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舌鸟,管舌鸟属(学名:Rhodacanthis)是
燕雀科(学名:Fringillidae)的一属。管舌鸟,又称管舌雀,是分布于
夏威夷群岛独有而珍贵鸟类的统称,外形差异较大,共12属现存约23种。管舌雀科是一群进化自同一原种雀的夏威夷鸟类,该原种在约五百万年前扩散至这个最孤立的群岛。
动物简介
中文名:太平洋管舌鸟
分布范围:分布在夏威夷群岛
在夏威夷群岛上,曾有过一种美丽的鸟:太平洋管舌鸟,它们共有两个种类:一种就叫夏威夷太平洋管舌鸟,另一种叫黑太平洋管舌鸟。
分类学
管舌鸟科(学名:Drepanididae)有12属23种。形态、习性差异极大,几乎包括所有雀形类特征。为距今约五百万年扩散后代,许多高度变异种类的快速进化成为鸟类适应性辐射最为突出的例子,其程度远胜于加拉帕哥斯群岛上裸鼻雀科达尔文雀类。离趾型足,趾三前一后,后趾与中趾等长;腿细弱,跗跖后缘鳞片常愈合为整块鳞板;雀腭型头骨。分布于夏威夷群岛。
形态特征
管舌鸟与
吸蜜鸟类似,有些种类有色彩鲜艳的羽毛,嘴较多样化,有些种类细长而弯曲类似
太阳鸟和吸蜜鸟,也有些种类的嘴为似类的短锥状甚至短如
鹦鹉,舌不呈完全管状,尖端细裂呈刷毛状,不同的嘴型适应不同的食物,其食物有叶间,朽木下的
昆虫,
浆果,种子和
花蜜等。管舌鸟仅分布于
夏威夷群岛,有12属23种。
生活习性
喙细小,雄鸟和雌鸟羽毛都呈红黑色的一种以食花蜜为生。另一种喙像雀鸟,羽毛呈绿色(雄鸟还有橙色或黄色的标记)的以食种子、果实和昆虫为生,其他种类介于这两种之间。
种群分布
仅分布于夏威夷群岛。
黑太平洋管舌鸟
体长约0.2米,体羽为黑色并带有黄色色调.喙细长,并且向下弯曲.非常适于取食花蜜.这个种类是潘金于1893年在莫洛凯岛的
峡谷中首先发现的,当时他曾说要把黑太平洋管舌鸟从莫洛凯岛带到夏威夷本岛上.可是潘金先生还没来得及实现自己的愿望.1907年,黑太平洋管舌鸟就灭绝了.1936年,曾经在莫洛凯岛上做过一次黑太平洋管舌鸟普查,结果并没有任何发现.
黑太平洋管舌鸟灭绝时间:1907年。
夏威夷管舌鸟
夏威夷的一种属于
雀形目(Passeriformes)
管舌鸟科(Drepanididae)的鸣鸟,学名为Drepanis pacifica。约于1898年已灭绝。长约20公分(8吋),黑色并带有黄色色调,嘴长而下弯,适于取食花蜜。在过去,当地贵族为猎取羽毛而残杀这种鸟,但直至美国人破坏它们栖息的山林之前仍大量存在。
至于夏威夷太平洋管舌鸟遗憾的是今天已经找不到任何与它们有关的信息资料了,只知道从1898年以后就再也没有见过它们的身影.据分析,夏威夷太平洋管舌鸟和黑太平洋管舌鸟灭绝的原因可能有两个:其一.在夏威夷被美国吞并之前,夏威夷卡米哈王朝的贵族们喜欢用太平洋管舌鸟的羽毛当饰物.为了满足他们对物质永远无止境的需求,太平洋管舌鸟被大量捕杀.其二,1898年夏威夷被美国吞并之后,拓荒者蜂拥而至,大肆掠夺资源,当地的森林被大量砍伐,生态系统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太平洋管舌鸟的栖息地被侵占,相信第二个原因是导致太平洋管舌鸟灭亡的最主要的原因。
夏威夷太平洋管舌鸟灭绝时间:1898年。
黄头拟管舌鸟
