吨的中子弹作用于暴露的人员身上,那么,中子弹的杀伤效应有如下标准:距爆心900米处――吸收的剂量为8000拉德,能使体力工作人员即刻永久失能;距爆心1400米处――吸收剂量为650拉德,会造成后期死亡。
但是直到目前为止,中子弹尚未在实战中使用。理论上遭到
中子辐射污染的人员,短时间内即会感到恶心,暂时(或永久)失去活动能力,相继发生呕吐、发烧、等症状发生,甚至会出现休克现象,
白血球明显下降,最后导致
败血症,一周以内即行死去,惨状难以想象。
巡航导弹携载中子弹头,也可用重力炸弹或
滑翔炸弹携载
中子弹,由飞机投掷。
武器结构
中子弹的构造
弹体上部是一个微型原子弹、上部分的中心是一个亚临界质量的钚-239,周围是
高能炸药。下部中心是
核聚变的心脏部分,称为储氚器,内部装有含氘氚的混合物。储氚器外围是聚苯乙烯,弹的外层用铍反射层包着,引爆时,炸药给中心钚球以巨大压力,使钚的密度剧烈增加。这时受压缩的钚球达到超临界而起爆,产生了强
γ射线和
X射线及
超高压,强射线以光速传播,比原子弹爆炸的
裂变碎片膨胀快100倍。当下部的高密度
聚苯乙烯吸收了强γ射线和X射线后,便很快变成高能等离子体,使储氚器里的含氘氚混合物承受高温高压,引起氘和氚的
聚变反应,放出大量高能中子。 鉴于
中子弹具有的这一特性,如果广泛使用
中子武器,那么战后城市也许将不会像使用原子弹、氢弹那样成为一片废墟,但人员伤亡却会更大。
小型化
铍作为反射层,可以把瞬间发生的中子反射击回去,使它充分发挥作用。同时,一个高能中子打中铍核后,会产生一个以上的中子,称为铍的中子增殖效应。这种铍反射层能使
中子弹体积大为缩小,因而可使中子弹做得很小。
与原子弹区别
中子弹是一种以高能中子为主要杀伤因素,相对减弱
冲击波和
光辐射效应的一种特殊的小当量
战术核武器。由于中子弹和氢弹都是利用
热核反应的原理,所以,我们可以把中子弹看成是一种经过改进的加强辐射的小型氢弹。中子弹的结构与氢弹相似,但它不是一种大规模的毁灭性武器,而是作为战术核武器设计的。虽然它对建筑物和军事设施的破坏很有限,但能够对人造成致命的伤害。一颗1000吨级的中子弹在120米高空爆炸,离爆心2公里范围内的人员即使不会当即死亡,也会在一天到一个月后死于
放射病。
与原子弹和氢弹等核武器相比,中子弹具有三个显著的特点:
一是早期核辐射效应强。原子弹和氢弹会毁灭对方,但对使用者本身也没有太多的实际利益。
中子弹却能够有效地克服上述缺点,它爆炸时
早期核辐射的能量则高达40%。这样,同样当量的原子弹与中子弹相比,中子弹对人员的杀伤半径要比原子弹大得多。
二是爆炸释放的能量低。当核武器的当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时,
冲击波、
光辐射的破坏半径就必定会大于
核辐射的杀伤半径。所以,中子弹的当量不可能做得太大。正是因为中子弹爆炸时释放的能量比较低,它只能是作为
战术核武器应用于战场支援作战中。也正因为如此,中子弹这个神秘的杀手才有了更为广阔的用武之地,才比其它核武器具有更多的实用价值。
三是
放射性沾染轻,持续时间短。由于引爆
中子弹的裂变当量很小,所以,中子弹爆炸造成的放射性沾染也很轻。据报道,美国研制的中子炮弹和中子弹头,其聚变当量约占50%到74%,所以,中子弹爆炸时只有少量的
放射性沉降物。通常情况下,经过数小时到一天,中子弹爆炸中心地区的
放射性就已经大量消散,武装人员即可进入并占领遭受中子弹袭击的地区。强辐射可穿透厚钢板:中子弹仍具有放射性凡是拥有氢弹技术的国家都有能力制造中子弹。这主要是因为中子弹在本质上仍是一种氢弹,中子弹的爆炸原理与
氢弹的爆炸原理是相同的。
爆炸原理
中子弹是一种以高能
中子辐射为主要杀伤因素的强辐射战术核子武器,实际上它是一种靠微型原子弹引爆的超小型氢弹,它的弹体由上、下两个部分组成,上部是一个微型原子弹扳机,其中心是一个引爆中子弹用的微型原子弹(只有几百吨的TNT当量),用钸-239做为核原料,因为钸比铀原料能释放更多的中子,可使中子弹达到小型化,下部中心是
