篱笆那边
艾米莉·狄金森创作的诗歌
《篱笆那边》是美国诗人艾米莉·狄金森创作的一首诗歌,首次发表于1945年。该诗第一节写实,以小女孩叙述者所看为主,描述的是现实生活的普通场景。篱笆那边长着草莓,十分香甜,小女孩想爬过篱笆品尝一番。第二节写虚,以小女孩所想为主,刻画的是主观情感,是小女孩内心隐秘情感的变化投射过程。一二两节虚虚实实,情景交融,寥寥九行将一个天真无邪、充满童趣的小女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该诗不仅抒写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这种追求所遭受到的来自传统理念的压制和打击,深刻的启示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是人性的本能。
作品原文
中文译文
篱笆那边
篱笆那边—--
草莓——颗颗—--
篱笆那边—--
我知道——只要试试,就能爬过—--
莓子真甜!
但——我若弄脏了衣裙—--
上帝一定会责骂我!
哎呀呀——我猜祂若是个男孩子—--
也定会——若祂可以——爬过!
(大河原 译)
创作背景
《篱笆那边》创作于1861年,首次发表于1945年。诗人的创作生涯开始于1850年后,而她卒于1886年。联系到诗人生活的年代,第一次世界女权主义运动尚在孕育中,当时的男权中心社会对男女之间的地位有着明确的界定,男尊女卑、男主女从的社会价值观根深蒂固。女孩也罢,女性也罢,她们都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是被男权文化遮蔽的”他者”,并不具有言说主体的地位和价值。
1861年,狄金森随着她父亲远游到华盛顿,邂逅了一名叫沃兹华斯的牧师。牧师为人温文尔雅,颇具魅力,在和牧师的交往之中,狄金森无法抑制地爱上了他。但牧师已经结婚,狄金森明白这份感情注定是无望的,只得把感情深深埋在心里。归来后,狄金森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从此闭门谢客,弃绝社交,终生未嫁,在家务劳动之余写诗,这首诗也于这时创作。
文学赏析
《篱笆那边》语言层面的意义极其浅显质朴,全诗只有短短两节,共有九行,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视角,从“I guess if He were a Boy”一句可以看出叙事者应为小女孩。篱笆、草莓是乡村田园生活中人们常见的事物,但一道篱笆却将鲜红欲滴、酸甜可口的草莓和小女孩分隔开,于是就产生了以下故事。
第一节中从小女孩看见草莓立即想到其“真甜”,所以她非常想爬过篱笆品尝美味草莓的心理活动,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天真可爱、充满童稚的小女孩。但从“如果在采摘草莓时脏了围裙的话,上帝肯定会责骂她”一句,读者不禁要问上帝到底是谁?是女孩的父母亲吗?如果是,那么她跨过篱笆真的将围裙弄脏,回家洗洗也就行了,至多被父母亲打骂一顿,但起码能够达成自己吃草莓的愿望。退一步讲,为了品尝到美味的草莓,父母亲责骂一下又能算什么呢!
