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代计算机是把信息采集、
存储、处理、通信同人工智能结合在一起的智能计算机系统。它能进行数值计算或处理一般的信息,主要能面向知识处理,具有形式化推理、联想、学习和解释的能力,能够帮助人们进行判断、决策、开拓未知领域和获得新的知识。人-机之间可以直接通过自然语言(声音、文字)或图形图象交换信息。第五代计算机又称新一代计算机。
研究进程
1981年10月,
日本首先向世界宣告开始研制第五代计算机,并于1982年4月制订为期10年的“第五代
计算机技术开发计划”,总投资为1000亿
日元,已顺利完成第五代计算机第一阶段规定的任务。
第五代
计算机是为适应未来社会信息化的要求而提出的,与前四代
计算机有着本质的区别,是计算机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变革。
存在不足
当前电子计算机存在的主要不足
首先,电子计算机虽然已具有一些相当幼稚的“
智能”,但它不能进行联想(即根据某一信息,从记忆中取出其他有关信息的功能)、推论(针对所给的信息,利用已记忆的信息对未知问题进行推理得出结论的功能)、学习(将对应新问题的内容,以能够高度灵活地加以运用的方式进行记忆的功能)等人类头脑的最普通的思维活动。
其次,电子计算机虽然已经能在一定程度上配合、辅助人类的脑力劳动,但是,它还不能真正听懂人的说话,读懂人的文章,还需要由专家用电子计算机懂得的特殊的“程序语言”同它进行“对话”。这就大大限制了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普及及大众化。
最后,电子计算机虽然能以惊人的信息处理来完成人类无法完成的工作(例如遥控已发射的
火箭),但是它仍不能满足某些科技领域的高速、大量的计算任务的要求。例如,在进行超高层建筑的耐震设计时,为解析一种立柱模型受到摇动时的三维振动情况,用超大型电子计算机算上100年也难以完成。又如,原子反应堆事故和核聚变反应的模拟实验、资源探测卫星发回的图象数据的实时解析、飞行器的风洞实验、天气预报、地震预测等要求极高的计算速度和精度,都远远超出电子计算机的能力极限。由此可见,当今的电子计算机已不能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必须在崭新的理论和技术基础上创制新一代计算机。
基本结构
第五代计算机
基本结构通常由问题求解与
推理、知识库管理和
智能化人机接口三个基本子系统组成。
问题求解与推理子系统相当于
传统计算机中的
中央处理器。与该子系统打交道的程序语言称为核心语言,国际上都以逻辑型语言或函数型语言为基础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它是构成第五代计算机系统结构和各种超级软件的基础。
知识库
管理子系统相当于
传统计算机主存储器、
虚拟存储器和文体系统结合。与该子系统打交道的程序语言称为高级查询语言,用于知识的表达、
存储、获取和更新等。这个子系统的通用知识库软件是第五代
计算机系统基本软件的核心。通用知识库包含有:日用词法、语法、语言字典和基本
字库常识的一般知识库;用于描述系统本身技术规范的系统知识库;以及把某一应用领域。如超
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的技术知识集中在一起的应用知识库。
智能化人-机接口子系统是使人能通过说话、文字、图形和图象等与计算机对话,用人类习惯的各种可能方式交流信息。这里,自然语言是最高级的用户语言,它使非专业人员操作计算机,并为从中获取所需的知识信息提供可能。
研究领域
当前第五代计算机的研究领域大体包括人工智能,系统结构,软工程和支援设备,以及对社会的影响等。
人工智能的应用将是未来信息处理的主流,因此,第五代计算机的发展,必将与人工智能、知识工程和专家系统等的研究紧密相联,并为其发展提供新基础。电子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先将程序存入存储器中,然后按照程序逐次进行运算。这种计算机是由美国
物理学家诺伊曼首先提出理论和设计思想的,因此又称诺伊曼机器。第五代计算机系统结构将突破传统的
诺伊曼机器的概念。这方面的研究课题应包括
逻辑程序设计机、函数机、相关代数机、抽象数据型支援机、数据流机、关系数据库机、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分布式信息
通信网络等。
发展意义
第五代计算机的发展必然引起新一代软件工程的发展,极大地提高软件的
生产率和可靠性。为改善软件和
软件系统的设计环境,将研制各种智能化的支援系统,包括智能程序设计系统、知识库设计系统、智能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输助设计系统、以及各种智能应用系统和集成专家系统等。在硬件方面,将出现一系列新技术,如先进的微细加工和封装测试技术、砷化镓器件、约瑟夫森器件、光学器件、
光纤通信技术以及智能辅助设计系统等。另外,第五代计算机将推动
计算机通信技术发展,促进综合业务数字网络的发展和通信业务的多样化,并使多种多样的通信业务集中于统一的系统之中,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信息化。
电子计算机发展阶段
自从1946年研制成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以后,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过程握历了几
代的变化:
(一)第一代(1949一1956)
特点:电子管计算机体系确立时代,器件采用其空电子管。
基本技术:提出程序存贮方式,采用二进制码,考虑自动运算控制方式,发明变址寄存器,研制各种存贮器,确立程序设计概念等一系列计算机技术基础。
(二)第二代(1956~1962)—1948年发明晶体管。
特点:确立输入输出控制时代,器件采用半导体晶体管。
基本技术:机器稳定性提高。磁芯存贮器和各种辅助存贮器使用更为发展。采用中断观念,主要矛盾逐步转向软设备。
(三)第三代(1962~70年代)
特点:采用集成电路(每个电路片有4一100个门)和软设备系统化时代。
基本技术:以操作系就为中心,进行软备系统化研究,成果之一即为分时系挽的研制,广泛使用小型计算机。
(四)第四代(70年代开始)
特点:采用大面积集成电路(每个电路片有l,000个门以上),毫微秒操作速度及10亿位存贮容量。硬设备和软设备融合时代。
基本技术:硬设备不会有什么革命性的技术发展,所利用的是标准的集成电路技术,只是强调机器在拮构,体制、计算技术的高度利用和程序设计技巧方面有所变化。
(五)第五代
特点:模拟人类视神经控制系扰。称为“视感控器”或“空间电路计算机”。
基本技术:结构与功能和现有计算机概念完全不同,具有模拟——数字混合的机能,本身具有学习机理,能模仿人的视神经电路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