核聚变的心脏部分,称为储氚器,内部装有氘氚的混合物,外围是聚苯乙烯,中子弹的外层用铍反射层包着,而没有一般氢弹所有的铀-238外壳,这样子高能中子便可自由逸出,同时
放射性污染的范围相对也比较小。
引爆时弹体上部的高能炸药最先引爆,给予中心钸球巨大压力,使钸的密度剧烈增加,当受压的钸球达到
超临界状态时就会爆炸(裂变),产生强
γ射线、χ射线和
超高压,以光速传播,弹体下部的高密度聚苯乙烯吸收了强γ射线和χ射线后,会很快的变成高能等离子体,使储氚器里的含氘氚混合物承受超高温高压,引起氘和氚的
聚变反应,从而释放出大量的高能中子,这些高能中子到达弹体外部的铍反射层后,会立即反射回来,并产生铍的增殖效应,即一个高能中子击中铍核后,会产生一个以上的中子,从而有利于氘和
氚发生更完全的聚变反应,铍的这种增殖效应,使得
中子弹的体积大为缩小,一般直径只有200毫米,弹长560毫米,中子弹的爆炸能由聚变反应产生,并主要以
中子流的形式向四周释放,在其爆炸过程中,中子流的能量占总能量的80%左右,因此
核污染较小,杀伤剂量较大。
爆炸特性
爆炸释放的能量低:当核武的当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时,
冲击波、
光辐射的破坏半径就必定会大于
核辐射的杀伤半径,所以
中子弹的当量不可能太大,正是因为中子弹爆炸时释放的能量比较低,它可以作为战术核武应用于战场上,也正因为如此,中子弹才比其它核子武器具有更大的实用价值。
放射性污染小、持续时间短:由于引爆中子弹用的原子弹的裂变当量很小,所以中子弹爆炸后造成的放射性污染也很小,据报导美国研制的中子炮弹和中子弹头,其聚变当量约占50%到75%,因此中子弹爆炸时只有少量的
放射性沉降物,在一般的情况下,经过数小时到一天的时间,中子弹爆炸中心地区的放射性污染就已经大量消散,人员即可进入并占领该地区。
武器防护
几厘米的水层可衰减一半辐射:从防护原理上讲,如水、木材、
聚乙烯塑料等都能较好地慢化并吸收中子。例如,把铅加入含氢的聚合材料中, 就可以增加防护能力。另外,在含氢的聚合材料中加入硼,就可以部分阻挡辐射,从而减少对人的伤害。 各种物质对
核辐射都有一定的衰减作用。例如,4-6厘米厚的水就可以将中子的
辐射强度衰减到一半;1米厚的土壤就能使核辐射衰减2个
数量级。在一次核试验中,有一个钢筋混凝土工事,复土厚2.5米,混凝土厚0.3米,地面
早期核辐射剂量达56000拉德,工事内的剂量仅0.29拉德。因此,只要构筑一定的工事进行适当的防护,人体受到
中子弹辐射的危害将会大大减少。
在一些紧急情况下,当发现中子弹的闪光后,暴露的人员应迅速进入工事,或利用地形地物如沟谷、崖壁、涵洞等进行遮蔽。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吸收的剂量。当然,一旦得了
放射病,还应该及早进行治疗。
装甲车的涂层防护:人们针对中子弹的特点,在坦克内部镶上一层特殊的衬里,或在装甲中间加上特殊的夹层。据报道,4厘米厚的涂层就可以使坦克的防护能力提高到原来的4倍。 当然,即使采用了上述措施,也难以将
中子弹的辐射杀伤降低到原子弹的水平。
等离子体武器的情况可能更原始。
核爆炸形成的火球,内部物质的中子被电离,这些中子、剥离了电子的离子流和电子组成等离子体,犹如恒星一样在几秒内火球急剧膨胀,温度急降以至熄灭。由于火球向四周膨胀,能量损失很快,如一个100万吨当量的
核弹在大气层爆炸,火球半径可达1000公尺,但很快就会消失。如果把等离子体的火球沿着特定方向发射,就能摧毁远距离的目标,十分适用于外太空作战。其难题除了把核弹能量化为等离子体外,更难的是如何以特定方向射向目标,因此这是最难、最没有把握制成的核武器。俄罗斯在这方面的进展较大,未闻中国以开始实质性的研究工作;但以中国在21世纪的太空发展进度而言,不能排除将来会加强发展
等离子体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