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规划
为实现战略目标和任务而采取的各种手段的谋划
策略规划是指为实现战略目标和任务而采取的各种手段的谋划。策略规划与战略规划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重在微观,可操作性强;后者重在宏观,指导性强。采取什么手段,如何完成战略任务,是策略规划的重点。这就决定了策略规划有如下特点:(1)策略规划相对于战略规划来说,范围更小,内容更具体。其任务是为实现阶段性任务制定实际操作的内容和程序。(2)运行过程的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结合。策略作为完成战略任务的手段,决定了它运行的过程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只有把阶段性同连续性很好地结合起来,策略规划才能保证战略任务的整体完成。(3)策略规划实施的灵活性。必须预测策略实施进程,适时地变换、调整和修正策略,确保战略任务的系统完成。
内容
通常策略规划的内容有四个方面内容:
1、公司的使命与目标
2、环境分析(包括内部、顾客与竞争对手的分析)
3、策略的制定
4、策略的执行
步骤
1、首先是自我评估,寻找比较出优劣势,检视过去的策略,分析掌握的资源以及企业的成本、品质、品牌、效率、规模、技术等之优势而后再确定目标;
2、其次是侦测环境(包括整体环境、产业环境及竞争环境等)找出环境的机会与威胁;
3、最后提出策略构想,且必需考虑是否与企业经营的目标吻合。
必须探讨问题
1. 对于“外在环境”的评量如何?
政治环境、政府管制、社会环境、经济环境、人口趋势、新科技、产业联盟、影响产品需求的有利及不利因素。
2. 对于“客户”及“市场”的了解有多少?
谁才是购买的真正决策者? 购买行为?
举例来说,大公司的采购决策者通常为工程师及采购部门,小公司的采购决策者通常为CFO甚至是CEO。
3. 能兼顾获利的最佳成长之道为何?
是否需要开发新产品? 是否要为现有产品拓展新通路及新客户? 是否需要收购其他企业? 成本与竞争者相比差异如何,是否需要改善?
4. “竞争者”是谁?
小心避免低估或高估竞争者。
低估竞争者的例子: 削价竞争,认为竞争者成本较高,不会跟进较低的价格。结果竞争者跟进调降售价,导致整个产业价格水平下跌,每个人都成为轮家。
高估竞争者的例子: 软体公司高估微软的威胁及能力,不敢大张旗鼓宣传自家的产品,调整心态后,产品大为成功。
5. 企业是否具备执行策略的能力?
企业内部需坦诚评量自身的能力,同时根据客户及供应商的回馈评量企业的能力。
是否有适当的人员能够执行策略?
企业的营运流程是否需要根据策略进行调整?
6. 计划执行过程中的“阶段性目标”为何?
特别对于循环周期短的产业,需要定期检讨,以便即时因应快速的市场变化做调整。
7. 能否兼顾短期与长期的平衡?
必须找出可能发生变动的因素,设法因应这些变动,才能兼顾到长期的可行性。
8. 企业面对的“关键议题”为何?
举例来说,Honeywell 在 2002 年汽车类产品的关键议题: 在日本的表现不如预期,该如何设法改善? 产品的下一波技术演进为何? 该如何加速零件市场的成长?
9. 如何追求“持续性的获利”?
需要说明从各项企业基础因素的分析,目前及未来如何持续获利。企业基础因素包含: 现金收入来源、营业利润率、营收成长率、市占率、竞争优势。
意义
策略规划是一种过程,最终目的是要找出策略,好的策略需有好的组织相配合,才可达到目标或给公司带来预期的利润,策略无法以达成需检讨其原因,是策略与部门政策或部门组织之联结关系出了问题,还是没有宣导,导致没有共识,因此策略规划并能保证成功,先有策略才有行动,最大的好处是知道为什么行动成功,你就可以确定这样的策略,可能是正确而有用的,如此可以有效累积经验,万一行动失败,则可以有系统地去追查那一个环节做了错误的判断,而累积教训。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01 16:37
目录
概述
内容
步骤
必须探讨问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