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歧视是人工智能自动化决策中,由数据分析导致的对特定群体的,系统的、可重复的、不公正对待。算法歧视正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多个场域出现,对受害群体及整个社会有着多重不利影响。
突出表现
其一,价格歧视。例如,早在2000年,某网站就曾经搞过算法“杀熟”,同一款DVD碟片,对老用户报价26.24美元,对新用户仅报价22.74美元。近年来,我国一些网购平台利用大数据“杀熟”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
其二,性别歧视。例如,某网站研发了一套筛选简历的算法系统,结果显示其对男性求职者有着明显的偏好,女性求职者的简历常常分数不高。
其三,种族歧视。例如,某国外著名网站上的高薪工作广告更多地向白人显示;智能照相机在照相时不停提醒亚裔睁开眼睛等。此外,基于宗教信仰、经济状况、外貌等形式的算法歧视也广泛存在。
特殊特征
其一,算法歧视更加精准。算法能够对每个用户精准画像,被打上歧视标签的用户绝无逃脱可能。
其二,算法歧视更加多元。人类歧视通常依据的是性别、学历等显形特征,但算法能够挖掘出更加深层次的隐形特征来作为其歧视处理的依据,包括网页浏览记录、购物记录、行车路线等。
其三,算法歧视更为片面。人类社会对于个体的判断通常是综合和动态的,而算法无法获取或处理用户的全部数据。
其四,算法歧视更加隐蔽。传统基于种族、性别、民族等特征的歧视是法律所禁止的,但算法却可以规避这些规定。
治理之道
首先,完善算法的法律规制。一方面,规范算法利用的范围、方式和限度。对于算法歧视,既要从公法层面严厉制裁滥用算法的企业等主体,也可以考虑在司法层面引入大规模侵权规则和惩罚性赔偿规则。与此同时,对于高度敏感的数据应当禁止算法处理,包括种族、民族、宗教信仰等。另一方面,要赋予用户更多的权利。用户可以通过被遗忘权来删除过时的数据,通过更正权来补充或更改错误或不完整的数据。还应参照欧盟《一般数据保护法》的规定,赋予用户拒绝权和解释权,即如果用户认为算法的自动化决策存在歧视,那么其有权拒绝接受处理结果。
其次,重视算法的技术规制。面对日新月异的人工智能技术,依靠单一的法律规则来应对算法歧视是难以奏效的。对此,建议引入算法的伦理设计,从一开始就将算法透明、算法可解释、算法问责、算法审计等价值需求嵌入算法的设计当中。相较于法律的事后救济,算法的伦理设计更强调预防的重要性,要求设计者在算法的设计阶段遵守禁止歧视的法律和伦理规则,并通过自然语言将法律语言嵌入到算法的全生命运行周期中。
最后,探索算法规制的市场路径。传统理论认为,算法公平与企业的营利目标是冲突的,企业没有动力推动算法公平的实现。然而,随着用户对于算法公平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市场将会淘汰那些滥用算法的企业。对此,企业可以通过发布透明度报告等方式来公布算法公平指数,以赢得用户信任。此外,公权力机关通过投资和采购的方式,也可以引导企业提高算法公平指数,减少算法歧视的发生。
整治行动
2022年3月17日,国家网信办网络管理技术局局长于永河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答记者问时表示,将严厉打击算法违法违规行为,督促整改算法不合理应用带来的“算法歧视”等影响网民生产生活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