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田兰芳《明河南参政袁公墓志铭》:“公(袁可立子袁枢)前室之子赋诚令沁源,代民偿逋赋,破家犹不足,淑人自脱簪珥。”
女子褪去簪珥的行为是谢罪的意思.周宣王因一度沉溺安逸、荒疏国政,他的姜后自褪簪珥长跪于
永巷,以劝政其夫君。此举后,周宣王果然励精图治,开创了周室的中兴局面;汉武帝晚年欲立
勾弋夫人《
史记·外戚世家》记汉武帝欲施罪于钩弋夫人,“夫人脱簪珥叩头。”汉
刘向 《列女传·周宣姜后》:“ 宣王尝早卧晏起,后夫人不出房, 姜后脱簪珥,待罪於永巷。”后世将此简称为“脱簪”,比如《明史·左光斗传》中左光斗上疏请李选侍移宫便称:“选侍事先皇无脱簪戒旦之德,於殿下无拊摩养育之恩。”脱簪珥,是表示谢罪请命的意思,《说文》云“珥,瑱也”,又说:“瑱,以玉充耳者。”冕服中的悬瑱,意在提醒帝王“不欲使人妄听自镇重也。”,个人认为这里的耳璫与后世的穿耳施珠并不相同,穿耳施珠,很长时间内并不为中原所好,特别是秦汉唐阶段,既然穿耳一直被认为是“蛮夷所为”,“贱者之事”(《留青日记》),人们就没有理由非要用某种变通的方式将他引入礼服体系,这未免有些自相矛盾。何况当时的中原女子大都不穿耳,从已发现的耳璫看,他们通常都是圆柱形,两边为喇叭口,可用绳子穿系,这当然是源自商周时代那种带喇叭口的耳饰,由形观义,亦是要人戒听谨慎。接着耳璫逐渐失去它本来的涵义,而偏向了装饰性,如东汉魏晋时代,垂珠耳璫颇为流行,但从当时的诗句中可以看出,中原女子在佩戴耳璫时,并未采用穿耳的方式,诸如晋傅玄《艳歌行·有女篇》中说:“头安金步摇,耳系明月璫。”《陌上桑》中说的“头上髪堕髻,耳中明月珠”,还有南朝诗歌《
孔雀东南飞》说“腰若流执素,耳著明月珰”,这里的耳璫,显然已经脱离了最早璫的形式,而改用垂珠,反之,若果然是穿耳,古人通常会交待的很清楚,比如张籍的《蛮中》诗:“玉环穿耳谁家女?”还有《昆仑儿》诗:“金环欲落曾穿耳”,均不是对汉人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