第二节中诗人转换了小女孩的叙述视点和叙述语气,着重刻画女孩的内视点,强调的是其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内心挣扎活动。“Were”虚拟语气的运用,以及“if He could”一句中叙述视点的再次转换,其结果给读者留下了无数的不定点和空白点。这时作为读者必须依靠感觉和知觉经验去揣度填补其作品”对话中产生的空隙”处。
同样草莓就不能仅仅理解为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水果,而应有更多寓意。不妨将之作为褒义词理解,解释为人世间一切新生的或美好的或积极向上的事物,如一种美好自由的生活、一份前程似锦的工作或一份可遇而难求的爱情等,也可作为贬义词理解为一种带有罪恶感但极具诱惑力的东西或欲望,如金钱或地位。围裙本来指用以遮蔽衣服或身体的宽松裙状物。人们一般将之与烧饭、洗碗、打扫除等家务事联系到一起,而且传统上这些事情被认为是女人的分内事。围裙可以进一步理解为当时社会对女孩穿着打扮或行为举止的要求。篱笆也不能仅仅理解为其字面意义,即一般环绕在房屋、场地等周围的用竹子、芦苇、树枝等编成的遮拦的东西。女孩想摘吃草莓,然而篱笆却成为她前行道路中的一种有形障碍,此处也可不妨将篱笆作为一种隐喻,可以理解为对人的精神或思想上的一种无形束缚或一个既定规则或某种社会规范。从全诗来看,女孩的父母亲、上帝或其他人都有可能设置这个障碍。但为什么设篱笆,阐释就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如果篱笆代表障碍或规则的话,从某种层面上上帝则可以理解为这种既定障碍或规则的制定者和实际的维护者。从“I could climb-if I tried,I know”(我知道,如果我愿/我可以爬过——)也可以判断小女孩没有去爬篱笆。“I could climb-if I tried”是非真实条件句,表示“所提出的假设实现可能性极小或与事实相反,所以谓语动词要用虚拟语气”。本句中“主语(I)+过去将来式(could/would/might)+其他成分(动词climb)-if+主语(I)+过去式(tried)”明显是对现在情况的假设,表示实际上并不存在的情况。同时联系到“如果,他能爬过”一句,也可以得到大致同样的结论。作为规则的制定者和维护者,上帝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威形象,是不会冒着风险打破规则去摘草莓的,并且此处同样使用的是虚拟语气“if He could”。
该诗的成功与诗人所采用的语言风格密不可分。在语言层面使用简单明了、平白如话的词语。全诗43个单词,如果去除第一节第三行的重复短语“over the fence”,全诗只有40个单词。这其中“strawberries”和“certainly”属于三音节词,“over”“berries”和“apron”属于双音节词语,其它35个词均为单音节,例如“the, fence, if, oh, dear,climb,tried”。这些词语浅显易懂,发音简单,琅琅上口,符合小女孩叙述者的语言特点和神情语气,将其想吃草莓却又不敢吃的矛盾心理描摹得真实自然,合情合理。
句法层面:第一节包括两个简单句和一个复合句。第一句“Over the fence-strawberries grow-”(原诗顺序:Over the fence-Strawberries-grow-)是简单句,由地点状语“Over the fence-”+主语“strawberries”+谓语“grow”组成。第二句“I know I could climb if I tried”(原诗顺序:“Over the fence-I could climb-if I tried,I know”)是复合句,由主句“I know”+宾语从句“I could climb-if I tried.”组成,宾语从句又包括一个条件从句“if I tried”。第三句是简单句,由主语“Berries”+系动词“are”+表语“nice”组成“主系表”结构。第二节包括两个复合句。第一句“if I stained my Apron-God would certainly scold!”由条件句“if I stained my Apron-”+主句“God would certainly scold!”组成。第二句“Oh,dear, -I guess if He were a boy-he'd-climb-if he could!”(原诗顺序:“Oh,dear,-I guess if He were a Boy-He'd-climb-if He could!”)包括主句“I guess”和宾语从句“if He were a Boy He'd-climb-if He could”。宾语从句还包括两个“if”引导的条件从句和宾语从句“He'd-climb-”。无论是两个简单句还是三个复合句,这些句式简洁明快,无任何晦涩难懂结构,较为契合小女孩叙述者的教育背景和话语特征。
作者简介
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1830年12月10日-1886年5月15日),美国女诗人,世界抒情短诗的大师之一。她出身名门,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但终身未嫁,基本上没有离开过家乡,晚年完全与世隔绝。她生前只发表过七首诗,然而人们在她死后却发现了大量诗稿,达1775首之多,可见创作之勤奋。狄金森的诗不合19世纪美国文坛的诗风,生前发表的几首诗也反应冷淡,但是20世纪以来,文学界逐渐发现她思想深邃,感情炽烈,想象奇特,文字精炼。狄金森特别善于用警句,有些诗像格言一样概括出人生的哲理。她对自然界的描写往往独出心裁,力求新颖鲜明,被称为”灵魂的风景画家”。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05 18:47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中文译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