黄头似管舌鸟(学名:Rhodacanthis flaviceps,英文名:Lesser Koa Finch)属燕雀科,又名小管鸹、小管舌鸟、小槐杨雀或黄头情棘雀。是已灭绝的一种管舌鸟,且是历史上最早灭绝的物种之一。
黄头情棘雀是两性异形的。雄鸟上身呈金黄色,下身呈橄榄绿色。雌鸟差不多与帕氏情棘雀一样,但较为深色。雏鸟的腹部有斑纹,与雌鸟相似。它们如其名般细小,只有5吋长。
黄头情棘雀经常在相思木出没,主要是吃其花蜜及果实,在树上遮荫。它们亦会与帕氏情棘雀一同生活。
以往发现了几个黄头情棘雀的标本,并已存放在伦敦、剑桥、纽约、费城及柏林。它们的数量原先已很稀少,再加上人类带来欧洲牛及开发相思木森林,而令它们灭绝。欧洲牛的到来破坏了相思木的生态,而令它们失去了食物及栖息地而消失。最后于1891年见到它们。
镰嘴管舌鸟
别名
镰嘴管舌雀,为雀形目管舌雀科镰嘴管舌雀属,该属仅1种。同科的部分种类头部常为黄色或红色,其中红色管舌雀类比较显眼,如白臀蜜雀属独有物种白臀蜜雀(见上图),体羽为红色,臀部白色为标志。比较著名当属红管舌雀属的红管舌雀,又称夏威夷红蜜旋木雀、夏威夷蜜鸟,喙黄色,体型娇小,体羽为红色,翅膀为褐色,腿细长呈黑色,分布于夏威夷的4座岛屿,相对其他物种比较常见。
镰嘴管舌鸟体长约15厘米,成鸟非常易识别,喙长而弯曲,为典型的镰刀状,呈红色,眼睛黑色,除翅膀和尾巴为黑色外,通体为深红色。腿长呈红色,尾巴较长,飞行时红黑对比极为强烈,是夏威夷最具特色的
雀鸟。
镰嘴管舌鸟分布于夏威夷群岛的大莫洛凯岛和瓦胡岛夏威夷考爱岛等地,是夏威夷群岛的第三个最常见的本土鸟。
镰嘴管舌鸟习性似吸蜜鸟类,主要以花蜜为食,镰状的喙适合采食当地花朵,也吃小型节肢动物。
镰嘴管舌鸟飞行时像蜂鸟,也常空中盘旋,喜欢停留在花丛上采食,常见到成群吸食花蜜。
镰嘴管舌鸟叫声比较独特,能像丝雀般复杂的鸣啭,发出独有的口哨声,如同气球下降摩擦时发出的声响,或发出生锈的铁链的机械声响。
镰嘴管舌鸟繁殖季节,雌鸟在树上筑敞开的杯形巢,巢上铺满纤维、花朵和羽毛,雌鸟产卵2-3枚,卵呈蓝色,孵化期14天。雏鸟身上有黄绿色与棕橙色标记,24天后开始长成羽,但与成鸟外形差别较大。
镰嘴管舌鸟在夏威夷的辨识度极高,也是当地鸟类象征之一,在夏威夷的民间传说也经常提到。这种漂亮的雀鸟因红艳的羽毛而遭到当地人大肆捕捉,羽绒贸易加快了这种特有鸟类的危险处境,数量自上世纪以来大幅下降。
与绝大多数管舌雀处于濒危或极危的悲惨处境不同,
镰嘴管舌鸟总体数量相对较多,在大多数的夏威夷群岛上相当普遍。但因人类对当地原生森林清除,耕作、放牧和经济发展,导致镰嘴管舌鸟的栖息地丧失,加上禽流感、鸡瘟带来的疟疾导致这一物种处境变得岌岌可危,特别是蚊子叮咬带来的疟疾对该物种危害几乎是致命的,一些即使原始生态完整的低海拔地区也见不到该物种,当前已在瓦胡岛和莫洛凯等小型岛屿上灭绝。
管舌雀类高度进化,但也极为脆弱,历史上已有13个种类因人类因素而灭绝。现存种类中有6种极危,其中短镰嘴雀和
瓦岛管舌雀两个种类也可能已灭绝。另有5种濒危,7种易危。
镰嘴管舌鸟的处境引起人类的关注,人类实施物种迁移保护计划,将部分镰嘴管舌鸟转移到夏威夷的大型岛屿上,科学家们也一直在帮助消除重要栖息地外来的或者非本地的植物和动物物种,恢复
岛屿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