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徐甥公肃书
明代顾炎武创作的散文
《答徐甥公肃书》是明代顾炎武创作的一篇散文。
作品原文
答徐甥公肃书
幼时侍先祖,自十三四岁读完资治通鉴后,即示之以邸报,泰昌以来颇窥崖略。然忧患之余,重以老耄,不谈此事已三十年,都不记忆。而所藏史录奏状一二千本,悉为亡友借观,中郎被收,琴书俱尽。承吾甥来札惓惓勉以一代文献,衰朽讵足副此!既叨下问,观书柱史,无妨往还,正未知绛人甲子,郯子云师,可备赵孟、叔孙之对否耳。夫史书之作,鉴往所以训今。忆昔庚辰、辛巳之间,国步阽危,方州瓦解,而老成硕彦,品节矫然。下多折槛之陈,上有转圜之听。思贾谊之言,每闻于谕旨:烹弘羊之论,屡见于封章。遗风善政,迄今可想。而昊天不吊,大命忽焉,山岳崩颓,江河日下,三风不儆,六逆弥臻。以今所睹国维人表,视昔十不得二三,而民穷财尽,又倍蓰而无算矣。身当史局,因事纳规,造䣛之谟,沃心之告,有急于编摩者,固不待汗简奏功,然后为千秋金镜之献也。关辅荒凉,非复十年以前风景,而鸡肋蚕丛,尚烦戎略,飞刍挽粟,岂顾民生。至有六旬老妇,七岁孤儿,挈米八升,赴营千里,于是强者鹿铤,弱者雉经,阖门而聚哭投河,并村而张旗抗令,此一方之隐忧,而庙堂之上或未之深悉也。吾以望七之龄,客居斯土,饮瀣餐霞,足怡贞性,登岩俯涧,将卜幽栖。恐鹤唳之重惊,即鱼潜之非乐,是以忘其出位,贡此狂言,请赋祈招之诗,以代麦丘之祝。不忘百姓,敢自托于鲁儒;维此哲人,庶兴哀于周雅。当事君子倘亦有闻而叹息者乎?东土饥荒,颇传行旅,江南水旱,亦察舆谣。涉青云以远游,驾四牡而靡骋,所望随时示以音问,不悉。
作者简介
顾炎武(1613~1682),初名绛,字宁人,明亡后改名炎武。江苏昆山亭林镇人,学者称亭林先生。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学者。他一生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少年时参加“复社”,反对宦官权贵。后又参加抗清起义。多次拒绝清廷荐举。其研究学问、为文作诗,都主张经世致用。他的文章,内容充实,结构严密,且文情并茂。著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痛书》《音学五书》《亭林诗文集》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0 10:50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