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家船
北宋黄庭坚诗作
《米家船》是北宋黄庭坚所作的一首诗。
米芾书画
黄庭坚 《戏赠米元章》诗之一:“沧江尽夜虹贯月,定是 米 家书画舡。” 任渊 注:“ 崇宁 间, 元章 为 江 淮 发运,揭牌於行舸之上曰‘ 米 家书画舡’。” 金 元好问 《钱过庭烟溪独钓图》诗之二:“小景风流二百年,典刑来自 米 家船。”明 王时敏《题自画关使君袁环中》:“割取一峰深秀色,可堪移入米家船。”
工艺品
福州“米家船”裱褙技艺
简介
“米家船”裱褙店自1865年创建至今有140年历史。因其工艺精湛,诚信待客,成为南后街众多裱褙店中的佼佼者。2001年全国品牌联创委员会授予“米家船”“百年名牌老店”的荣誉牌匾,这在全省裱褙行业中是唯一的一家。虽然福州裱褙店不少,但有这么长历史,且影响范围这么广的,屈指可数。
故事
在隔开三坊和七巷的南后街,在这条文人骚客活跃的文化街上,有一家与古老街道共同见证历史的裱褙店———“米家船”。“米家船”裱褙店建于清朝同治年间(1865年),至今已近139年的历史。
初来“米家船”的人大都有这样的疑问:店主一不姓米二不撑船,为什么要叫“米家船”呢?现任掌门人林文光老先生为我们解开了疑团。“米家船”的创始人是林文光的爷爷林金师。当年,林金师从福州西河迁到城内南后街开裱褙店。小店开始没有名字更提不上挂匾,但这并不影响林家的装裱手艺。不少人慕名而来,其中就有清朝的福州举人、书法家何梅生(又名何振岱)。何举人看到小店默默无名,自告奋勇给小店题匾“米家船”。传说,北宋大书画家米芾喜欢沿着长江中下游飘游写生,由于江南气候潮湿,每到一个码头,米芾都把自己的书画作品挂在船头,一边晾晒,一边展示。“米家船”就取自“米家书画满河滩”,意味深长,用来做裱褙店的名字是再合适不过了。牌匾挂出后,在三坊七巷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轿子、马车来往不绝,甚至有些文人墨客在裱褙店里吟诗作画。
“米家船”以优质的选材和精湛的技艺闻名,响当当的招牌自然不简单。林文光自豪地说,“米家船”不但宣纸、面料、轴条是专门订做的,连浆糊都大有文章。“煮浆糊要掌握火候,煮好后还要用水泡半个月到一个月,这样能消火,保证裱出来的字画平整不变形。然后再加进祖传的药方,虫子怕药,可以防蛀。”
今日的“米家船”古物已经不多,长3米、宽1.5米的楠木桌和一架楠木长梯都是开店初就有的,陪伴“米家船”浮浮沉沉地走过139年,走过了一条由兴到衰,再由衰到兴的曲折过程。
裱褙
裱褙(biǎo bèi),亦作“表背”、“装背”。即“装裱”。明周嘉胄《装潢志. 裱背十三科》:“《辍耕录》云‘画有十三科’,表背亦有十三科。”法书名画,一经装裱,才能便于观赏,神采墨妙,跃然生动,增进美观,比之未经装裱更为出色。而且书画经装裱,易于保存,又可延长寿命,对保护书画起着极重要的作用。装裱不仅保存书画,而对受到严重破损的书画,还有起死回生的作用,所以装裱工人有“画郎中”(医生民间称郎中)的名称。
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地处福州市中心,,东临八一七北路,西靠通湖路,北接杨桥路,南达吉庇巷、光禄坊,占地约40公顷现有古民居268幢。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概称。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01 21:18
目录
概述
米芾书画
工艺品
参考资料