筐蛇尾
筐蛇尾科筐蛇尾属动物
筐蛇尾,是蔓蛇尾目筐蛇尾科筐蛇尾属棘皮动物。其身体中央盘有长颗粒的厚皮,没有鳞片,身体上有5条腕,腕上各分出两条小腕,每条小腕上又长出很多分支;腕和分支常缠绕。筐蛇尾又名蔓星鱼。
物种学史
筐蛇尾,是一种从寒武纪就出现的古老海洋生物。因其外形很像”神话女妖美杜莎”的头部,俗称“女妖的头”。
形态特征
筐蛇尾,是蔓蛇尾目筐蛇尾科筐蛇尾属棘皮动物。其身体中央盘有长颗粒的厚皮,没有鳞片,身体上有5条腕,腕上各分出两条小腕,每条小腕上又长出很多分支;腕和分支常缠绕。筐蛇尾又名蔓星鱼。
生活习性
筐蛇尾白天通常选择躲在水下的隙缝间、洞穴或岩石底下,晚间会慢慢舒展开,每个腕上的分支都会尽可能地张开,形成篮子一样的网,捕捉经过的小生物。筐蛇尾主要食腐肉和浮游生物,但有时也捕捉大型动物。
晚上,当它们聚集进食时,它们就像一大群捕鱼的船队,而它们四下张开的腕足就像渔民们撒下的网。蛇尾通常选择躲在隙缝间、洞穴或岩石底下,等待白天的结束。因此,人们很难真正发觉蛇尾在不同的栖息地中,数量到底多到何种程度。栖息在沙质海底的蛇尾在白天时候全都会躲进沙中;此外,它们的体型也十分娇小,直径仅仅不到一公分。即使是较大体型的蛇尾,它们大部份时候也都是群体一起出现,例如经常出现在德国附近海域的脆蛇尾(Ophiothrix fragilis)。基本上,只要随便翻开海中任何一块较大石块,我们总是可以找到好几只相同品种的蛇尾躲在底下;这些蛇尾会因为受到干扰,急忙地寻找另一个隐密处躲藏起来。
分布范围
筐蛇尾主要分布于北冰洋和大西洋北部地区,大都生长于太平洋沿岸,从白令海峡到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筐蛇尾主要生活在底质较硬的深水域,水线到1200米深的区域。。
寿命
筐蛇尾的寿命可达35年。
下级分类
蛇尾纲(Ophiuroidea)又称海蛇尾纲,是现存棘皮动物中最大的一个纲,约有2000种及200化石种,浅海及深海均有分布,深海软质海底很丰富。体扁平,星状,体盘小,5个腕细长,二者分界明显。腕内中央有一系列腕椎骨(vertebra),骨间有可动关节,肌肉发达。腕只能作水平屈曲运动,很灵活,上常被有明显的鳞片,无步带沟。管足退化,呈触手状,无运动功能。每一腕节由4块腕板组成,上下左右各一,侧腕板上有腕棘,侧腕板间有2列触手孔,自此伸出触手。消化管退化,食道短,连于囊状的胃,无肠,无肛门。以藻类、有孔虫、有机碎屑为食,也食多毛类、甲壳类等小型无脊椎动物。多数雌雄异体;少数雌雄同体,胎生。个体发育中经蛇尾幼体。可分为蔓蛇尾目(Euryalae)和蛇尾目(Ophiurae)。
动物趣闻
筐蛇尾拥有强大的自切和再生能力,它们可以通过自切来迷惑天敌,换取整体的生存机会。失去的部分也能够在不久之后重新再生出来。除了筐蛇尾,还有一些动物也具备再生能力,比如蚯蚓、壁虎等。这种再生能力对它们的生存至关重要。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2-04 22:53
目录
概述
物种学史
形态特征
生活习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